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

战争的僵持

1917年德军在各条战线上基本采取守势,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西线的防御阵地,而把希望主要寄托于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方面曾在西线发起几次进攻,都未产生重大影响。但英军在11月20日至12月5日的康布雷进攻战役中曾大规模使用坦克(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第一次使用少量坦克),取得了重大战术效果,这在军事技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东线,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曾发动进攻,但9月以后德国反击,占领里加,进而威胁被得格勒。意大利战线上,意军再遭惨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1)

总之,1917年的战争仍处于僵持状态,尚未出现重大转机。但美国参战无疑是件大事。

无限制港艇战和美国的参战

1914年11月英国宣布北海为作战地区以后,德国于1915年2月4日相应地宣布英国周围水城为作战地区,并开始把潜水艇用于贸易战。1915年5月7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在将近1200名遇难者中有128名美国公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德国决定让步,向美国道歉,并赔偿死难者损失。1916年的凡尔登大战使德国感到正在输掉这场战争,日德兰海战又使德国失去了在海上决战的信心,于是潜艇战再次恢复。德国的海军高级将领一直主张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他们根据潜艇的战绩,根据夸大了的潜艇记录推算,宣称如果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在6个月内便可使英国屈膝投降。德国一些经济学家也作出错误估计,认为每月击沉60万吨商船,连续5个月就会把中立国的船队从英国赶走,英国就会闹粮荒。 德国陆海军领导人对美国参战在军事上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作了过低的评价。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在御前会议上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命令自2月1日起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2)

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后,给英国和其他协约国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损失。从1917年2月到5月的4个月中,协约国及中立国方面的商船吨位损失达到了260万吨左右,而德国只损失16艘潜艇。如果与上年较低月份相比,其损失更显得惊人。以英国为例,1916年10月,英国只损失了1.4万多吨。1917年4月英国损失了51万多吨,二者竟相差35倍。无限制潜艇战给英国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杰利科甚至承认,如果到10月份仍不能制止这种巨大破坏,英国海上生命线将会中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3)

英国和协约国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反潜斗争,但并未产生明显效果。实践很快证明最有效的反潜措施是护航制。1917年4月30日英国海军部决定在所有交通线上实行护航制,并成立指挥护航的运输船队的专门机构。 1917年8月大西洋上实行全部护航,10月地中海实行全部护航。

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即于2月3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这份密电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转交美国。电令的内容是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作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密电公布后,美国舆论大哗,引起战争狂热。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期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美扩张的主要对手。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 400万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00万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 1914年的16 900万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116万美元,几近于无。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在反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中,美国海军起到了特殊的重大作用。美国参战后,立即显示出其巨大的战争潜力和战略灵活性。为了适应反潜斗争的需要,暂时停止了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到大战结束前,先后派出85艘驱逐舰参加反潜作战,造出了400艘猎潜艇。美国海军的重大贡献是它的护航编队把美国部队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安全运到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4)

由于护航制和其他反潜措施,由于美回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协约国和中立国方面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1917年4月份损失吨位高达86万吨,1918年最后6个月平均每月损失减至14万吨,10月份仅为9万吨。德国新增的潜艇赶不上需要。1917年初,德国共有138艘潜艇,这一年共损失72艘,新建 103艘,虽然增加了31艘,仍离所需数甚远。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失败,加快了战争的结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他问题,请与本作者联系,提供相应资料证明,如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