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1)

吴昌硕大师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2)

吴超

———专访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

吴超,男,汉族,字苏梅,号缶丁,1952年生于上海,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四世孙。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海上书画名家后裔联谊会会长,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副馆长,上海海派书画院副院长。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3)

吴昌硕花卉六条屏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20世纪以来,许多杰出的画家如:齐白石、王震、赵子云、陈师、陈半丁、陈师曾、朱屺瞻、刘海粟、钱瘦铁、潘天寿、吴茀之、王个簃、诸乐三等都受到吴昌硕艺术的影响与启示。近年,吴昌硕作品一路飙升,2017年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吴昌硕《花卉十二屏》以咨询价形式上拍,最终以2.093亿元成交,创个人拍卖最高价纪录。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4)

吴昌硕《花卉十二屏》

我:您怎么评价吴昌硕的艺术地位和他艺术的独特性?

吴超:吴昌硕于1913年正式定居上海,后来在上海开展、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奠定了他海派的领袖地位。他的艺术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

我经常到这些国家去访问,看到他们对吴昌硕的艺术是很崇拜的。在日本福冈一个公园里,当地政府专门划出一块地为他立了胸像,每年都有当地的书法团体前来祭扫,他们将吴昌硕生日即9月12日这一天称为吴昌硕节。尽管吴昌硕已经去世八十余年了,但是他的影响非但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从这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魅力所在。

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型的艺术家,他在五、六十岁的时候还是个不知名的画家,七十岁以后才真正成熟,在诗、书、画、印方面的修养才逐渐全面,最后融为一体。他的书法和绘画里都透着一股金石气,这股金石气对后来的艺坛产生了不小的震撼。现在很多人画中国的写意画都很难逃脱吴昌硕画的风格。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5)

吴昌硕及其著名弟子名单

我:能否简单交代一下他的艺术历程,他的成名对当代书画家有什么的启示?

吴超:吴昌硕早年比较清苦,他画画不是科班出身,是从票友开始的。他最早是学诗和篆刻的,后来学习书法,到了三十岁以后才开始接触绘画。当时他觉得自己的绘画功底不行,于是经常外出寻师访友,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初,他以书法入画,当时只有任伯年赞同他,但是大多数人包括他的某位老师都批评他的作品是“野狐禅”。他听取老师对他的批评,但也没有就此放弃,他认为这条路肯定能走通。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6)

篆书“西泠印社”,西泠印社藏

我:他为什么会选择石鼓文作为笔墨方面的突破口?

吴超:吴昌硕也学习过金文,但是当时的金文很多都写得很秀气,他觉得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他从篆刻中学习了石头的风化,并用篆刻艺术把风化的韵味表现出来,这启发他在书法上也尝试用这种手法。

有一次,一个朋友送给他一些石鼓文拓片,这些风化的字经过拓片出来的效果相当有“味道”,他觉得非常符合自己的性格,就决定从这些拓片中去寻找创作的特色,于是开始尝试学习石鼓文,并且将它融入自己治印的风格。

刚开始他也是正规的临摹,后来觉得虽然临摹得像,但自己的心情表现不出来。他认为,如果不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那这样的书法就不会好,所以后来他在写石鼓文的时候开始有所变化,试着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最终有了突破,并逐渐走向成熟。他的石鼓文速度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并将自己的性格、脾气、心情全部注入。像在书法上的这种探索思路同样贯穿在他的绘画和篆刻上,以至于最后他的诗、书、画、印达到完整的统一。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7)

吴昌硕双桃图轴

我:近现代产生了这么多的大师,而当代公认的大师却很少,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吴超:艺术需要厚积薄发,如果三十多岁就可以成为大师,那这个大师的基础也太浅薄了。现在许多书画家都是炒作出来的,但炒作之后还是要经过艺术和时间的检验。我们所处的时代容易浮躁也是不易产生大师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大师一定要有很深的学问和阅历。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8)

篆书十一言对联 浙江省博物馆藏

我:吴昌硕对您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吴超:我自己也临摹吴昌硕的作品,我认为学习绘画还是要从传统去学。当时的画家在某些方面的研究都很“深”,而我们现在具有的优势是“广”,见的画种很多包括国内外的艺术信息,但在这里面也要分清优劣,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一定要脚踏实地。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9)

吴超先生作品

我:吴昌硕存世作品大概有多少?

吴超:他的全部书画作品大概有两万件,印章有几千方(不包括练习,临摹的)。当时他为朝鲜的闵咏翊刻了三百多方印,为葛昌楹刻了一百多方。他临摹时期的印基本都不在市面上了。国外,日本藏吴昌硕的作品最多,日本的几个大藏家,每人手里就有几百件。

近年来,我们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几乎每年都要出一本有关我曾祖父的书。出了一本印集和一本日本友人藏吴昌硕作品集,尽管以前也有地方出过类似的书,但由于把关不严而混进了不少赝品。我还在做出版吴昌硕全集的事。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10)

吴昌硕全集出版

我:鉴定吴昌硕的作品,应该把握哪几点?

吴超:在鉴定方面,应该看作品整个的气息,吴昌硕的作品会给人一种振奋的气息,而赝品看上去就会不舒服,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石鼓笔法。吴昌硕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写字绘画都是中锋用笔。他一般用羊毫长锋写石鼓、画画,大多时候都是用磨的墨。他的绘画、书法和篆刻气息是比较匹配的,他的印章和书法一样都比较厚重。

在吴昌硕作品的鉴定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书上说吴昌硕三十九岁以后得到一个缶,很喜欢,就自号“老缶”,所以他的作品如果题款是“老缶”,那都是三十九岁以后的事情,但是据我所知,吴昌硕最早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号“缶”了。还有人说吴昌硕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用“昌硕”,但我这就有一幅吴昌硕三十九岁时题“昌硕”的作品,所以这个说法也不对。还有人认为吴昌硕七十岁以后题“吴俊卿”都是假的,我所见到的作品就有他在七十五岁题的“弟吴俊卿”。齐白石曾认为吴昌硕有一幅作品画得很好,但有人根据题字“老缶吴昌硕”就认为它是假的,其实,吴昌硕作品中“吴昌硕老缶”题的多,“老缶吴昌硕”题的少但也有,以此判断真假太绝对了。另外,也不能单独根据印章来鉴定,吴昌硕早期也刻过很多印风比较杂的印章。另外,由于现在有人利用高科技造假,搞一个铜版的印章也非难事。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11)

吴昌硕篆刻作品

吴昌硕晚年的花鸟册页欣赏(曾被称为野狐禅)(12)

吴超先生讲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