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是最先响应革命的省份之一,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革命的枪声响起后,陕甘总督长庚和陕西巡抚升允就一直在谋划接溥仪在西北复辟。

西安在当时差点就成了大清王朝的“中兴之地”。可这两位封疆大吏的盘算竟全部毁在一个小人物之手。不过他们没有为西北带来一位大清国的真龙天子,却意外成就了一个纵横民国的“西北天子”。

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1)

清军入关时只有十几万部队,却要统治有着上亿人口的各族百姓,所以清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时刻紧绷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神经,另一方面又随时准备退回关外老家。

可是甲午战争的惨败一下绝了满族人回家的愿望,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只能带着光绪往西安跑。长庚是满洲正黄旗人,升允是蒙古镶蓝旗人,这两位清廷的死忠分子被安排在西北,显然是朝廷的有意而为。

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2)

陕西虽第一个响应了武昌起义,但这丝毫不影响清廷偏安西北的计划。起兵早必然仓促,所以驻扎在西安城外三十里的前任陕甘总督升允成了漏网之鱼,他带着人马成功跑到甘肃,与陕甘总督长庚汇合。

此二人在西北经营多年,深知革命党多为学生和中下级军官,革命热情高涨,但行事相互掣肘,难成大事。他们在积极整军东征陕西的同时,还为了清帝复辟做起了长远的打算,那就是除掉甘肃的地方实权派。

近代西北最大的地方实权派莫过于马家军集团,不过当时马家军的第二代领导人马安良还仅仅是个中下级军官,手中的部队还是民团编制,并不是朝廷的常备军。

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3)

马安良在助清政府平乱的几十年时间中,不断借助朝廷的力量打击异己,成功将西北的宗教权利揽于一身。马安良官职不高,但却足以左右甘肃政局,因此他也成为历任陕甘总督最忌惮的人物。

长庚和升允打算是让马安良与革命军鹬蚌相争,他们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将马安良的镇安军扩编为“精锐西军”,作为东征主力入陕西平乱。

被停职在家的马安良不知是计,立刻将手中三营人马扩充到十六营。他率部进入陕西后一路势如破竹,但在乾州却被革命党人张云山拦了下来。

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4)

恰好此时清帝退位的电报发到了长庚和升允的手中,这二人认为西北消息闭塞,西安已近在眼前,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击败革命党,便可为溥仪留条后路,于是加紧催促马安良尽快攻下乾州。

升允有意封锁消息,但革命军的张云山却为马安良送来了清帝退位诏书。马安良见大势已去,同时又对升允的一意孤行深感不满,当即决定停战议和,服从袁世凯的命令。

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措施(清廷为何宁愿偏安西北也不回东北老家)(5)

​很快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马安良凭借拥立之功顺利将甘肃军政大权握在手中,西北天子的称号由此而来。升允则逃到外蒙库伦继续从事复辟活动,最后病死在天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