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

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1)

作为一心为大家解决问题的贴心小棉袄,小编这周又又又邀医生来给大家答疑解惑啦。这周邀请到的是我们弘和妇产医院的徐元春副院长,主要回答的是有关剖宫产的问题。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2)

闲言少叙,直接看问题吧~

01 “一胎剖宫产,二胎还能顺产吗?顺产会不会造成子宫破裂?”

可以明确的是,“一胎剖、胎胎剖”的观点已经是老黄历了,目前,临床上普遍的共识是:如果没有阴道分娩的禁忌症,第一次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第二次还是可以顺产的(VBAC)。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3)

子宫下段剖宫产VS古典式剖宫产

至于子宫破裂的可能,的确存在,但概率只有1%左右。而且,医生也绝对不会让有风险的准妈妈去冒险顺产。在产前,医生会先对准妈妈和宝宝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准妈妈前一次剖宫产情况、本次分娩时产道、产力、精神状况、胎儿的估重等都符合顺产的条件,是可以要求“试顺”的。

02 “预产期时,准妈妈属于高龄产妇,一定要剖宫产吗?”

不是。

准妈妈的年龄是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最终到底是顺是剖还得看产前评估的结果。

在36、37周左右的产前评估中,如果准妈妈符合阴道分娩的条件,即使是高龄,也是有顺产机会的。所以准妈妈们不要仅仅因为自己是高龄,就主观上先放弃了顺产的念头,要相信医生,多听取医生的建议。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4)

03 “宝宝检查出脐带绕颈,是不是一定得剖了啊?”

不是。

通常,宝宝脐带绕颈主要靠产前的B超检查发现。但B超检查的结果不一定是真实情况,因为B超只能看到宝宝的颈部有没有脐带的声像,至于脐带是缠在了宝宝的脖子上还是搭在脖子附近,则无法判断。

即便是缠到了宝宝的脖子上,绝大部分情况也都比较松,而且脐带内含有大量胶样组织保护着血管,胎动或宫缩一般不影响脐带血供,不会对宝宝造成危险。

即使分娩前依然绕颈,也不意味一定存在危险、一定得剖,这与脐带本身的长短绕颈圈数松紧程度等很多因素有关,是否需要剖宫产或其它紧急处置方式,需要医生结合宝宝的胎心监护等情况来具体判断。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5)

04 “破水后,是不是就得马上剖了呀?”

不一定。

破水时间超过12小时,需要输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孕周小于35周的孕妈妈,应使用2天皮质激素促进宝宝的胎肺成熟,以便于他能适应出生后的环境。而后,再根据宝宝和妈妈的情况决定是顺产还是剖宫产。

05 “剖宫产要打麻药,宝宝出生后,还能马上给他喂奶吗?”

可以。

不论是顺是剖,我们都鼓励妈妈“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至于麻醉药物对母乳的影响,其实大可放心,能够进入到妈妈血液中的药量很少,能透过“血乳屏障”进入到乳汁中的就更少了。所以,妈妈大可放心大胆地给宝宝喂奶,千万别浪费了黄金般的初乳。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6)

06 “剖宫产后要一直卧床吗?多久能开始运动?”

绝对卧床并不建议,运动得看情况。

如果是在床上活动,在产后6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了,翻翻身、抬抬腿都可以,这样能避免背部长时间受压,也能促进恶露的排出。

如果是下床走动,一般在产后12小时就可以开始了,新妈妈可以绑上束腹带,扶着床边或在家属的搀扶下,下床溜达溜达。

瘦身、减肥等运动,最好等产后42天,医生评估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

一胎剖腹产二胎能不能顺产(二胎还能顺产吗)(7)

07 “剖宫产后能洗澡吗?”

能,但要注意方式。

剖宫产后,伤口一般需要2周左右的恢复时间,实际情况有早有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伤口恢复前,可以采用擦浴的方式,避开伤口进行擦拭;伤口愈合后,可以选择淋浴;但整个产褥期都不建议选择盆浴,以免造成阴道感染。

08 “一胎剖宫产,多久之后才能生二胎?”

目前,指南的普遍建议是:一胎和二胎分娩时间最好间隔18个月以上

注意,这里说的是分娩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头胎宝宝是今年1月1日出生的,那么二胎宝宝的出生时间最好在第二年的7月1日之后,两次分娩时间间隔不少于18个月。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剖宫产留下的子宫瘢痕充分的恢复时间。如果剖宫产的妈妈在产后不足六个月内再次怀孕,接下来的一胎发生子宫破裂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建议有二胎计划的妈妈,再次备孕前去做一次检查,检查子宫瘢痕的恢复情况、做好生育相关的其它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备孕。

好啦,以上就是徐院给大家带来的答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