回忆中的战场(战场回忆中)

作者: 灯二团 刘俊奎

图片为灯二团三营战士在越南拉探照灯上山

回忆中的战场(战场回忆中)(1)

四、战地宣传

为做好部队战场宣传鼓动工作,团领导决定成立战场宣传队,由我负责组织落实。我从各连选出十几位有些文艺特长的战士,组成了文艺宣传队,在短时间内编排了包括器乐、独唱、天津快扳、评书、小品等近二十个节目。节目的编写、配乐、导演都由我负责,团里还专门调拨一辆汽车任我们使用。白天,我们抓住敌机轰炸间隙在克夫和外苏两个防区穿梭,为几十个灯站演出。节目质量很一般,但因是兵演兵,节目内容都是各连队战场上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所以很受欢迎。

演出时两根竹扦撑起绿色的幕布,观众就是灯站的几名战士,演员、观众情感交流,情绪激昂。回想起电影《英雄儿女》中在前线演出的王芳,与我们何其相似。演出中敌机来了我们放倒幕布防空,警报解除我们树起幕布接着演。大家不辞辛苦,有时一天跑三个灯站演出。多次在转场路上遇到空袭,车陷入泥坑等意外情况,大家不怕危险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演出任务。

在宋化防区九连一个小站演出时,突然敌机来袭。炮兵猛烈的炮火迫使敌机胡乱投弹。冲天的尘土把天空染黄,形成一堵黄色的幕墙,看来炸点距我们不远。我们知道在炮兵火力打击下敌机投弹不怎么准。可是敌机乱投的炸弹越不准对我们的威胁越大。不等爆炸的烟尘落下,敌情一解除我们立即树起幕布接着演出。

我也曾遇到一次惊险的事,期间我曾随回国购物的车去广西南宁市购买乐器。为防敌轰炸,车夜间开车走二号公路。二号公路很长一段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数百米深的悬崖,路窄的只能单车行驶。为防空袭,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闭灯行驶着,突然汽车来一个急刹车,司机颤抖的喊着让大家“快下车!”我们轻手轻脚从后面下了车走到车前。“啊!”大家一同惊呼,原来车偏向路边,左前轮已悬空在悬崖边,大家望着深不见底的山谷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路边一堆修补道路的沙石卡住了车底,我们可能连车带人已不在路上了。

由于我带领宣传队可以在各防区内自由穿行,我借机了解知道了一些战场内外和其它部队各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后面的记述中会涉及到。

我记述一些高炮部队的英雄事迹。

高炮23团隶属于空军高炮8师,全团配备的是有炮描雷达的57口径高炮。全团9个连,每连8门炮。与高炮8师装备炮描雷达的100口径高炮分别统称为北空高炮部队的“小王””和“大王”。23团65年8月入越,是首批入越作战的高炮部队。该团布署宋化防区,经半年轮战,击落美机23架,击伤17架,全团牺牲19人,在团作战单位中战果是最大的,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战斗中出现许多英雄事迹。

1966年,我们曾在河北昌黎县城听过该团入越作战的事迹报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英雄炮六连的事迹”。我带宣传队在宋化防区巡演时利用空袭间隙冒险到“英雄炮六连”驻守的阵地凭吊这些美雄。该阵地在一个不到百米高、较平缓的山顶上,只见几个巨大的弹坑互相垫压着仍张着狰狞的大囗。该团保卫的是宋化铁路桥和火车站,六连正处于敌机轰炸航路上。他们采取集火近战歼敌方法,与其他连队采用集中火力,近战歼敌战术,一举击落敌机8架。六连几乎开炮同时敌机的几颗重磅炸弹己投向阵地,距炮阵地仅几十米的指挥排和炮阵地的指战员们清楚知道所面临的危险,指挥排的同志们仍沉着指挥,准确及时发出各项作战指令,毫无畏惧坚守战斗岗位。炸弹在阵地上爆炸,掀翻了火炮,巨量的泥土把许多干部战士掩埋。指挥排也遭受巨大损失。

这一仗六连牺牲19人。战斗中六连充分体现了指战员敢于近战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高超的指挥和作战技能、严格遵守纪律和良好地军事素养,不愧为“英雄炮六连”的光荣称号。

我将用较长篇幅记述陆军高炮29团二连的英雄事迹。

在一年的援越抗美经历中,最震撼我的心灵、最让我伤感和感到骄傲、最让我难忘的是66年11月3日在外苏防区的一场战斗。这场对空作战中29团二连牺性32人,我团三营七连的3名干部战士也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他们是:七连付连长赵先贵,指挥排长肖佐清和战士戴维中。同时,战斗中也涌现出许多不亚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标志型英雄而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个人和集体。我为这些英雄骄傲,为我们伟大英勇英雄辈出的军队骄傲。

我记述内容的资料和依椐主要来自:一是亲临、亲历这场战斗的七连指战员。二是战场前指印发的战地报纸和解放军报、广州军区政治部的权威报刊。三是广州战士文工团派往29团的文艺分队等。

1966年11月3日,天气晴朗,上午无战事。下午三点左右,警报声急促响彻防区,预兆着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战斗打响后人们觉得今天敌机的行为与往常有所不同,完全是有备而来,重点轰炸目标不是防区保护目标,而是炮兵阵地。

敌机多批次,多方向俯冲、投弹、拉起爬升、再进入……。高射炮声震耳欲聋。距炮二连阵地不远的我团711站及排部的人员已防空进洞,周围炮阵地上响亮的喊杀声不断入耳,大家已听惯了这些声音,战斗激烈进行着。忽然,随着一闪而过的敌机呼啸声后听到了连续不断的似鞭炮声,大家意识到这是子母弹爆炸的声音。随之炮二连的炮声和响亮的呼喊声弱了,没了……。

不好,二连遭攻击了!只见二连阵地上烟尘弥漫,有伤员被抬下山。“抢救伤员!”我们七连一排的干部战士在排长带领下奔向不远处的高炮二连阵地。大家惊呆了!只见炮二连的干部战士倒下一片。4门八五高炮旁有几个战士仍伫立在炮位!他们没有呼叫,更没有眼泪,只有那有充满仇恨又有些呆滞的目光目视敌机来袭方向。一些战士们正在自救,医院的救护人员也赶到现场实施抢救。一排部和711站的同志们有的用担架和木板抬,有的用人背,拼命抢救伤者,抬下牺牲的战友。……炮阵地的伤亡最大,炮排、指挥排和后勤人员等共牺牲32人,其余人几乎全部负伤,据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摄影师也牺牲在阵地上。让人悲痛的是我团七连的3名干部战士也在从灯站回连部的路上被子母弹击中光荣牺牲。

椐了解,这是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人员最多的一次战斗。

“11.3”这个数字象刀刻一样铭记我心中,“11.3”战斗中涌现的英雄人物象一座座丰碑树立我眼前。我仅记述了其中几件:一名二炮手在其他号手全部牺牲,他自己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一人操纵高炮打击敌机,最后站立着牺牲在炮位上,当人们收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右臂宏骨已折断。

他是靠什么力量把几十斤重的炮弹推上炮膛射击的?

战斗中一位团领导也亲临战场,一位年轻的战士在敌机轰炸中用身体挡住了在身边爆炸的子母弹钢珠,保护了团首长的安全,自已却光荣牺性。

测高手黄秉贵全神贯注观测敌情,为炮手们及时提供准确诸元,多架敌机临空轰炸掠过头顶他岿然不动,几颗子母弹在他的掩体内和周围爆炸,上百颗子母弹钢珠打在他身上,他带伤坚持战斗,直到昏倒在阵地上。医护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全力抢救他的生命,输血达四千多毫升,终于挽救了他的生命。一年以后,我在解放军报上见到了报导他英雄事迹的文章,我为他顽强的生命力感叹!英雄不死!

部队完成援越抗美作战任务回国前夕,上级委托我和几位战友前往墓地向烈士们告别。我们献上了用树技编成的花圈,向烈士行礼致敬,向烈士汇报“我们完成了祖国交给我们的光荣艰巨的作战任务,也实现了你们的遗愿。战友们,安息吧!”与我同去的战友都有谁,我全忘了。当时我还担负组织干事的职责,回国后曾与有关同志去天津金钢桥东附近的戴维中家慰问,面对戴维中的母亲我们无言以对……。

中央军委将二连命为“英雄炮二连”,战后的一天我和几位战友来到了二连阵地,这是一座几十米高,山顶平整的小山,二连早已撤出。但那场激烈残酷战斗的痕迹使战斗场景清晰地呈现眼前,二连阵地正处于敌机由西南进入防区的轰炸航路上,阵地位置突出明显,对敌机威胁最大,让也最易遭敌攻击。

“11.3”战斗中,几乎与二连对敌机开炮的同时,敌机投下了数箱(颗)子母弹,上千枚子母弹象冰雹一样落在炮阵地及山顶周围……,暴露在外的人员很难躲避这弹雨的杀伤。我曾见过敌机投下未打开弹箱而坠地的整箱子母弹,箱体有2米左右长,象卫星的整流罩一样包裹着数百颗镶满钢珠的子母弹。该种弹在空中打开,几百颗子母弹象雨点砸向地面,爆炸后数百粒钢珠对人员造成杀伤。弹体外层有几道突出的翼翅,坠落中加速旋转,使弹体内的离心压发装置在旋转到一定速度时击发引爆。我曾保存过一枚弹,仔细研究了破裂而未炸的弹体才明白其爆炸原理,可惜这枚弹在回国时因太遵守纪律而上缴了。

下图为美机投下的子母弹

回忆中的战场(战场回忆中)(2)

炮二连阵地旁一棵碗口粗的树干上有上百个被子母弹钢珠击中的弹孔,我挖了有半寸深才弄出了树体内有黄豆粒大小的钢珠,可见该种弹对人员杀伤力之大,同时爆露了美国帝国主义违背国际有关规定使用这种灭绝人性的杀人性武器的罪恶。

这次战斗中我七连711站等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在抢救伤员中表现出了勇敢顽强团结友爱的精神。战后,广州军区大力宣传开展了学习“英雄炮二连”运动,战士文工团小分队赶排了一批节目大力宣传英雄炮二连的英雄事迹。

在援越抗美战场上高炮兵中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人物,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我从前指的战地快报及有关报刊等资料中了解一些战场上有关英雄人物的报导,我仅摘录几例。

战士刘金才(有报刊称李金才)是宋化防区某炮连的一名炮手。一次战斗中敌机投下的一枚子母弹落在他的炮位上。此时,他完全可以在弹爆炸前躲开或将弹扔向别处。但是刘金才却奋不顾身地把子母弹夹在双腿间,子母弹爆炸了,他仍坚持战斗,子母弹炸烂了他的下身。为了保护战友们不被伤害,为了战斗的胜利,刘金才牺牲在炮位上。

前指战报还报导了这样一件战例:一次战斗惊报拉响后,某连一炮班长迅速跑上阵地戴上了钢盔。没想到躲在钢盔内的一条竹叶青毒蛇顺势钻进了他的衣内。这位班长不顾被蛇咬伤的危险全心投入指挥作战,毫不顾及毒蛇在衣服内仟意窜游,直到战斗结束。

有一次战斗中敌机向高炮某连阵地投下了子母弹,一枚弹滚落在一个战士脚下,此时他完全可以卧倒躲避。但是他当时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阵地上战友们的安全。只见他毫不犹豫急中生智地迅速摘下钢盔扣在子母弹上,并用身体紧紧压住。子母弹爆炸了,强大的冲击力把他连同钢盔扔向空中摔在阵地上而受了伤,却保证了战友们的安全。

特别应提及的是我们的红卫兵及他们的英雄事迹。

援越抗美战争期间正值国内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阶段,红卫兵大串联走遍全国大地。多批红卫兵本着“让红旗插遍东南亚”的宏伟愿望,偷越国境奔赴越南战场。虽有许多红卫兵被拦阻被劝说,甚至被“抓”回国内,但仍有一些红卫兵偷越成功,跑到援越抗美战场上,强烈要求参军、参战。经上级批准一部分红卫兵留在了前线,其中赵建军是其中的一位。

赵建军是北京军区某司令员的儿子,某学校学生,被批准在宋化防区某炮连当兵。他的到来给连队增添了生气,他积扱主动,不怕苦累,努力为连队做工作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1966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他机智灵活,为各炮运送炮弹,高喊口号做战场鼓动。但不幸在战斗中遭到敌机轰炸中弹牺牲。

“英雄红卫兵勇敢参战,不怕牺牲”事迹传遍了战场,鼓午了士气。赵建军为红卫兵争得了荣誉,他的事迹刊登在多种刊物和书籍中。

五、战地见闻

在越南一年的战斗历程中充分体验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但其战场生活却又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本文记述的内容是我亲身经历或是战友们的经历及周围发生的或生动感人,或新奇有趣,或惊险刺激又发人深思的事。

1、“失踪的探照灯”。

六七年六月的一天,七连“连集中”(注:探照灯连配合高射炮团分散在几十平方公里范围部署,各灯站人员到连部开会称为连集中)。各灯站除留二人看家其他人员从防区各地汇集连部,当时我也在七连部。忽然警报声起,敌机来袭。战场上炮声隆隆、炸弹轰轰,战斗激烈残酷。战斗间隙连部打电话了解各站情况,其他灯站安全无羌,唯独十二站久久联络不上。连首长和大家心有不安,战斗尚未结束,连领导就立即派人出车冒着炮火前去察看。三排长带人赶到十二站,跑上山头一看大惊失色:探照灯不见了!战士们的住房也没了踪影,只见两个巨大的炸弹坑布满山头。

两位战士哪去了?大家哭喊着满山头找人。有几个防空洞己被泥土埋没,不知二人是否在里面,如果在里面……,不敢想象。只有南面的一个防空洞还隐约可见。大家急忙连扒带喊扩大洞口。谢天谢地!只见两战士拳缩在防空洞里已半昏迷。

后来听二人讲当时只知敌机空袭,但不知空袭和阵地上的情况,他们只听轰的一声,山头剧烈摇晃,其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们看到阵地现状让人目瞪口呆,原来4颗一千磅炸弹落在阵地正中及阵地旁边爆炸,把阵地炸成直径十几米的“火山口”,探照灯被炸的粉碎不见了综影,弹坑抛出的巨量的土石抛向阵地周闱,唯独没埋住仅距弹坑仅几米的阵地南侧的防空洞,两名战士才没受大的伤害。这种状况纯属侥幸,令人称奇,灯站人员的衣物等生活设施全部损毁,有关部门将给予补发。一名即将复员老兵的衣、被被炸后失踪,他庆幸自己复员前能补发新被子了。可是,不久从数百米外的山上找回了他的被子,而且相当完好。他大骂美帝飞机为什么没炸坏他的被子,不过,有关部门还是给这位老兵补发了新被子。

2、与蛇同眠。

1966年12月的一天,我因公事去驻宋化防区的九连,晚上在连部过夜。第二天一早,司务长起床给大家做早饭去了,我起床后帮司务长迭被子。突然,我的手碰到了一根冰凉的根状物,我掀开被子一看,吓了我一跳,原来一条应该在洞中冬眠的大蛇耐不住寒冷爬到司务长床上取暖,和他同睡了一夜。

我立即用被子蒙住了蛇,慢慢用手抓住了蛇的头尾,哦!好大一条蛇,足有两米多长,十来斤重,司务长听说一条大蛇和他同床共眠,脸都白了。炊事员是广东人,乐滋滋的给大家炖了一锅蛇肉,改善了伙食。我的意外收获是得到了一张宽大的蛇皮,我们用蛇皮当蒙皮,用敌机残赅的铝管当琴箱做了几把胡琴做导具,编排了一个天津快扳节目。节目内容大慨是:你看我这胡琴,来的真稀奇,商店买不到,没人送给你。那是怎么来的?是天上悼下来,我顺手拣来地……。

这个节目赞颂了我英雄的指战员在作战中取得的丰硕战果,很受大家的欢迎。“与蛇同眠”看似是一个故事,实际上反映出援越抗美前线部队指战员生活环境的艰苦和丰富多彩。

3、命大的售货员。

我们三营部驻地在九十多公里一处陡峭的山崖下(注:指越南一号公路自友谊关向南的距离,援越抗美期间部队部署的位置,均以此计算),营部开设了一处小卖部,沿山脚顺山势由北向南搭起的三间竹排构成,竹屋内放满了各种货物。粗大的树木摭掩了山脚,营部隐蔽其中。山崖靠顶部有一巨大的石块仅靠细如蜂腰的根部细长的岩石挂在山上,从山下看像是一突出的乳头。

石头会不会悼下来?很多人提出疑问,但都觉得这石头己稳挂千百年,不会有问题。一天晚上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小卖部售货员为躲避漏雨,把床由北屋移到了南屋。人们正熟睡中忽然隆隆巨响把大家惊醒。大家跑出一看,个个惊得张口结舌!原来一块三米多直径的巨石堵在营部门口。再看,小卖部不见了,货物被碾成了碎沬,三间竹棚屋只剩下南屋的一角。

“售货员呢!”大家跑向仅存一角的竹屋,发现售货员正呆呆地坐在地上,大家这才放心,都说“售货员的命真大!”这话不假,原来山顶挂着的那块巨石终究没经受住这次风雨雷电的考验,滚下山崖,一路碾压断了无数巨大树木的阻挡,直滚到山脚下,把三间竹屋冲压扁了两间半,只剩下售货员睡的那一角还“耸立”在山脚下。这块巨石有数百吨,从山顶到山脚被巨石滚落开出一条光秃秃的路。大家说,如果滚落的石头向南偏一点点、如果售货员不从北屋挪到南屋、如果……

人们不敢多想,反正这位售货员的命就是大!这件事决无虚构,因为我当时正在营部,我手摸着巨石心想,这石头如果再大一点,那位命大的售货员又会怎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