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

元丰七年(1084 年)七月二十八日,王安石已罢相归隐南京8年;此时的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四年后,奉诏赴汝州上任,路经南京(金陵)。

听说苏轼路过南京,王安石大病初愈,身着布衣、骑着毛驴去见苏轼,"野服乘驴谒于舟次"。身穿布衣的苏轼远远就对着王安石作了一个揖道:"我今天穿着村野衣服来见大丞相!" 王安石笑着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而设的吗?"

一个是前途未卜的流放官员,一个是赋闲在家、身心交瘁的前宰相,即便前有不和,此时远离政治的两人倒是相见甚欢,在南京相伴游山玩水、谈诗论佛,既有诗歌唱和,亦有书信往来。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1)

这次相见,王安石劝苏轼也在南京买田置地,归隐好了。苏轼回应,"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不管是苏轼的客气的敷衍,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慨,表面上都说明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握手了。这足以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为后世津津乐道。

然而,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敌人?亦或是朋友?

1. 文人的相争与相轻

自古以来,都有这么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和相争似乎已成为知识阶层的一大顽疾,千百年来几无良药可医。如果说,只是几个文人意见不合,争吵一番,不流血,不死人,与旁人无涉,与百姓无关,那便由他们而去。

但是呢,倘若文人相争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关系江山社稷,关乎天下黎民百姓的国家政策,那就不得不慎重再慎重了。因为文人嘴巴的一张一合,轻飘飘的几句话,可能就能影响到皇帝的决策,一声令下,或许就会造成社会震动,百姓受苦的局面,这岂是能随意的呢?

文人相争的现象,各朝各代莫不如是,北宋也不例外。仁宗时,范仲淹和吕夷简之争;英宗时,濮议之争(韩琦、欧阳修与吕诲、范纯仁),特别是神宗时代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革)新(守)旧之争,影响甚大,波及甚广,满朝文武皆不得不参与其中。苏轼作为一介文官,自是免不了卷入这场争端的。

说起来,王安石和苏轼的交集并不算多。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2)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参加朝廷的制举,因"文义灿然",受到众人的一致嘉奖。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的王安石却认为,苏轼的文章"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大意是,苏东坡的文章类似于战国时期的文章,如果他王安石当考官,必定不会录取。看的出来,王安石并不是很认可苏轼的文章

还有,苏辙应制科考试时,因对语切直险遭黜落,被置之末等,除商州推官。而王安石不肯为他撰制词,苏辙因而羁留汴京,不能赴任。再加上之前,苏洵曾撰《辨奸论》一文,诬蔑王"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这算是王安石与苏氏一门的矛盾的起点吧?

他们的正面交锋应该是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此时,苏氏兄弟服丧完毕回到京师,才华横溢,踌躇满志,意欲一展宏图;而担任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本来,北宋国弱、外交内困,厉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是人心所向的,亦受到皇帝的支持,况且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是社会状况错综复杂,岂能一言以蔽之?自古以来的改革变法莫不是争端四起,甚至是以流血牺牲为代价的。

变法时,王安石不恤人言,一意孤行,全力推动变法,无论是起用新人,还是施行新法,都体现了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超常风格。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3)

苏轼这个时候是持反对态度的,他多次上书,全面反对新法,直到1071年,苏轼以杭州通判外放,两人的交锋对抗才就此告一段落。此后,苏轼在仕途上起起落落,其中也不乏有王安石从中作梗。比如,1069年,王安石对神宗说:"苏轼虽有才,但是所学不正。" 多次劝神宗贬黜苏轼。他日,王安石又对神宗说:"陛下不流放苏轼,是惜才吗?……苏轼所学不堪大用,反而为祸社稷,陛下三思啊。"可见,王安石是挺反感苏轼的。

两人之间的恩怨,应该就是起源于思想观念的差异。王安石期望以改革制度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他意志坚定、自信执拗、个性刚强,想快刀斩乱麻,以一刀切的手段进行从上到下的全面改革。而苏轼的思想体系复杂丰富,有儒家的进取,有道家的无为,还有战国纵横家的智慧谋略,他个性洒脱,耿介独立。

在变法方面,两个人的政见凿枘难合,一个太急太刚,一个毫不相让,针锋对麦芒,势如水火,也难怪后人称他们为水火不容的"政敌"了。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然而他们却偏偏不和,不免让后人遗憾。

2. 文人的相亲与相惜

众所周知的是,熙宁年间文人之争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苏轼无法容身朝中,历经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还发生了"乌台诗案",更使他身陷囹圄,命悬一线;而王安石则遭到新、旧两派人物的内外夹击,历经罢相复出,于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最后辞官归隐,退居金陵。

锦上添花不足惜,雪中送炭才是真。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时,新派人物寻章摘句,把苏轼写的诗深文周纳、无限上纲、曲解附会,目的是欲陷彼于罪,置彼于死地。无论是当朝同僚,还是亲朋好友,都噤若寒蝉、无人置喙。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4)

而在此时,王氏两兄弟站了出来,为苏轼仗义执言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却极力在神宗面前开脱,他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那时王安石正在江宁隐居,等他知晓"乌台诗案"一事,苏轼罪名已定,王安石连夜写信派人飞马进京给神宗。信中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王安石此时在昔日对手的落井之时,予以援手,危难之时见人品的高下。此时,政敌的恨意已全然不见,取代的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宽谅仁爱。苏轼活下来了,被贬去黄州。据说 "当时谳议 ,以公一言而决。"这对苏轼得以免死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王安石这份无关私人恩怨的大度胸怀让人钦佩。

当苏轼从黄州谪所征召回京师时,他途径金陵,看望了王安石。这时的王安石衰老困顿,爱子新丧,伤愁交集。昔日贵为宰相时,门庭若市;如今罢黜归家,门可罗雀,人间悲凉莫过如此。

昔日政见不同,两人各不相让,今朝愁苦之时,两人竟相见言欢,一个感激对方雪中送炭,一个敬佩对方胸怀宽大,把酒唱和了。王安石、苏东坡天天出游,或观赏山川美景,或谈论古今文字。

这次的金陵相会,成为了后人为之感叹的文人相亲的典范。就如蔡上翔所言:"两公名贤,相逢胜地,歌咏篇章,文采风流,照耀千古,则江山亦为之壮色!"

3. 友否?敌否?

凭这次的金陵相会,便可断定王安石和苏轼的冰释前嫌了吗?便可断定他们就是朋友了吗?也未必。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一直延续到王安石死后。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奉旨拟敕。苏轼在敕文中道:"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万物,足以风动四方。"苏轼极尽赞美王安石的文采人品,却只字不提他的政绩。或许是因为苏轼自始至终都不赞同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吧?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5)

神宗去世后,吕惠卿被罢黜,苏轼曾历数其罪过,其中有"始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这句话显而易见地在抨击王安石和吕惠卿沆瀣一气、欺上瞒下。1088年,苏轼更是直接给王安石下了政治评语,"……或首开边隙,或兵连祸结,或渔利榷财,为国敛怨,或倡起大狱,以傾陷善良,其为奸恶,未易悉数。而王安石实为之首。"可见,于公,苏轼一直认为王安石祸国殃民。

苏轼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故而认为王安石是蠹政害民之流。然而,身处历史漩涡的当事人,哪里能看的那么清楚,就如朱熹所言:"二公之学皆不正,但东坡之德行哪里得似荆公,东坡初年若得用,未必其患不甚于荆公。"

于私,苏轼这一生仕途坎坷,与王安石也是脱不了干系,王安石是对苏轼人生命运起决定破坏因素的人,人是一种有着好恶喜怒的生物,苏轼对其怀有陈见是正常的,强行说其高尚反而是不正常的。比如,他在历经"乌台诗案"之后,仍旧对"车盖亭诗案"中的主角蔡确落井下石。

蔡确是改革派主力,后被司马光贬去陈州,再移安州。他在车盖亭休息时,所做诗句被保守派捕风捉影,特别是"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之句,说此处是将高太后比做武则天。而苏轼在给高太后的密奏中,建议从重处罚蔡确。蔡确最终被流放岭南新州,六年后死于贬所。此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一项文字狱案,亦开了文字狱之先河。

苏轼也并非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政治观念。正如曾枣庄先生所说:"苏轼同王安石一样,都是主张政治变革的,当然变法与变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变革的含义比变法广泛得多。苏轼是主张变革的,而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两人思想不同、手段不同,但到底都是为国效力而已。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友否敌否且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文人相争与文人相亲)(6)

总体来说,二人品行极为端正,都无随人俯仰的媚骨。王安石的一心为国、一身刚正之气,胸怀大略,但是错在改革太急太宽,没有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故而失败。苏轼正直坦荡,一生坎坷却也平静豁达,为后人所敬仰。

后人大都怀着美好的心愿,认定他们为人中君子,所争不过是朝堂上的政见,不涉私德,不关私谊,私下交情还非同一般。故而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个伟大的人物被后世看成中国文学史上惺惺相惜"文人相亲"的典型。

然而,事实上,尽管他们政见不同,却从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死敌;尽管他们在文学上互相欣赏,却也未曾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不是敌人,也并非朋友,但归根结底不过都是为国效忠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