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为什么要打虢国(西周古国东虢)

前面讲到了西(南)虢(guó),为虢叔之封国,这里要说的东虢为虢仲之封国。《国语·郑语》记载:“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当时在济水、洛水、河水、颍水之间有十个国家,其中以东虢和郐国(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实力最强。东虢国地处河南荥阳西北一带,今荥阳市广武镇南城村东南有平陶故城遗址,即为东虢故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说:“汜水县,古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虎牢,也叫制邑,即汜水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古称虎牢。宋代《通鉴地理通释》介绍:“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牢,在韩曰成皋。”地势显要,设虎牢关,是洛阳东部的重要军事重镇。《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东巡路过荥水,有个叫高奔戎的臣子生擒活虎献给穆王,穆王将老虎关在东虢,“虎牢”由此得名。但这只是传说,“虎牢”真正的由来可能跟“虢”字的双手搏虎之初义和虢地先民猎虎搏虎的传统脱离不了关系。

晋国为什么要打虢国(西周古国东虢)(1)

东虢作为地名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甲骨文合集》收录一条武丁时期的卜辞:“乙未,争贞,呼虢 (暨)曼?八月。”蔡运章认为这里的“虢”即为东虢。曼地又在哪里?《左传·成公三年》中有“东鄙覆诸鄤”的记载,当时诸侯联军入侵郑国东境,郑将公子偃下令在东境的鄤地设下埋伏。“鄤”即为卜辞中的“曼”,在今荥阳汜水镇以南一带,“呼”是命令的意思,可见武丁时期这里为虢方,听命于商王。那么商代东虢国实为商代虢方之延续了。有人推测西周初先封虢仲于东虢,后将其弟虢叔再封到西虢,也有学者认为东虢在文王东进时期就已分封,目的是为了日后方便灭商。出土东虢铜器有“郑虢仲簋”、“郑虢仲鼎”等。

晋国为什么要打虢国(西周古国东虢)(2)

郑虢仲簋铭文

东虢国在西周时期的历史较为暗淡,活跃度似乎没有西虢国高,也不知是不是史书漏记的关系。传世虢器西周晚期“虢仲盨(xǔ)”铭文记载了虢国奉命南征的事迹,《后汉书·东夷传》中也有类似记载:“厉王无道,淮夷人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之。”“虢仲盨”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一般认为是西(南)虢铜器,但从地域配置来看,这里所说的虢仲也有可能来自东虢。当年武王分封东西两虢镇守王畿,盘据东西部军事门户,自然是为了防御东南淮夷及西戎的入侵。厉王无道国政腐败,周室一度衰弱,此时天下群魔四起,侍机而动,西部戎狄及东南淮夷相继叛乱。以徐戎为首的淮夷诸国早在“三监之乱”时兴兵犯周,被周公旦残酷镇压;周康王时又僭越为号,兴兵直逼宗周,西至河上。厉王昏庸,徐戎等淮夷诸国再次兴风作浪,宣王急令就近的东虢负责抵制,结果不克,又命召公前往征讨。当然,也不排除东西两虢合力征讨的可能性。

晋国为什么要打虢国(西周古国东虢)(3)

西周晚期虢叔旅钟

走过辉煌的西周时期,到西周末年东周之初的东虢国实力也大不如从前。《国语·郑语》记载了封地远在西北部的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即将覆亡,为了郑国的前途,考虑将国家迁到洛阳附近去,地理位置险要的东虢被看中。郑桓公切中虢君贪婪成性的要害,以王室混乱衰败为名,将家眷和财物寄存在虢地和郐地,虢君不敢怠慢,收留了这个祸水。《竹书纪年》记载:“(周平王)四年,郑人灭(东)虢。”即公元前767年,郑人随平王东迁后不久,当即吞并了东虢、郐国等十邑。太史伯说:“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太史伯说:“周王室混乱而疲敝,而虢君、郐君又骄侈贪婪,他们一定会背叛您(郑桓公),到时您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去讨伐他们,没有不成功的。”根据以上记载分析,郑人灭虢是经过平王同意的,而平王之所以默许郑人灭虢,可能跟西(南)虢虢公翰拥立周携王有关。《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是东虢灭亡后的郑邑,岩邑,即坚固的城池,东虢最后一代君主虢叔死在这里。

晋国为什么要打虢国(西周古国东虢)(4)

西周晚期虢仲尊

《路史》载:“下阳,序之封,晋灭之。”序,虢序,东虢后人。春秋初期,东虢被郑国所灭后,周王又将东虢后裔分封到南虢附近的平陆县境内,史称北虢,但何时所封不得而知。这个北虢由于弱小,依附于兄弟之国的南虢,其实就是一虢。公元前658年晋国假道伐虢的虢即为南北之虢。南虢在今河南山门峡市陕州区,北虢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两则一个居黄河以南,一个居黄河以北,故有南北之分。

文/堰风

西周古国——虢国,一个尚武的民族,典故"唇亡齿寒"来自这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