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诗作(宋代诗人的两首组诗)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组诗所谓组诗就是同一主题或者相同题材的数首诗,组合成一组诗篇这些诗每首可以独立成篇,但每首又在情感、景物上有所联系按理说,这些诗出自同一人之手,水平应该差多,但事实上一组诗中往往只有其中一两首非常有名,其它的则默默无名比如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第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明显比第一首出名很多;再比如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世人多只知道第一首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二、三首却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宋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诗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宋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诗作(宋代诗人的两首组诗)

宋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诗作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组诗。所谓组诗就是同一主题或者相同题材的数首诗,组合成一组诗篇。这些诗每首可以独立成篇,但每首又在情感、景物上有所联系。按理说,这些诗出自同一人之手,水平应该差多,但事实上一组诗中往往只有其中一两首非常有名,其它的则默默无名。比如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第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明显比第一首出名很多;再比如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世人多只知道第一首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二、三首却知之甚少。

而笔者本期要分享的这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也是这样的情况。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是他在送友人林子方时路过西湖时所作。这组诗人同一天所作的两首诗,第二首很少有人不会背,是年年入选小学课本之作;第一首却名气不大,很少有人发现它的好。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两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南宋-杨万里)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组诗第一首点明了简单概括就是在送行路上。时间是在清晨月亮还没有完全消逝之时,杨万里和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道路上,在落红遍地的风景中,走过了南山又行到了北山。全诗如同一幅走动的水墨画,由第二句中一个“行”字向我们娓娓道来。诗人用月、柳来映衬荷花的美,再用红香世界将这幅画将这属于荷花的世界概括。荷香之中,这里就似一个清凉国。最后一句“行了南山却北山”,再次用行字渲染景动态之景。这首诗虽然不出名,但是却为第二首诗奠定了基础,是这组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第一首的渲染,第二首诗很难如此出彩。

第二首诗起首两句也是颇为平淡,只是简单地说现在西湖六月的风光和四月是不同的,这是从整体感受上出发,而“毕竟”二字虽然还未详细说明哪里不同,但是已然是吊足读者的胃口,这也为引出结尾两句传世经典作了铺垫。

结尾两句“接天莲叶无群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谓写尽莲叶的繁茂碧绿和荷花的红艳动人,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莲叶一望无际,随着诗人的视线往远,这一湖荷叶似乎和碧蓝的天空融在了一起,给人一种空间上的无边无际之感。有了这无边无际的碧色作为映衬,在朝阳斜照吓得朵朵荷花更添几分娇艳。结合上文的“风光不与四月同”,这里的“别样红”也应该是和四月作对比得出,毕竟六月正值盛夏,这个时候的荷花荷叶正是最娇艳的时候,令人读之便生出无限的向往之情,恨不能融入这副绝美的画卷。

一般写“花”都是写“娇美”,但是在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却给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不得不说杨万里在诗这一领域,哪怕是放在盛唐也毫不逊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