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

(本文由经历者口述,笔者整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1)

今天早上是小莲和翠屏第一天去厂里食堂打饭,往后的早晚两顿就不再麻烦刘大爷了,小莲想想其实这样也挺好,免去了她和翠屏一直以来的心理负担,毕竟刘大爷六七十岁的人了,老是伺候着她俩的吃喝,想想也是过意不去。

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些过程,慢慢就步入正轨。

厂里食堂早餐比较简单,灶台上两口大锅,一锅熬好的热腾腾的大米稀饭,另一口锅满满一箅子拳头大小的馒头,负责早餐的是那个胖胖的蔡师傅。

蔡师傅小莲认识,他来保管室找小莲领过谢会计采购的食堂用品。蔡师傅话不多,但挺随和,总是笑嘻嘻的。

小莲和翠屏各自打了一饭缸稀饭,翠屏拿了两个馒头,小莲只要了一个,桌上摆着两小铝盆腌萝卜干和大蒜苗,这些咸菜自取,不用花钱。

因为早上吃饭的人少,所以两人很快就吃完,各自准备投入工作岗位。

其实小莲觉得她这个保管室及仓库就相当于厂里的“中转站”,大的从原材料、车间生产的产品,小到锅碗瓢盆和手套、肥皂等日用品,每次都是谢会计买好东西往她这一放,小莲做好入库登记,然后就有需要的人签字领走,小莲再按“出库”销账,只要心细,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有一点好,就是清闲。

小莲通过做了几天保管员的工作,再到昨天拿到手的工资,她心里很知足,虽然她的工资跟两个车间挂靠,不见得有车间最高工资多,但她比下任何车间上班都清闲。

连赵箭都羡慕她的工作好。

有天和小莲闲聊中,赵箭问小莲是通过谁介绍来上班的,小莲如实告知。赵箭撇撇嘴说道:“如果一点亲戚关系没有,你一来就让你做保管员,纯粹是你的运气好,让厂长看的顺眼。你知道吗?我们厂保管室里坐着的那帮老娘们,可都是背后有靠山的,不是某某主任的姑,就是某某厂长的小姨子,没有关系,这工作捞不着干。”

小莲笑笑,不置可否,也许是憨人有憨福吧,否则其他的都解释不通。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2)

早上八点半左右,赵箭和吴海燕说说笑笑从外面进来了,小莲问:“今天挺早啊?”

吴海燕说:“是,今天没啥事,做会计的就是月头月尾忙点,忙完就没啥事。”

赵箭放下挎包,对小莲和吴海燕看看,叹口气说:“你们俩聊吧,我干活去了。”

说完,把搭在椅背上、依旧很干净的工作服拿上,慢悠悠的朝车间走去。

望着赵箭远去的背影,小莲笑笑对吴海燕说:“翠屏是个好同志。”

吴海燕说:“嗯,能看出来,翠屏是个实在人,厂里也会挑人,换了当地这帮小年轻,估计跟赵不会相处的这么融洽。”

小莲也就随口说这一句话,引出吴海燕一连串的感慨,小莲看出来,吴海燕对赵箭也是有看法的。

小莲问道:“赵箭姐是不是也是厂里老员工啊?感觉她对你们厂人事关系很了解嘛。”

吴海燕说:“没有,她进厂也就三四个月,原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后来好像说那效益不好,就托人进我们厂了。她小姑子是我们厂的货车司机。”

小莲一听说赵箭小姑子是司机,心里陡然间特别崇拜,居然还有女的会开车!

吴海燕接着说:“她进厂后,正好厂里需要配料师,所以就送她去浙江学习了一个多月,这不,又到这边来了。”

小莲问:“我再多以句嘴哈,她昨天听到翠屏拿了将近五十块钱的工资时,显得有些激动,说都快赶上她的工资了,难道她工资不是特别高吗?”

吴海燕笑笑说:“她这不还是托人刚进来的,工资定的也不错了,应该每个月可以拿到七八十块钱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都是从少拿到多,循序渐进嘛。”

小莲听后很认可的点点头,她感觉和吴海燕在一起有共同语言。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3)

没过半个小时,赵箭就甩着手套,悠哒悠哒的进来了,脱下长工作服后,拿上肥皂去水池那洗洗手,又从包里把那只小保温杯拿出来,小心翼翼的对着水杯浅饮两小口,又开始织毛衣了。

“呀,你这件毛衣今天就可以完工啦!”

吴海燕把赵箭织的毛衣拿起来,在眼前展开,在自己身上比划着。

因为赵箭织毛衣是把两只袖子分开织,然后再用针缝上去,所以吴海燕拿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件背心。

吴海燕说:“这颜色挺好看的,我还是喜欢鸡心领,这样不勒脖子,我妈每次都织高领,冬天倒是暖和,但穿起来不舒服。”

赵箭听吴海燕夸自己毛衣织的好,所以也很高兴,说:“你穿上试试长短、腰身,你身条跟我妹妹差不多,穿给我看看吧。”

吴海燕脱下外套,把这件半成品毛衣套上,嗨,不长不短,肥瘦也正好,就像照着她身上织的一样。

赵箭满意的笑了,说:“嗯,不错,挺好看的。”

小莲有心想学,所以就问道:“赵箭姐,织这样的需要多少毛线呀?”

赵箭看看小莲,说:“你瘦,织一件1斤2两充足有余。”

小莲又问:“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赵箭说:“这没有一定的,毛线分好多种,价钱不等,有全毛的、半毛的,还有腈纶的,就看你自己想花多少钱。”

小莲不好意思的说:“那倒是,我即使要买,也不会买太贵的。再说了,我要织像这样的毛衣,不得要这个月的时间啊,估计到下雪天都不见得能穿上身。”

赵箭和吴海燕都被小莲逗笑了,赵箭说:“今年流行棒针衫,对你这个初学者锻炼是最好的,线粗、针粗,织起来也快,估计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了,最主要是价钱不贵,我还准备买呢。”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4)

小莲一听,赶紧问在哪能买到,赵箭说:“城隍庙那有的是,一家挨一家。”

吴海燕撺掇着说:“明天就去,买回来没事就织,正好天也凉了,马上就能穿上,我是看到大街上好多人穿,只可惜我不会织,也懒得学,我对针线活不感兴趣。”

小莲说:“明天是礼拜天,估计厂里不会加班的,我和翠屏一块儿去看看。”

一整天,小莲都在心里盘算着明天逛街的事,想着她的西裤和棒针衫。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莲把自己的打算跟翠屏一说,得到翠屏的拥护,并打趣的对小莲说:“我知道,你兜里那几个钱在作烧,不去花掉,你心里难受。”

说的小莲哈哈大笑,回怼道:“就是这几个钱在作烧,我不像你,守财奴一个。”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两人早早在食堂吃过晚饭,就回到小屋,小莲从枕头芯里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掏出来,排在床上开始点数,连之前从家里拿的,手里不到三十块钱。

她问翠屏:“只有二十几块钱,想买一条裤子,再买一斤半毛线,不知道钱够不够。”

翠屏说:“没事,不够有我呢,我借给你!”

小莲笑着说:“哈哈,人是英雄钱是胆,看看你现在财大气粗的样子,跟个地主婆似的!”

翠屏美滋滋的边点着手里的钱,边对小莲说:“什么地主婆,我这可是辛苦钱、汗水钱哦。”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5)

第二天一大早,小莲和翠屏就洗漱完毕,就像在老家赶集那样,准备早点坐车往市里去,毕竟还得转一趟车,而且两人是第一次进市区,路线不熟,也是相互壮着胆出行。

两人走到距厂300多米远的建校公交车站台,等候8路车的到来。这边是郊区,这趟车是半个小时一班。

约摸过了十分钟,看到8路车吭哧吭哧的驶来了,隔着前窗玻璃,小莲就看到车厢里黑压压的人头,她对翠屏说:“人好多哦,咱能不能挤上去啊?”

说完,又看看身边等车的人群,大家没等车停稳,就已经向前方涌去了。

翠屏把小莲的手拉起来就往车跟前跑,边跑边大声说:“我块头大,力气大,等会儿你抓紧我衣服,咱俩一块往上挤,别走散了!”

小莲有了第一次挤车的经验,对翠屏大声喊道:“你在前面要贴车门边挤,别站门中间!”

翠屏不耐烦的说:“知道知道,你跟着我就是了!”

两个人像打仗似的,一个劲的往前冲,除了各自身上背个小空布包外,算是赤手空拳、轻装上阵了。

随着一声尖利的刹车声,公交车停稳了,这帮等车的蜂拥而上,翠屏毫不示弱,只见她快速的用左手抓紧车门框,顺着边一抬脚就站到车门搭梯上,又一使劲,跨上第二个台阶,小莲今天就像是翠屏连体人一般,双手紧抱着翠屏,随着翠屏的动作,她不顾两条清早梳的光溜溜的麻花辫被挤散的可能性,奋勇向前。

好不容易,她俩除了自己往上挤,还被后面的人连推带搡,终于进了车厢,翠屏个高,她抓住了头顶上的横把手。

女售票员一点点挤到每个新上车的人跟前,让分别买票。小莲朝翠屏示意,说:“你别管了,只管抓牢,我来买票。”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6)

好不容易8路车到了终点站,两人又下来改乘1路。

1路车相比较情况好多了,因为既是起点站又是终点站,所以车站的车多,小莲和翠屏下了8路,随即上了即将发车的1路。这趟车车身很长,座位多,两人赶紧找了个临近车门的座位坐下。

很快车子发动,这次两人轻松的坐在位子上,晃晃悠悠,随着一次次的报站,终于听到“城隍庙”站到了!

一下车,小莲被眼前繁华的景象惊到了!

还没进大门,就看到路两边摆摊设点的一家连一家,道边有卖切好的哈密瓜的,有扛着扎满红呦呦的糖葫芦的,还有用张下象棋的小方桌摆满袜子手套叫卖的……

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小莲被几个站在道边的妇女,用一张铁网挂着各种头饰的给吸引住了,她停下来,一排排的看。

几个妇女不停的招呼着,恨不能把小莲和翠屏固定到自己跟前,要把这笔生意做成。

翠屏是短发,对这类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她拉起小莲的胳膊,说:“我们进去吧,先看看衣服,这些小东西回来再买。”

小莲觉得也对,随着翠屏往里走。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7)

一进正大门,街两边都是门面房,卖古董的,卖电器的,还有装修考究古香古色的茶庄,小莲和翠屏一路看着,虽然不准备进店,但看着心里也舒坦。

小莲心想:只要有钱,不怕花不出去。

里面同样人来人往,在各个店铺进进出出,越往里面走,渐渐的服装店就多了,但看着铺面装修的样子,以及模特身上穿的衣服,小莲感觉不是她想要的款式。

她听吴海燕说过,她的裤子是在二楼买的。

翠屏指指在街中心一个天桥模样的木质楼梯,对小莲说:“看他们都从那个地方上下的,这肯定通上面。”

小莲仰头望去,可不,上面都是逛街的人,男女老少都有。

两人手搀手,顺着木头楼梯上去,展现在眼前的都是一间一间门脸不大的服装店,而且大部分都是女款的。

小莲感觉找到地方了!

看着每个店里面都有人试穿着衣服,小莲想看看别人穿在身上的效果,但前面几家店衣服的风格,小莲不太喜欢,此时她心里想着吴海燕身上穿的西裤。

又朝里走了几家,突然,在有家店门口,挂着那种样式的西裤。

小莲拉着翠屏就进去了,正好有个二三十岁的女子正在看着墙上挂的衣服。

看到小莲和翠屏两人进去,从里面出来一个打扮入时的、画着浓妆的三四十岁的妇女,估计是这个店的老板。

只见她未曾开口先朗声的笑道:“哎呀,两个小妹妹,看看想买什么样的衣服,裤子还是上衣?”

小莲看到眼前的她,想捂着嘴笑,为啥,这妆画的太夸张了,一说话,恨不得脸上的粉“嚓嚓”往下掉!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8)

但自己是来买衣服的,就别纠缠人家画啥妆了。

小莲指指门口挂的西裤,对眼前的女人说:“老板,这裤子怎么卖?”

浓妆女人“咯咯”一乐,说:“哎吆,妹妹好眼光,今年最流行的西裤!快试试。”

说着,就从衣架上取下裤子,塞到小莲手里,对小莲说:“里面是试衣间,快去试试。”

小莲拿着衣服,踌躇的问道:“多少钱一条?”

只见浓妆女人说:“先试,价钱好商量,只要你看的上,保准不会贵!”

翠屏也在旁边对小莲说:“先试试吧。”

小莲进到试衣间,快速脱下自己的那条灰色的涤卡裤,又套上刚刚拿的那条西裤,系好挂扣,走到镜子跟前,一看,嘿,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效果!

这时,浓妆女人又开始夸了:“你看看小妹妹,简直就是衣服架子嘛,看看多合身!”

小莲心里是满意,但嘴上说:“到底多少钱?贵了我不要,我同事之前已经买过了,我知道多少钱。”

浓妆女人说:“15块钱,你看咋样?”

没等小莲说话,翠屏插话道:“什么15块,糊弄谁呢?我同事花的是7块钱。你看行就行,不行我们接着找下一家!”

翠屏话一出口,也吓小莲一跳,心想:这家伙咋胆这么大?敢对半还价?

只见浓妆女人佯装生气的说道:“你这个妹妹真是,哪有这么买衣服的?”

翠屏拉着小莲的手,说:“就7块,行就行,不行拉倒。”

说着,就往门外走。

眼看买卖要黄,浓妆女人大声说道:“8块!你们看行不,再不行你们快走,别处买买试试!我今天就赔本给你一条!”

小莲一听“8块”,心里一阵窃喜,心想:“裤子刚刚试了,就像量身一般,料子跟吴海燕身上的也一样,但只要8块钱,哈哈,比吴海燕少花4块钱,翠屏真是还价高手!

于是,她挪不动步了,转回身,痛快的给了浓妆女人10块钱,等着她找了2块。

欢欢喜喜把裤子买成了。

打包递过来后,小莲看看,装衣服的不是浓妆女人,而是刚刚一进门她看到的那个年轻点的女人,之前还以为她也是买衣服的呢,原来也是店里的人。

全程这个女人没咋插话,小莲心想:还是话少的人好,哪像这个浓妆女人,成天嘴叭叭的令人讨厌。

清水河边那朵莲155(清水河里那朵莲)(9)

小莲接过递来的衣服,还客气的跟两个女人说了声谢谢,表示以后还会光顾,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随后,她们二人又逛了一会,在一家卖毛线店,看到了所谓的“棒针线”,也是翠屏还价,最后花了15块钱,买了一斤半毛线,老板还送了她一副竹棒针。

翠屏在一家鞋店买了一双运动鞋,花了6块钱,又在刚刚路过的小饰品摊上,买了两双袜子,一副棉手套,还给她妹妹买了两根扎辫子的头花。

二人说说笑笑,在临上车时,翠屏又大方的“请客”,买了两个烧饼,又买了两杯热豆浆,算是两人的早饭。

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

小莲觉得想要的都买齐了,再说钱多少还得留点,不能都花了,还有一个月才能发工资呢。

于是,两人打道回府,接着挤公交车。

一路颠簸,终于下了8路车,二人往厂里走的时候,小莲看看时间,已经是一点多了。

尽管累的两腿酸软,但心情是愉快的,而且小莲觉得今天多亏翠屏,否则自己不敢这样还价。

小莲夸翠屏的时候,翠屏骄傲的说:“我比你早来半个月,除了学穿毛刷,我跟秀娟她们还学会了买东西还价。她们说,城隍庙的服装,要对半还价,服装利润大着呢,你看咋样?是不是啊?”

小莲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两人到小屋后,小莲迫不及待的把装衣服的塑料袋打开,她还要嘚瑟嘚瑟,再试试她的新裤子。

这不试不知道,一试,气的她七窍生烟!

(未完 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