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1)

开封夜景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2)

东京保卫战之中的火器实战应用

北宋开国伊始,为有效化解北方游牧民族(辽、金、西夏)的严峻威胁,举国上下格外重视对骑兵和城池攻防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尖端火器研制。

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唐福献创制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知宁化军刘永锡献出了自己创制的火炮。(《宋史·兵志》)

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北宋朝廷在都城汴京设置“火药作”这是改变世界的“火药”之鼎鼎大名首次在中国史籍上出现。

当国防需求与科技巅峰、发达经济相碰撞、熔合、裂变。于是,在那个一千年前的、四大发明风起云涌、商业繁荣创造空前财富的封建社会“黄金岁月”,围绕先进火器的研发,北宋王朝掀起了世界尖端武器(火器)的发明制造高潮,中国更是一举在全球率先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1

北宋由火药、火器衍生的尖端武器研发制造,背后有其雄厚物质生产、科技水平、举国体制提供强大支撑。

01雄厚的物质生产保证。据史学家统计,北宋当时生铁年产量已经达12.5万吨,而在工业革命前的英国铁产量才仅达2万吨。一千年前北宋位居世界之首的生铁产量,无疑为火炮、火箭等热兵器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物质保证。

为了生产足够的火药,北宋还利用发达的海上航运和贸易从日本大量进口硫黄。

史载,宋神宗时,政府通过商人在日本购买到国内紧缺的火药主要原料硫磺,一次就多达50万斤。

知明州(宁波)马琉报告说:“准朝旨,募商人于日本国市硫黄五十万斤,乞每十万斤为一纲,募官员管押。”朝廷予以批准。(《资治通鉴长编》)

押送至东京开封的硫磺,按当时不同火药比例,硫磺占13%至25%。大致平均以18%计,可制造270万余斤火药。

02发达的科学技术支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罗盘、转桅、水密隔舱、超级远洋大船这类领先世界的大量科技发明得到实际应用。

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催生了火器方面的发明制造层出不穷。先后出现了“火箭、火球、燃烧弹、蒺藜火球、铁嘴火鹞、霹雳炮”等尖端新锐武器。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3)

宋代的火箭

03举国体制的推动性。北宋将火药武器研发、制造与实验中心集中在都城汴京;皇帝带头过问火器研发制造;对民间火器发明实施重奖。

北宋建国肇始就高度重视武器发展,先后撤销了地方兵器制造机构,征调各地兵器工匠集中于汴京,由中央的作坊统一管理制造,自此所有制式、高端火器均出自汴京城。

宋太祖赵匡胤重新任命了火器研发制造的主管官员,每10天就要亲自检验新制产品。

“宋兴,太祖将平定四方,命魏丕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阅之,作治之巧尽矣。”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

宋朝对民间火器发明施行积极奖励政策,调动了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引发武器革新的高潮。

之一,《宋史·兵志》记载,太祖开宝三年,兵部军官冯继升等人,在汴京向皇帝进献并当场表演了所发明的火箭,受到皇帝奖赏“且赐衣物束帛”。

之二,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九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在汴京向宋真宗“献火箭、火球、火蒺藜,造船务匠项绾献转海故船式,各赐以缗钱”。(《资治通鉴长编》)

之三,咸平五年九月,翼州团练使石普“自言能为火球火箭,上召至使殿试之,与辅臣同观焉”。(《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4)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2

围绕世界顶级尖端火器的研发生产制造,北宋汴京建立了庞大的军工体系。

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为统管全国军器制造的官方机构,雇工达4000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火药和火器各为独立的作坊。

“今东西广备隶军器监矣。其作凡一十日,所谓火药、青窑、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皆有度作用之法,俾各诵其文,而禁其传。”(宋敏求《东京记》)

彼时宋都汴京是十一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药武器制造中心,北宋中期有五类十种制式火药武器在汴京批量生产。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5)

古代的火药火器作坊

窥一斑可知全豹。当时汴京火器、火药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惊人。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朝廷在西北熙州(临洮)、河州(临夏西南)等地部署防守,即从汴京运送批兵器前往,其中包括“神臂弓火箭十万只,火药弓箭二万只…火药火炮箭二千只,火弹二千枚”(《资治通鉴长编》)。

战场上的用量之多之大也远超常人想象。

“嘉定十四年,金军进攻蓟州,宋军 “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整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辛巳泣蓟录》)

到了北宋末年,火药火箭、火炮成为部队的常规装备,普遍装备军队。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6)

《武经总要》中的宋代火器插图

3

有宋一代,汴京在火器研发、制造上的多个“世界第一”。

01史上最早的“火药”一词,首次出现在汴京

据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记载,设于汴京的工程兵——广备指挥(又名广备攻城作),负责城防建设:“主城之事”,下设分工细致的众多作坊,总二十一作,曰大本作、.......猛火油作、钉铰作、火药作、金火作、青窑作、窟子作。”(《宋会要辑稿》)

“火药作”就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火药武器兵工厂。“‘火药’一词在这里正式出现。”(《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

“火药”一词在汴京正式命名延生。从此,小小火药在人类战争史上大放异彩。

02历史上最早的火药配方,首次也在东京开封出现。

历时5年、由宰相曾公亮等主持修撰的、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军事巨著——《武经总要》,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耀然面世。书中首次详记载了硝、硫、炭三组分的火药配方以及制作方法。代表性的三种火药配方有明确的记载,分别是火炮、藜火球、毒药烟球。

如火炮火药法: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右以晋州硫黄、窝黄、焰同為捣,......入前药末旋旋和匀,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更别松脂傳之。以炮放。(《武经总要》)

火药秘方的公开颁布,在兵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7)

宋代“猛火油柜”复原图

03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第一次出现在汴京。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兵部军官冯继升等人,在汴京向皇帝进献并当场表演了所发明的火箭,史学家认为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火药武器。

“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宋史·兵志》)

04世界上第一批制式火药武器(彼时尖端武器代表、现代火器始祖)也在汴京批量生产。包括:A燃烧弹四种

一为火炮火球,这是种原始的燃烧弹,“以砲放”,即用炮车机械抛掷。

二为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傅之。又施铁蒺黎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熖出。”这是一种兼具烧伤与刺伤人双重杀伤力的攻击武器。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8)

《武经总要》中的蒺藜火球

三为铁嘴火鹞:“木身,铁觜,束秆草为尾,入火药于尾内。”

四为竹火鹞:“编竹为疎眼笼,腹大口狭,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入火药一斤,......若贼来攻城,皆以砲放之,燔贼积聚及惊队兵。”(《武经总要》)

B火箭两种。一是火药火箭:“其箭皆可施火药用之,轻重以弩力为准。”二是火药鞭箭:“如桦皮羽,以火药五两贯镞后,燔而发之”。

C烟气弹三种。一是烟球。“球内用火药三斤,外傅黄蒿一重,约重一斤,上如火球法,涂傅之令厚,用时以锥烙透。”二是毒药烟球。里面有砒霜等有毒物质,燃放时毒气可以杀伤敌兵。

D综合炮弹一种。即霹雳火球:“用于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无罐裂者存节勿透,用薄瓷如铁钱三十片,和火药三四斤,裹竹为球,两头留竹寸许,球外加傅药。若贼穿地道攻城,我则穴地迎之,用火锥烙球,开声如霹雳。”

E古代最早的喷火器(猛火油柜)。据《武经总要》记载,猛火油柜“以熟铜为枦,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卵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也。”

火药加上猛火油,可以形成6米多长烈焰,类似现代的火焰喷射器。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9)

古代的火炮

4

火药、火器战场应用大显神威。

发生在靖康年间(1126年-1127年)的 “汴京保卫战中”,“汴京制造”的火药武器得到一次集中的全面展示。

一是反地道战中的火器围攻汴京的金军,曾采用挖地道的方式妄图偷袭,宋军“追于地道上直下穿井以待之,积薪草安井中,朝之;或有火砲纳于其中,则敌自焦” 。( 宋人《避戎夜话》)

二是火箭、蒺藜砲、火砲的组合应用面对金兵的猛烈进攻,有官员建议:

“于东壁欲择使臣善射着一百人,……火箭俱发,凡五百人各二十只,以数计之,一万火箭也。其火箭绝,继以砲、蒺藜砲、金汁砲,应砲齐发,火砲继之。”(宋人《三朝北盟会编》)

三是秘密“大杀器”——霹雳炮的一鸣惊人到北宋晚期,燃烧性火器开始向爆炸性火器转型。典型的如用火药、瓷片和竹子制成的“薛雳炮”。

这种炸弹在敌军人群中爆炸时,陶瓷弹体炸碎的弹片往往可以造成犀利的杀伤力。

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宋朝名将李纲受命负责守城时,下令部队“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宋《李纲全集》)。

史书记载,宋军尖端大杀器霹雳炮的巨大的声响,不仅给金军造成极大精神恐慌,而且空前犀利的杀伤力也让金军望风披靡,不战而退。

宋将李纲用霹雳炮这种“秘密武器”,一举击溃彪悍善战的金兵,暂时化解了帝国的东京之围。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10)

宋金海战

四是火器首次在海战上,便发挥了扭转战局的巨大威力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宋金胶州湾海战中,120艘战船和3千人组成南宋舰队,对阵700余艘战船和7万人组成的金国舰队。

在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背景下,宋将李宝大胆使用尖端的火药火器,在战争博弈中扭转战局、绝处逢生。

“宝亟命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俘大汉军三千余人,斩其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禽倪询等上于朝,获其统军符印与文书、器甲、粮斛以万计。”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最终,看似力量薄弱的宋军用火箭、猛油火柜和火球出奇制胜,将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金国舰队葬身火海。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火器首次被用于海战,抒写了一曲“汴京制造”尖端武器的辉煌篇章。

参考书籍:《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宋史》、《历史的细节》、《武经总要》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11)

宋金东京之战

北宋的都城应该建哪(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京)(12)

开封清明上河园的“东京保卫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