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

冬季天气寒冷,有些孩子动不动就感冒、咳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免疫力太差。都说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那么,想给孩子增强免疫力,具体应该怎么做,您知道吗?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1)

12月15日是

世界强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

在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并实行,

主要为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而设立。

在脊灰病毒已经完全可控的今天,

还依然存在着,

提醒国民要重视免疫,

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质。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2)

【脊髓灰质炎】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

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

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的发生是免疫力低下

很多人都听说过小儿麻痹症,它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西医认为小儿麻痹症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一般来说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后生长繁殖局部排出病毒,人体产生抗体控制在局部。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就可能促使瘫痪的发生。

糖丸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被妈妈牵着手去防疫站吃一颗糖丸,也是难得的不用挨打针之苦的免疫手段。过去认为5岁以下小儿易患此病,且大部分患病孩童均以肢体麻痹瘫痪为主要表现。然而近几十年来的观察发现,此病的发病年龄在逐渐增大,不仅超过5岁以上的小儿可患病,甚至成人也可患此病。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3)

由此看来,【免疫力】是预防一切病魔的武器,一旦免疫力低下,小则发烧感冒,严重的话会导致身体上的重大伤害。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疫苗可以预防疾病,但保留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特性,并具有记忆作用。其保护作用也不是100%,但是能有效预防疾病。疫苗的效果也与接种对象的免疫系统功能、体质、身体状况等有关。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4)

对于儿童来说,哪些疫苗必须打?

从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支乙肝疫苗起,疫苗就开始呵护宝宝成长、守护他们的大健康。在我国,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婴幼儿出生后必须要进行接种,此类疫苗是免费的。计划内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共 7 种疫苗。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5)

除此之外,以下这些自费疫苗也是必须要打的。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可导致中耳炎、肺炎、脑膜炎,接种Hib疫苗是预防Hib感染最好的方法。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属季节性传染病,建议每年都打,十月份开始接种效果最好,有效为一年。

7价肺炎球菌疫苗、13价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会导致瘫痪、智力低下和耳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传播。对感染水痘的宝宝,只能隔离。

麻风腮三联疫苗

“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麻风腮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三联疫苗。这三种病都是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很强,在学校这样的人群聚居地非常容易传播开来,一个孩子得了往往会传给很多人。而且麻疹的并发症多且严重,是造成儿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脑A C结合疫苗

流脑疫苗分为A、C、W、Y四型,不同国家可能流行不同种脑膜炎,因此疫苗类型也不相同。如果一种疫苗可以预防两种流脑,当然最好接种这种AC结合疫苗。

成人也要懂得对疾病的预防

疫苗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成人也要懂得利用疫苗对抗各类疾病。在人体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像流感、肺炎,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一旦患流感、肺炎等疾病,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类成人也可以选择性地接种一些疫苗,且比较适合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还有一些有职业风险的人群,也是要及时接种疫苗的。比如在建筑工地,有很多工人聚集在一起,麻疹疫苗、流脑疫苗都是有必要接种的,因为传播风险特别大。还有一些从事饮食行业的人群,有可能需要接种甲肝疫苗等。

破坏孩子免疫力的原因有哪些

家长对孩子的健康特别关心,但是有一些做法往往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剖宫产:肠道免疫系统是人体特别大的免疫系统。孩子从母体出生,通过产道会接触到母亲产道中的一些益生菌,这些菌可以定植在孩子的肠道,让孩子获得很好的免疫能力。而经剖宫产出生的孩子,其出生环境都是灭菌环境,没有机会获得益生菌的定植,从而免疫功能方面就弱了。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经剖宫产出生的孩子与经阴道分娩的孩子相比,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比较高。

过度消毒:过度消毒也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人的免疫系统是需要训练的,如果太干净了,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微生物,免疫系统便得不到锻炼。类似我们身体的士兵也是通过身体接触到少量的不会致病的微生物,来认识这些微生物,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当身体将来接触到大量有害微生物时,这些士兵就可以马上战斗去清除。如果家长过度消毒,孩子的生活环境过于干净,身体里的这些士兵得不到锻炼,就会丧失战斗力,无法保护孩子。有学者发现,在农场生活的儿童很少得花粉热(由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这些儿童之所以很少过敏,是因为在农场的生活方式保护了他们,比如下地干活、挤牛奶、打扫马厩等,这种现象被总结为“农场效应”。

滥用抗生素:只要孩子生病,就用抗生素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生病,家长非常着急是人之常情。孩子生病,一定要诊断清楚是什么疾病才能用药,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抗生素。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人体免疫力无法应对的时候,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抗生素的发明挽救了很多的生命。但是,如果仅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就不对了,可以通过免疫功能来消除病毒。如果滥用,不仅会有耐药的危险,导致我们将来没有抗生素可用,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这就好比,原本这几个敌人,士兵就可以处理,你非要派出特种部队来扫荡,结果士兵得不到锻炼,撒手不管了,战斗力就减弱了。

哪些有效方法可增强孩子免疫力

增强孩子免疫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接种疫苗 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来预防传染病由来已久。疫苗接种,类似给身体输入一些特异的士兵,这些士兵经过训练,不会对身体产生坏作用,但可以专门清除侵犯身体的某类病菌,当身体被这类病菌感染时,针对这类病菌的士兵马上出来战斗,清除病菌,维持身体健康。

天花一度成为人类的杀手,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让人类从此消灭了天花。

服用糖丸消灭了脊髓灰质炎,接种乙肝疫苗让我国肝炎的发生率下降,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减少了孩子发生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的患病风险......所以,孩子出生后的各种计划免疫疫苗一定要按时接种!非计划免疫疫苗,家长也要有考虑地给孩子接种。

平衡膳食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保证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这样才能增强免疫力。

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倡导纯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很多免疫物质,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婴儿出生后应立即补充维生素D。

6至24个月的婴幼儿,在科学添加辅食的同时,鼓励母亲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增加营养丰富的辅食摄入。当婴儿可以吃辅食的时候,无需回避容易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同时注意为其提供富含铁和锌的食物,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全生命周期中,要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以满足营养需求,达到健康的体重,并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注意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减少摄入添加糖、饱和脂肪酸和钠含量较高的食品和饮料,限制摄入酒精饮品。

保证睡眠 睡眠是让身体充分休息,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方法。3个月内的孩子至少保证13个小时睡眠;4~11个月的孩子至少保证12个小时睡眠;1~2岁的孩子至少保证11个小时睡眠;3~5岁的孩子至少保证10个小时睡眠。

适度运动 儿童早期的身体活动水平与其骨骼、心肺健康、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社会心理健康以及超重肥胖等方面均密切相关,并且也将持续影响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无论是医学专家、运动专家,还是教育专家,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儿童要加强身体活动,学龄前儿童每日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减少久坐时间,尽量保证吃动平衡,预防和减少儿童超重和肥胖。尤其建议大家在天气晴好时,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接触户外的环境,提高身体免疫力,而且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也会有好处。

敲黑板画重点:增强孩子免疫力,除了疫苗接种外,运动、饮食和睡眠是儿童每天24小时自然养育的三个要素。也就是说,提高孩子免疫力,要从孩子的日常抓起。

综合:“健康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