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到成都最近路线图(大运十年从深圳到成都)

200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首次来到中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深圳到成都最近路线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深圳到成都最近路线图(大运十年从深圳到成都)

深圳到成都最近路线图

200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首次来到中国。

2011年,大运会再次来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经济特区,让世界认识了不一样的青春与活力。

十年一轮回,如今“精彩”即将首次到访中国西部,成都大运会的脚步已渐近。十年回首,深圳大运会以其创新的思路、鲜明的主题、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即将到来的成都大运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样板。在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中,成都也将像十年前的深圳一样,用大运会成就“成都梦想”。

新城崛起

从龙岗到东安

2005年,作为深圳申办大运会的“硬件” ,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体育新城”在龙岗落地,并按照 “结合基地的山水现状,突出生态概念”的基本原则,进行新的整体城市设计招标。一场两馆的深圳大运中心随后在这里建成,地铁通车以及国际大学城、软件小镇等项目建成投用,区域内大量代表着新时代的高楼大批建成。那一年,大运会的开幕正式让龙岗成为人尽皆知的地名。深圳龙岗,借助大运会东风,在短时间内,让过去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堵塞、老旧乱的城市痼病得以清除,城市化进程至少提前了十年,这里被造就成为了深圳新兴的城市副中心。

深圳公园里的“智能健身房”

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建设工期只有短短的23个月,对比深圳大运中心44个月的工期,这片场地都刷新了同等量级、规模和档次场馆投建的速度。在为大运会做好赛事服务的同时,东安新城将促进产、城、人相互融合,形成可进入、可参与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依托于强大的区位条件,东安湖体育公园将发挥赛事的人气吸附效应,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设计、建设以及场馆运营,推动成都改变千年以来的城市格局,助力实施“东进”战略发展。而作为成都大运会的另一个核心场馆群,凤凰山体育公园存在的价值和其对周边板块的强势带动力也不容小觑。在城市的北边,这里的产业将重构、形态会改造、功能要提升,这座城市新地标的建成,正是城市秉持公园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展示。未来,北部新城将引入更多时尚消费、沉浸体验、策展商业的新业态、新场景,市民的生活品质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从深圳到成都,大运会的举办,促进了地铁线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水准大幅提升,它有力地拉动了周边的房地产、交通、酒店、商贸业、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办赛营城,从决策规划到建设运营,这就是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并为市民谋福的“红利”。

美丽宜居

双城发展的永续动力

一场体育盛会,改变一座城市。大运会助推深圳完成了从“世界工厂”到“宜居城市”的华丽转身。市民素质、生态环境、生活理念,都在这场运动会之后大幅提升——闯红灯的年轻人从此收回了脚步;乱扔垃圾的市民主动参与清理河流污染活动;抛开工作的烦恼,更多的人走向体育场所,在运动的快乐中找回年轻时的活力和激情;大量公园、绿道建成,绘就了美丽深圳的绿色景观图……

同样以追求市民幸福指数为目标,成都正在高标准打造世界赛事名城,通过一幅幅生活、消费新场景的打造,力图向全世界呈现一个彰显天府文化独特魅力的公园城市、休闲之都。一个个层次丰富、充满活力的公共活动空间正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从体育场馆群到楼栋健身区,从鸟语花香的公园到遍布城区的绿道,成都正演变成一个大“露天运动场”。从“钢筋水泥丛林”到“青山绿道蓝网”,公园城市的生态优势、治理效能进一步彰显,实现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未来,成都将继续推动“体育 绿道”深度融合发展,将城市体育空间由原来的大规模集中改造,转向小规模、精细化、常态化有机更新;充分激发了城市的体育活力,进一步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市民共享公园城市的独特魅力。”

深圳大运会期间的深圳机场龙岗候机楼

“办赛事,办城市”,深圳大运会以此理念指引,建设了大量社区服务中心和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站,让市民稳稳地收获幸福。新发展理念,如今在筹备成都大运会的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比如“爱成都·迎大运”共建共治共享“七大行动”,就是完善社区治理水平、营造公园城市示范场景、提升社区环境品质的有力举措。

成都绿道健身场景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踊跃报名,则有助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的办赛营城氛围。成千上万的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是大运会送来的另一个“礼物”——办一场大运会,能让志愿者服务精神温暖城市,让市民的素质进一步提升,让城市文明得到进一步彰显。

赶学深圳

吸引人才反哺城市发展

原深圳大运会组委会执行局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成都大运会市场开发顾问胡黎明说:“赛事给城市留下的最大遗产将是人才,因筹备大运会而聚集的创意人才、体育人才、经济人才,都将成为城市后续发展的动力源。”深圳,这座因为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将浸入城市品格的包容和开放书写在承办大运的点滴当中,它也一直是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创业型城市。

深圳创业青年

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去年公布的国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显示,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成都位居前十行列。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都大运会将助推本地产业生态升级发展,科技创新型人才将越发“抢手”;成都有64所高校、91万在校大学生,可以依托大运会实现世界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进一步融合与繁荣,助推学校传承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对于高校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是一次机遇;更优质的人居环境,也有利于打响公园城市的品牌,让美丽宜居的成都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驻扎于此。

对此,万科创始人、成都大运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王石也深有感触:“成都本来就是天府之国,这几年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打造。要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要讲创新,而创新和舒展是有关联的,人比较放松,能享受生活,才能有火花,才能有灵感。成都就是这样一个适合健康生活、也适合创业,适合年轻人的一个城市。它很会创新,比如动漫产业在这里就充满活力,这和它舒适的生活氛围是有关系的。”以体育赛事预热,以创新精神指引,以优美环境铺陈,成都正张开双臂,广纳青年才俊。正如王石所说,成都新经济新动能对于吸引人才是一次机遇,以体育产业为例,成都的电竞产业较为发达,《王者荣耀》的开发团队就在成都,英雄联盟职业俱乐部OMG基地也在成都……成都曾排名《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从2017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实施到2019年4月,成都共吸引28.6万青年人才落户……前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榜样,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也将会让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成就梦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一可 图据 新华社 摄影 李冬 编辑 田莉 校对 杨华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