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

1960年,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的乾陵,迎来了一队考古工作人员。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修缮永泰公主墓,而永泰公主墓的位置就在这座大名鼎鼎的乾陵附近。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她去世时年仅17岁,这座墓是她与丈夫武延基的合葬墓。

在考古人员对永泰公主墓进行保护性挖掘的过程中,工作者惊讶地发现:这座公主墓规模宏大,规格直逼帝王墓!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墓室的甬道内有一具靠墙而坐,立于金银堆上的枯骨!

这不禁让人疑惑,明明只是一位公主,为什么死后坟墓却能享受帝王的规格?而那具遗骸又是谁,难不成是某个“摸金失手”的倒霉盗墓贼?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

(乾陵)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英年早逝的永泰公主----李仙蕙。

一 为陵的公主墓

在原先的挖掘工作前中期,专家一度认为这是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儿子)的墓地。

因为这座墓距离武则天的主陵非常近,而且规模宏大,占地达到6000平方米之大,深度达到16米,采用方形覆斗式封土,四周还有高大的围墙,墓前众多巧夺天工的石雕,左青龙、右白虎、身披铠甲腰挎宝剑的武士。

乾陵的17座陪葬墓中,也只有章怀太子的地位才能配享有这样的规格。

但是后来挖到了墓志铭,人们才真正弄清墓主人的身份: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仙蕙。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2)

(墓室内部)

其墓穴是用砖砌 的,由墓道、5个过洞、6个天井、甬道、8个便房、前后墓室构成,全长87.5米,按照古代墓葬制度,这些都是按照公主生前所居住的宅院布局的。天井两侧神龛上放置着工艺精湛的唐三彩釉陶器、各种漆器等工艺品。

墓内壁画题材丰富,人物相貌、动作各不相同、栩栩如生。

后墓室顶部画着星象图:在浩瀚的星河中,东边是象征太阳的三足金乌,西边是象征月亮的玉兔,其他星辰错落有致,体现了唐朝人朴素的宇宙观和较高的天文学成就。

因为这个墓在历史上被盗过,一千多年来,雨水、泥沙顺着盗洞留下来,侵蚀了诸多壁画,实在令人惋惜。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3)

(墓室)

后墓室是永泰公主和驸马合葬的石椁,中间有门连通,门边的立柱上各刻着一个身材丰腴、神态恭敬的侍女。

木棺内的遗骸历经千年的雨水、泥沙侵蚀、浸泡,没有保存好,腐朽不堪。

永泰公主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号墓为陵”的公主墓,也就是说她的坟墓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

她并不是其父唐中宗的独女,在17年的短暂人生中也没做过什么突出贡献,她为何早逝?又是什么原因让她死后享受如此哀荣?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4)

(墓室壁画)

二 苦难、短暂的一生

在人们印象中,公主是金枝玉叶,一生下来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一辈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可对于永泰公主李仙蕙来说,她的出身反而是造成她悲剧人生的根源。

她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公元683年,她的父亲李显登基为帝,祖母武则天临朝称制。

一年之后,权欲熏心的武则天就废黜了李显,降为庐陵王,贬出京城,迁到现在湖北房县一带。

李仙蕙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可以说从她出生起就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

如此让人恐慌的生存环境,离不开她的祖母武则天。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5)

(乾陵)

武则天夺了李家的天下,建立大周,自立为帝。在她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女人当皇帝的,就算是西汉初年专权的吕太后都没走出这一步。

武则天的皇位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内外潜伏着许多依然心系大唐的人。

她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了多次叛乱,影响比较大的有:李世民儿子越王李贞叛乱;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起草讨伐檄文;徐敬业在江淮地区发动的叛乱,他的祖父就是《隋唐演义》中徐茂公的原型李绩。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6)

虽然这些人最后都失败了,但是仍让武则天心有余悸。李显作为唐高宗在世的嫡子中最年长者,是名正言顺的李唐皇位继承人。

他在湖北安分守己,却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上述造反的人无一例外都打着他的旗号起兵作乱。

不管这些人是真的要复辟唐朝还是怀有私心,李显显然被他们连累了。他们这是明摆着告诉武则天:李显是你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7)

(乾陵)

天家无母子,品尝到权利毒药的武则天哪里愿意还政于李显。上述每一次叛乱都挑动她的敏感神经,她对这个亲儿子一点都不放心,生怕哪一天皇位被他夺回去。

武则天为巩固权力,在位期间大兴告密之风,在京城四处设立举报箱,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皆可告密。她还任用周兴、来俊臣等著名酷吏,用以铲除异己、稳固权势。

来俊臣写了部著名的《罗织经》,专门讲述怎么罗织罪名、陷害别人,大名鼎鼎的狄仁杰读了这本书都吓得冷汗直流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8)

(狄仁杰画像)

可见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多恶劣。蝇营狗苟之徒显然也看懂了武则天对李显的复杂感情。

他们时不时地给武则天打小报告,说李显又干了什么不该干的事,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又有哪些大臣打算拥立李显登基为帝。

虽然都是奸邪小人在捕风作影,但是这些话听多了,武则天只会愈发猜忌李显。

由此可见,李显处在多么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虽然被贬到千里之外,一言一行都逃不过武则天的耳目。

他为了活下来,不得不敬小慎微,他的家人包括年幼的李仙蕙都要谨言慎行

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无奈地卷入皇权斗争的漩涡,她的童年生活虽然比寻常人家富足,但绝谈不上快乐,因为她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丢掉性命。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9)

(乾陵)

三 政治联姻,15岁嫁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那年她已经67岁了。年事渐高的她不得不考虑皇位继承人问题,她有两个选择:选择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娘家的侄子。

她给唐高宗李治生下了四个儿子,到她晚年只有三儿子李显和四儿子李旦还在人世。

传位给亲儿子,那就是把皇位还给李家,那自己辛苦建立的武周政权就灭亡了。有哪个皇帝不想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0)

(武则天画像)

娘家侄子有两个人选:大哥武元庆之子梁王武三思,二哥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她内心倾向立武三思为储君。

但是一代贤相狄仁杰的话打消了她这念头:“儿子和侄子哪个亲?陛下立李显为太子,以后还可以配享太庙。可如果立武三思,从来没听说侄子把姑姑的牌位供奉在太庙的。”

在狄仁杰劝说下,武则天于公元698年召李显回神都洛阳,很快就被复立为太子。李仙蕙随父母回到阔别10多年的洛阳。

为了稳固地位,李显主动向武家示好,将女儿李仙蕙嫁给了武承嗣之长子武延基。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1)

(乾陵)

这是典型的政治婚姻,李仙蕙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好在夫妻二人婚后感情还不错。在李仙蕙以为苦尽甘来,往后余生可以安心相夫教子的时候,厄运不期而至

四 因言获罪,17岁含恨而终

李仙蕙的哥哥李重润和她的丈夫武延基年龄相仿,二人志趣相投,时不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但是对男女之事的兴趣却丝毫不减。自从唐高宗去世后,她广置面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璮等人。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2)

(唐朝仕女壁画)

她认为养男宠有益身心,有一次她颇为得意地对狄仁杰说:“我今年八十岁了,还长出新牙呢。”她自己说出来,不代表她允许下面的人议论她的宫闱之事。

在武则天最后几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深得武则天宠幸。他们短短几年就平步青云,张昌宗被封为张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

武则天年龄大了,精力不济,逐渐将朝政大权交给张氏兄弟。

二张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祸害忠良,惹得天怒人怨。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3)

(乾陵全景)

有一天李重润和武延基在府上喝酒,可能是酒劲上头,二人愤愤不平地咒骂了张氏兄弟几句。他们以为在私宅里说几句话,就不会有什么事。

可是我们前文说过了,武则天可是鼓励任何人告密的啊,两个年轻人居然不知道“隔墙有耳”。

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二张耳中,他们决定大做文章,狠狠打击对自己不满的人。于是将李武二人的话添油加醋一番,告到了武则天那里。

一个亲孙女,一个孙女婿,对现代人来说都是,奶奶应该会爱护他们。可是在古代“最是无情帝王家”,因为子嗣众多,两个年轻人又不得武则天宠爱。现在居然非议自己宠幸的面首,骂二张祸国殃民,要知道重用他们的就是武则天啊,骂他们就是在骂武则天,这是在藐视皇权,这还了得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4)

(李仙蕙墓室碑画)

三个年轻人因为发了几句牢骚,就被亲祖母逼迫自杀。

不过永泰公主墓里的墓志铭的出土,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观点,因为上面写着:“珠胎毁月。”意思是李仙蕙是难产而死的。

专家对李仙蕙的遗骸进行了检测,发现她的盆骨比一般人小,在古代医疗条件下,确实有难产而死的可能。

据专家考证,李仙蕙在哥哥和丈夫死后第二天就去世了,所以更大的可能是:武则天处死了李重润和武延基,李仙蕙因为身怀六甲逃过一劫,但是因为一下子失去两位至亲,悲伤加上恐惧让她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最终早产、一尸两命

不管李仙蕙是被直接处死还是难产而死,武则天都难辞其咎。

李仙蕙和哥哥、丈夫虽然含恨而终,二张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发动“神龙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将皇位还给李显,李仙蕙的父亲又重登皇位。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5)

(唐朝侍女浮雕)

当初自己处境艰难,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女儿、女婿枉死,如今掌握了大权,李显为三人翻案、平反。他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李仙蕙为永泰公主,武延基为驸马,将他们的坟从洛阳迁到关中乾陵。

天下又从武家回到李家手上,出于政治考虑,为了宣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也因为对李仙蕙他们枉死的愧疚,李显对三人的墓进行了升格“号墓为邻”,三人生前不幸,死后得享哀荣。这就是永泰公主墓享受帝王规格的原因。

墓中骸骨是盗墓贼还是情郎?

当初在挖掘永泰公主墓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甬道里发现了一具骸骨,身旁散落着一些陪葬品和一把铁斧,在骸骨上方赫然有一个盗洞。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6)

(墓室)

专家判断这是盗墓贼的骸骨,因为分赃不均,或者是他的同伙想独吞宝物、保守秘密,把他杀死在墓里。

不过关于这具骸骨,当地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传说这具骸骨手上拿着一个龟甲,上面刻着“之闵永泰生生世世”,之闵就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弟弟宋之闵,这几个字代表他和李仙蕙的爱情誓言。

据说当时宋之问巴结张易之兄弟,得以出入达官贵人的聚会,他的弟弟宋之闵跟着他也得以结识李仙蕙。宋之闵被李仙蕙的美貌和气质吸引,李仙蕙也为他的才华倾倒,二人很快陷入热恋。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7)

(李仙蕙碑)

可是二人身份相差悬殊,这段感情注定没有结果。不久之后,李仙蕙就被她的父亲许配给武延基,二人无奈分离,宋之闵只能将这份爱深藏心底。

后来李仙蕙难产而死,悲痛欲绝的宋之闵来到她的墓地,打了个洞钻进去,殉情而死。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虽然感人,却绝对不是真实的。

首先,龟甲上刻着“之闵永泰生生世世”,永泰公主是李仙蕙的封号,情郎怎么会不称呼爱人名字,而把她的封号刻上去呢?

其次,永泰公主死于701年,一开始是葬在洛阳的,705年她的父亲复位后才把墓迁到咸阳的乾陵。如果真的情深意笃,会隔了五年再想起去殉情吗?恐怕早就要开始另一段感情了吧!

再次,当时正值盛唐,乾陵必定是重兵把守,宋之闵一个文弱书生是怎么躲过重重关卡,又是怎么懂得盗墓贼那套技术钻到地宫里的?

最后,就算宋之闵有通天本事钻进墓里,为什么不进去主墓室躺到李仙蕙身边呢?反而坐在甬道里独自哀怜?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那具骸骨是盗墓贼。

武则天遗址传说(1960年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18)

(唐朝仕女壁画)

后记

纵观永泰公主李仙蕙的一生是悲惨的,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7岁就因卷入政治斗争香消玉殒。生在亲情冷漠的帝王之家是李仙蕙最大的不幸,如果可以选择,她宁愿像寻常百姓一样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吧。

编辑:深瞳

责编:林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