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五帝夏商周关系图(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替推演)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

人类属于群居性动物。群居性动物有个特征,就是群内会有一个领袖,对内有管理,对外有征服。从非洲大草原,到全世界各地出现的早期人类开始,蛮荒年代,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人类还带有明显的动物属性。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猜想:在黄河流域,居住着众多的早期人类,分为ABCDE...等等好多族群,他们或十几或几十的住在一个地方,大部分族群的生存技能应该是差不多,捕猎,采集,有些族群学会了耕种。有耕种,就需要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最开始可能是石器,后来是自然界比较稳定的元素铜。还要有储存,储存就需要有器具,陶瓷开始了。至于捕猎,则衍生出了衣服,针线等。有了衣服人类就有了羞耻感,就有了尊严感。情感表达就会慢慢的变得重要,于是语言更为丰富了,表达方式更为多样了。有了表达,就需要讲故事,就需要有信仰,就有了思考的记载,文明就不断更新了。

上古五帝夏商周关系图(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替推演)(1)

人类进化

不要以为,这些族群会和睦平安的相处,要知道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一个地区的猎物会随着捕猎者的增多而减少,这样捕猎者就会出现竞争,有竞争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交流,交流的目的只有两种,要么一方加入另一方,要么其中一方离开。这种交流可能是语言,肯定会有一部分族群通过漂亮的语言来说服另一个族群,比如:我们族群是多么的公平,男女老幼吃穿全免,怀孕的女士不用出工还给开小灶,还有定期的团建活动,快来加入吧!和现在的公司招聘无二。因为族群要想抵御风险,获得更多的资源,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口。另一种交流可能就是战争,所谓的战争可能就是AB两个部落打群架,A被打败了,也许A会全部被打死,也许会将A的首领打死,也会A的首领屈服,总之,剩下的人会被加入B。B的领袖会体会到族群扩大带来的利益,因此征服就会不断进行。就像贪吃蛇一样,在中原水草丰茂,气候适宜的地方,无数条贪吃蛇撞击着,最终形成了一条巨龙。同时蛮夷之地,同样的程式也在上演,只不过在“龙”眼里他们都是“小蛇”,因为他们的居住环境,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被中原人所认可,华夏巨龙不屑于吃掉它们。

“三皇五帝”都是巨龙

经过漫长的碰撞,最终剩下的几条“贪吃蛇”也相遇了。我们继续推演一下吧:一个部落的强大,靠的是什么?是人么?那么最初哪里来的那么多人?不妨继续大胆设想一下:最初C部落只有几十个人,有一个人非常聪明,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学会了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变化来确定天气,于是他就指导自己的部落利用他预测到的天气,巧妙地避免了灾祸,那么这个部落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少,人就会越来越多。部落就会越来越壮大,而确定历法的方法就会被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成为C部落的法宝。

上古五帝夏商周关系图(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替推演)(2)

女娲补天

一个D部落最初也有几十个人,同样也有一个人特别聪明,他学会了用火,于是他们部落就可以在夜里驱走野兽,吃烤熟的食物,那么他们部落的人就会更健壮,更健康,人就会越来越多。一天CD相遇,一场交涉之后,他们融合成了E。这个交涉可能是文明的方式,也可能是残酷的方式。但是最终形成的新的个体E,同时具备了历法和用火的技术。E会继续在大地上奔走,不断地融合或者被融合,新的个体将保留以上所有的文明成果。所以部族的强大,靠的是技术创新。更先进的技术驱动更好的发展,不仅是发展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上古五帝夏商周关系图(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替推演)(3)

舜帝

一定存在一个时期,部族兼并成为当时人类生活的主旋律。终于,大地上黄帝和炎帝相遇了,还有一个被鄙视的蚩尤。最终黄帝联合炎帝大败蚩尤,黄帝又取代炎帝,成为了天地间唯一的巨龙。到了黄帝时期,可以说公司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规模已经形成了,核心技术也是有的。公司开始向更远的地方扩张,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几代CEO,也开始集中力量办大事,事业发展蓬勃。巨龙们开始四方巡视,开疆扩土,东至东海登泰山,西至崆峒山,南到长江湘江,北到涿鹿山。是的,不要小看古人的远足能力,这些地方他们都到达过,征服过。慢慢的,部族人口多了,技术多了,于是诗歌、祭祀、规矩就逐渐的形成了。

上古五帝夏商周关系图(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替推演)(4)

大禹治水

当然,除了不断扩张之外,还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之痛。河水泛滥,农田被淹,人们就没有吃的。于是部落就开始集中力量治水,治水就需要资源,资源就是人。于是围绕禹的身边就形成了一群人,治水有功,自然会被推举为首领。

夏商周的更替

我们应该相信,最初三皇五帝,尧舜禹的领袖继承过程应该是和平的。应为部族的征服兼并,要上对方服,服靠的是威望。人们认为你的部族值得依靠,才会真心实意的称臣。尧舜禹是有高尚品德和功绩的。但是也应该不是主动的禅让,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禅让。不妨大胆设想一下:

部族的几个年长者在一起坐着晒着太阳,其中一个说:"你看舜这小伙子不错啊,孝顺,能干。”

另一个说:“我也觉得这小子不错,等到尧百年以后,也就这小子能撑得住大局。”

“对对对,我也觉得是,尧的儿子不行,上不了台面,将来咱就推举舜吧!”

就这样,舜就上位了。当然这只是猜测,没有历史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大家族的管理,一个联系紧密的大家族,往往会有一个人是负责管理家族婚丧嫁娶的事的,这个人不一定是长子,但一定是这个家族里大家都认可的人,办事中庸不偏不倚,老成持重的人。

人都是有私心的,特别是当一个人能够掌控一切的时候,更是在没有合格的人作为继承人的时候。夏之后,权柄就固定了。因为中原文化圈已经形成,中原文明是最先进的文明,没有部落不被征服。稳定,安逸带来的就是私欲。王权被在一家之中流转。王权在一家内流转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权利可以继承但威望无法继承。

从远古时代部族兼并开始,管理制度的设计一直都是粗糙的。因为当时的核心是征服,只要你服我了,承认我的领导地位了就可以了,你的地盘你还在这里住,你的人我相中的我拿走,剩下你你还在这里生活。你可以继续领着你的人正常生活,只是要朝拜我,给我送贡品,对我跪拜,服从。但是很大程度上,E部落的人被F部落所征服,E部落服从的是F部落的首领,而不是他的儿子,即便是因为F部落的强大淫威,服从了他的儿子,可是等到有一天自己通过技术创新厉兵秣马强大了,就很可能不会服从F的子孙,更何况如果F的子孙残暴的话。这样,商汤取代夏桀,周武取代商纣的事情就发生了。

周建立后,铸造九鼎代表天下九州,用以管理天下。周的管理制度稍有改进,逐渐明确了分封制,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制清晰了,但本质依然没有改变。王畿内的臣民要每日朝贡,称为“甸服”;王畿周围的部落,被周天子也就是大王封成诸侯,要每月进贡,称为“侯服”;再向外,要每季度向天子朝贡,称为“宾服”;在蛮夷的,每年要进行朝拜,称为“要服”,最外面被鄙视的戎狄,每个首领一生要向天子朝拜一次。通过这种分封制,哪个诸侯不来朝拜了,不来进贡了,天子就会责罚他,进攻他。天子也会经常分封一些土地和爵位给有功的人。比如,齐国是周武王封给姜子牙的,鲁国是封给他的弟弟周公旦的,杞国是封给大禹的后人的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包括冶炼耕种技术的革新,生产力越来越高,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在诸侯国里面也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的文明进步,诸侯国有了军队,有了权力斗争,有了思想家。而周天子直接管理的王畿之地越来越少,直接管理的人口越来越少,丰、镐、洛之地也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再加上周天子队伍中出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烽火戏诸侯”等一系列有损周天子威信的段子,周天子失去了管理天下的权威。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的遮羞布还未撕裂,诸侯中有不来朝贡的,或者诸侯国之间有矛盾的,总会有一个“公”出来,帮助周天子处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这个“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但是实际上,这些“公”们也不是真心维护周天子的统治,而是借助周天子征服诸侯,仍然是“征服”的思想。周天子没有错,期望再次树立天子的权威,只是实力不允许,和诸侯国闹矛盾,还被诸侯国打伤。鲁国发生篡逆的事,这种事是非常严重的。孔子说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这个家长,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了。

到了战国时期,局势已经清晰了。三家分晋,自立为诸侯,已经不需要周天子审批了。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已经开始称王了,周天子也是王。也就是少有诸侯国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九鼎也被问了无数次。分封制度走到了尽头,“征服”需要用新的手段,依靠“权威”和“九鼎”的时代过去了。新的时代也要到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