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

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赚得盆满钵满,虽然没有收获口碑,观众们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但不可否认,在骂声中依然能收获票房,说明《唐人街探案》这个故事系统是有足够吸引力的。我认为,这片唾沫汇聚成的海洋下面有一句话:期待你变得更好。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1)

因此,我大胆地预测,《唐人街探案4》上映时,大概率还是能有个可观的票房的。

“唐探系列”属于本格推理类型,今天就来聊聊本格推理究竟是个啥。

其实,本格推理在推理小说迷中算是很基础的概念,可以把它比作推理世界的基石,一切严密地符合逻辑地推理都来源于对本格推理规范的坚守。因此,本格派也可以称其为古典派。它在推理世界是是老派的,具有指导意义。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2)

本格派的代表人物岛田庄司对本格推理有这样的定义:

“本格推理小说”是指在故事的前半段展现有魅力的谜题,并在故事进行到尾声的过程中,利用理论的方式加以剖析、解说谜题的这种形式的小说。在进行剖析和解说时的理论,因为具有一定的水准,为了和其他作品区分,才称之为“本格”。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3)

岛田庄司

从这段描述中,你应该会发现一个关键词“谜题”,没错,谜题就是本格推理最大的标志,比如《唐探3》中出现的密室杀人,就是典型的本格类谜题。除此之外还有孤岛杀人,时空错位,伪饰的不在场证明等。

电影中秦风之所以会接这个案子,就是因为案件的本格味道很浓郁,而且还有日本黑帮、密室元素的加入,对推理迷来说,这种诱惑是难以拒绝的,很真实。

本格推理非常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推理过程中有分毫的差池都会使作品的整体质量下降。《唐探3》遭到非议的原因也在于此,密室案件推理的过程中,身为Q组织成员中的田中直己应当是高智商推理专家,然而在面对摆在眼前的证物“花瓶”却无动于衷,这是不合逻辑的。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4)

有趣的是,在本格推理作品中,各种近似完美的杀人手法,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活着说是不常见的。比如,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完全按照歌谣杀人是不可能的,难度系数无限接近正无穷。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意外是不可控的,犯人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因此,谜题一定是虚构出来的游戏罢了,不能当真。然而,对于本格作品来说,谜题必须要有,否则充其量就是犯罪小说罢了。

紫金陈的《坏小孩》,也就是被改编成热播剧的《隐秘的角落》,它就不能算作本格,因为里面没有谜题、诡计,朱朝阳与张东升是互相讹诈的智商较量,犯罪的手法谈不上艺术。

但是他的《长夜难明》就属于本格,江阳的自杀方式、凶手的行凶时间、不在场证明,都是值得解释说明的诡计。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5)

由此,我就要跟你说本格推理的迷人之处了,唯一正确的解谜方式,作者与读者面对的解谜要素是对等的。

因为本格推理小说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准确性,因此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否则就会出现悖论,就像是一条通往终点的单行道,为了比赛的公平,是不能有捷径的。

通往谜题的解谜要素也都要陈列在读者面前,作者有意地向读者发出挑战,比拼读者与作者的智慧。而这样的写作模式显然更加讨喜,读者是带着解谜的心态读书的,所以,阅读的沉浸感会更好。

唐人街探案三反映了哪些道理(唐人街探案3中说的)(6)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数学家石神设计的时间错位的诡计,其实在电影票根出现时就已经很明朗了,就是要看读者能从细节中是否有能力推理出来,整个过程是很好玩的。

我记得东野圭吾曾经就写过几部没有结局的小说,犯罪的证据全给你,需要读者自己找到结局,具体什么名字记不清了。

起初,东野害怕得罪读者,结果反响良好,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甚至有人在网络上成立讨论组,上演了精彩地推理大战。这样的尝试为东野圭吾赢得了名气,从此,他成为了世界的推理之王。

当然,本格推理套路化的情况也很严重,后来东野圭吾也逐渐放弃了这方面的写作,甚至写了自嘲式的作品《名侦探的守则》。


综上,本格推理类型的作品如同黑夜里深巷中的昏暗路灯,它就矗立在那儿,给你奔向它的冲动,同时它创造出的独特美感,让读者欲罢不能。翻开阴谋的扉页,推理之神注定魅力四射,前方坦途,任君探索前行。

【喜欢作者文章的话,请点击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