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

19世纪时,欧洲的许多探险队进入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进行探险,探险队进入沙漠后,所携带的饮用水一天比一天少。有一天,他们忽然发现在前方方不远的地方有一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水在刺眼的烈日照耀下波光粼粼,湖边还映着大树的倒影。探险队员看到这幅最象,喜出望外,欢呼省跃地拿春水桶兴奋地向湖边跑去,但跑了很久,也未能靠近那片湖泊。英国探险家李温士敦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旅行时也曾被这种现象欺骗过。当时,他正在沙漠中行走,忽然发现前面出现一个湖泊,干渴难忍的他于是朝湖的方向奔去,结果可想而知,他根本无法接近那片湖泊。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1)

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叙利亚沙漠地区还见到更奇怪的景观。当时,雨季刚过,旱季即将来临。火红的太阳还悬在天空中,乌云飘过后,天空洒下一阵急雨。这时在天际突然出现一弯彩虹,与虹影相辉映的是,在它下面隐现出一座市镇, 蓝色的湖水、绿色的树木、白色的房屋。这些奇景是怎么回事呢?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2)

古代人将这些奇异的现象称为 “海市蜃楼”。传说蜃是种会吐一股股气柱的的蛟龙,它吐出的气柱仿佛海上‘城市” 中的幢幢楼台亭阁,远远看去,若有若无。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3)

其实,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面产生的。在沙漠中,由于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在沙地上,接近地面的空气被迅速加热。因此其密度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就小。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人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人射角逐渐增大,也可能发生全反射,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处物体的倒影,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一样。沙漠中的行者就常常被这种景象所迷惑。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4)

在海面上也会出现这样的奇景。夏季,海上的上层空气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空气密度小,而贴近海面的空气受较冷的海水影响变得较冷,空气密度大,就出现下层空气凉而密,上层空气暖而稀的差异。从两层密度悬殊的空气穿越而过的光线由于短距离内温度相差7~ 8时,在平直的海面上或海岸,就会出现风景、岛屿、人群和帆船等平时难得一见的奇景。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岛屿等虽然位于地平线下,但岛屿等反射出来的光线会在密度大的气层射向密度稀的气层时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层中来。上层密度小的空气层会使远处的物体形象经过折射后投进人们的眼中,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从而出现“海市蜃楼”的奇景。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5)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会形成蜃景。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6)

对于这种奇异的景象,长久以来,人们迷惑不解,以致闹出了不少笑话。

1798年,拿破仑率领大军攻打埃及,军队在沙漠中行进时,茫茫沙漠中突然出现一个大湖, 顷刻间又消失了。 不久又出现一片棕榈树林,转眼间又变成荒草的叶子。士兵们被弄糊涂了,以为世界末日来临,纷纷跪下祈求上帝来拯救自己。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7)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一次会战中,德军潜艇已达美国东海岸之外,从潜望镜内向海上窥探的艇长却惊讶地发现纽约市就在自己头上,他以为自己指挥的潜艇跑错航线,进人美国海域,赶紧下令撤退。

人类拍到的海市蜃楼(人类未解之谜-海市蜃楼)(8)

从科学的角度看,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越来越有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愈发强烈。世上有太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你觉得这种幻象有趣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