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

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在大路上都会看到一批批的货车旁都有持刀大汉,他们被称作镖师。因为在以前的官道上或者是山路上会有很多山匪,专门来抢这些商人的货物卖钱。而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货物安全就会到镖局里请人护送自己的商队,就像现在的保镖一样。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1)

并且这些镖局的人各个过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只要肯出钱他们就肯卖命,并且镖局是不属于官府管辖的,他们有相对的自由。镖师可以像官兵一样随意地佩戴刀剑走在大街上,但是他们的存在感往往不是很高。

就连武侠小说中对于他们的描写也不是很多,因为镖师都是一些过苦日子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武功也不是特别高,只能对抗一些普通的山匪,要是遇上江湖高手他们也打不过。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2)

身处于清朝的一位镖师就说过,当镖师就是防止打劫,打劫的人看到有镖师在就不会动手,就好像是他们在赏我们饭吃一样。说这句话的人正是清朝有名的镖师李尧臣

李尧臣出生于武林世家,在他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学习武术,年纪轻轻就有了一身的好武艺。后来他离开家自己一人外出谋生,经朋友的介绍便投身镖局中,当时的镖局的发展正是最鼎盛的时候,不少商人会找他们护送,就连官家也会找他们护送财物,一时间镖局的名声甚至盖过了官府的军队。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3)

并且镖局中有一个传统的规矩,就是不管你的武艺有多高都要拜老镖师当师傅。当时李尧臣就拜了一位武艺高超师傅,跟着他学会了暗器、水上漂等功夫后就开始接活,护送货物。

李尧臣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在镖局中很有名声,甚至有人专门点李尧臣护送。而李尧臣也不仅仅是护送货物,他也是保护人,曾经还参与过剿匪的行动,这让他的名声更大。而根据他自己的回忆,以前走镖的时候虽然不受官府管制,但有王法管制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4)

他们也是不能随意出手伤人的,对于他们的武器使用也多有限制,直到后来他们这些镖师才开始使用洋枪。并且他们在走镖的时候也是尽量不与劫匪起正面冲突,避免人员的伤亡,若真是碰到了劫匪往往会和他们商量,实在不行才来硬的。

就这样下去,来回走得多了,那些劫匪看到是他们护送的商队就不会再抢了,反而会送他们离开这片地方,这也就应了李尧臣说的“贼赏饭吃”。而且镖师护送一趟下来并没有很多赏钱,因为佣金都是商人交给镖局,之后再由镖局克扣一大半,之后流入镖师本人的钱已经是所剩无几了。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5)

所以做镖师行业的也只能养家糊口,很多时候可能也会失去生命,这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在李尧臣的二十多年的镖师生涯中,也存在了一段让他痛苦的记忆。当时李尧臣是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去护送一批货物,遇到的匪徒并不是良匪,而是专门杀人劫货的匪贼。

李尧臣等人为了保护货物与他们拼死抵抗,而他的这些兄弟也因为保护他而死,当时一共死了六个人,这是令李尧臣最心痛的事情。他也曾说过自己能有现在都是兄弟们用生命换来的。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6)

在古代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和生活所迫导致出现了很多山匪,而应运而生的就有了镖局,镖师作为货物和商旅的保护者,是安全的最后保障。虽然镖师是一个危险行业,可他们的报酬却是极低的,所以这个行业是有规矩的,对于镖师的生命是有保障的,所以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加入镖师的行业。

作为“最后的镖王”的李尧臣在结束镖师生涯之后就开了一个武术馆,在那里很多人都是免费学武的。甚至在日军来袭的时候,被请到部队交士兵使用刀法,因为在那个时候要拼武器装备是拼不过日军的,所以选择和他们拼刀法。

镖王李尧臣的故事(清末镖王李尧臣回忆走镖要靠贼赏饭)(7)

结语:李尧臣自然而然地被请入军营当中当教练,在最后日军还专门请来了一位日本武士扬言要和李尧臣比武,李尧臣自然不惧怕他,便上了擂台仅三个回合就将他打下了擂台

日本人觉得没有面子就想枪毙李尧臣,可李尧臣已经趁乱逃跑了,只剩下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李尧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担任武术协会教练,退休之后也总会在公园里教一些孩子学习武术,他的一生也是传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