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无需多言,就是那位“躬耕于南阳”的羽扇扇主孔明先生的草房子了“子云亭”,则为西汉文学大家扬雄读书做学问的地方扬雄,非“杨雄”,字子云,蜀国人(今成都),也许并不太为人所知,小文重点说说这位扬奇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河南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河南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河南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

“诸葛庐”无需多言,就是那位“躬耕于南阳”的羽扇扇主孔明先生的草房子了。“子云亭”,则为西汉文学大家扬雄读书做学问的地方。扬雄,非“杨雄”,字子云,蜀国人(今成都),也许并不太为人所知,小文重点说说这位扬奇人。

刘禹锡在其《陋室铭》中引用诸葛亮和扬雄的典故,无外乎说自己现在所居之地虽然简陋,但正好可以在此潜心做学问,拜县太爷特别关照,才三迁于此,说不定我老刘头也可以成为诸葛扬雄第二呢。既然如此,这位“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的倔老头,自然也就不认为自己的屋子破陋不堪了。

提起西汉大赋,人们往往首推司马相如。也难怪,司马相如,那可是有名的才子,加上长得帅气,典型的情种一枚。其以琴挑逗卓文君的故事,更为后世唱本所传颂,才子配佳人,自然为人津津乐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西厢记》。殊不知扬雄的才气,在当时丝毫不输给老乡相如,甚至远在后者之上。扬雄的赋文和相如的赋文,堪称汉赋双雄,其《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更是名重一时,可惜也许那个时候尚无发明纸张,要不然一定也会和后代的《三都赋》一样,引起洛阳纸贵的。

但扬雄这人,运气不佳,也许因为少时口吃的缘故,不善言辞,长得又不如风流倜傥的同乡相如,关键是家贫无資,没有机缘娶上一个巨商大贾的千金,讨得老丈人的陪嫁,以为经济后盾,自然不为时人所重。扬雄虽被奉为辞赋大家,后来却否定了自己的文风,认为铺排华丽的大赋不过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真正的大丈夫不屑于去摹写华词丽句,写赋文算不上真正的学问。于是扬雄关起门来,潜心做起了学问,研究起了他的玄学。

正因为扬雄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能不为外鹜,所以他的学术成就远远高于他的文学成就。扬雄曾模拟《易经》写了一部《太玄》,模拟《论语》写了一部《法言》。《易经》《论语》那可是圣贤之书,扬雄何异于班门弄斧,向权威发出挑战。《法言》尚可一读,《太玄》则确实是太玄了,今人能读懂的估计不超过一巴掌。朋友好心相劝:那么多人领着国家的丰厚的钱袋子,都研究不透《易经》,你不知天高地厚,去写什么《太玄》,恐怕只能被人拿了去盖腌菜坛子了。还真让朋友给说中了,时间经过了两千年,他的《太玄》基本上处于无人能读的可怜地步。扬雄还有一部有趣的作品《方言》值得一提,该书开拓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语言研究的先河,可谓居功至伟。

扬雄在刘禹锡的眼里,那可是潜心做学问的模范。但在李白的笔下,扬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迂腐老学究。“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这是李白《侠客行》中的一句。李白的志向是当一名遊走江湖的侠客,当然看不上只知道关在屋子里研究《太玄》的扬雄了。侠客没当成,我们的诗仙反而做了一名侠士心肠的游览诗人,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说一点扬雄的小插曲:王莽朝,扬雄曾在京师的天禄阁校对书籍,王莽原本是假借符命篡汉而立,自然怕旁人再献什么符瑞说自己这皇帝当得不正当,便大肆捕杀哪些献符瑞之士。扬雄听说刘歆的儿子刘棻也在献符瑞名单上,就慌里慌张地从天禄阁上跳了下去,好在楼层不高,只是摔断了一条腿。王莽曾经和扬雄同朝为官,不相信扬雄和刘棻有一腿,仔细一打听,原来刘棻只是曾经跟扬雄学过奇字(王莽时期的一种字体)而已,和扬雄没什么关系,便放了扬雄一码,扬雄的谨小慎微可见一斑。

这正是:

长杨羽猎逢甘泉,壮夫难为汉家赋。

丽句华词终雕虫,雲台高阁心无骛。

既仿易经书太玄,亦以法言代圣录。

纵身一跃岂有因,如履薄冰谁可恕。

【读史品文】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