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推荐史诗 浅谈谈史诗

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关于史诗这个话题,说起史诗,我想你可能会想起《荷马史诗》,是的,这却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巨作。除了这个之外呢?你还了解什么呢?

这次课我想给大家聊聊史诗的创作和发展,我们会了解史诗作家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作品。

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看,“史诗”这两个字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创作的内容:历史。所以简单点,史诗它是围绕历史、神话传说等来创造的。

我们可以看下面几端的内容:比如弥尔顿的《失乐园》,讲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

说起人啊,他的第一次违迕和禁树之果,

它那致命的一尝之祸,给世界带来死亡,

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悲痛,从此丧失

伊甸园,直到一位比凡人更加伟大的人

使我们失去的一切失而复得,赢回幸福生

活的世界。歌唱吧,天上的缪斯女神,

你要么在何烈山,要么在西奈山的隐蔽

山头,曾经挥洒神灵,启示那位牧羊人,

他最早训诲选民,开泰之初,天地如何

那第二点呢,史诗有一个庞大的背景设计,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了世界或宇宙。我们都说史诗级大片,这个意思就是指它的场面十分宏大。

这里我也给大家看几段:

白昼渐渐消逝,昏黄的天色使大地上的众生都解除劳役,惟独我一个人正准备经受这场克服征途之苦和怜悯之情的战斗,我的真确无误的记忆将追述这些经历-《神曲》

侵晓时分,他们大抵在烟霭冥濛之中转徙,攀上顶巅之际,摇缀的冥夜撕碎而泮涣(如我曾亲眼目睹的一般),仅剩一片云,东方未晞,霞光溶溶,渲染得这片云明而未融。仿佛蓝宝石的天色,尼罗河三角洲的老牧人看得骇窒。他们从来不曾见过,全然不晓山巅晨光辉映的景象。在得了自由的部族的代表人物眼里,而这个景象就成了铺展在坐于宝座的王(Melek)的脚下-《摩西》

我们可以仔细品味其中的描写,什么样的视角可以给人感觉很宏大呢?

有过体验的人都知识,你的视角越远越高看到的东西越多越宏大,视角越近看到东西越细致。描写中也是如此,增加了远和高的视角会让你的场面更加宏大,而不只是单纯的一个角度的描写。

官方推荐史诗 浅谈谈史诗(1)

第三点,大量的修辞语,史诗中那可是多呀!我们看:

然而在这潮湿绿林里燃烧爱的火焰之前

连溪流也会转头爬上山坡,

便似年轻女子心里燃烧的火焰,

为了我,她愿在石头之中沉睡我的生命,

或如野兽食草,却见她的衣衫投下影子

-《致昏暗的光》

我切望从那浓密而翠绿的神林

的深处和四周探寻,

那神林使新的一天的光辉在眼前显得柔和明净,

我已不再等待,立即离开山边,

缓缓地走出田园,

足踏到处散发芳香的地面。

那温柔的气流本身一成不变,

阵阵扑上我的额前,

并不比和风更重地吹拂人面;

因此,微微颤动的叶丛,

柔顺地向一方斜倾,

正是在这一方,那神圣的山岭投出它最早的阴影;

但是,这些叶丛也并不脱离

它们那挺立的姿态过甚,

以致鸟儿们仍可在枝头纵情地施展它们的一切的技能;

它们满心欢悦地在树叶丛中,

婉转歌唱,迎接最早的时辰,

树叶则沙沙作响,伴随着它们的音韵,

这正像基亚西海滩上的那带松林,

每逢埃奥洛放出东南风,

树枝与树枝就相互聚拢,合奏起一片乐声。

-《神曲》

为什么史诗会有这么多的修饰呢?我个人认为因为它的文体的性质需要这些词来深刻的画面感。各位,你有没有觉得史诗画面感都很强?是的,用词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之一。

那作者都用了什么词呢?

形容词用得很多,这些词都是能触动人五感的,比如视觉上的颜色词,触觉上感受词“柔顺”……当然还有动作词来营造画面感。

所以,如果你不太会用词,可以多看一些史诗来学习用词

官方推荐史诗 浅谈谈史诗(2)

第四,史诗的创造也是当时内心他的想法、信念的反应。

比如弥尔顿,他的创作阶段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1638年之前,一直在父亲的乡村庄园度过。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着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诗歌轻飘无比:

请让我投入美国的丽地亚歌曲的怀抱;

还要配上永垂不朽的诗文,

正如那些能触动灵魂的乐音,

回肠荡气,凝结着甜蜜,

那一声声歌曲悠扬不已。

演奏要揪人心弦,又要技艺高明,

使销魂的语音似入迷宫;

把所有的链条扭开,使埋藏着的和谐的灵魂飘来;

这也会使奥菲斯自己从铺满伊丽西恩花朵的床上面,

金色的睡梦中抬起头来倾听着

这样的乐音,它也会迷住普鲁托的耳朵,

使他同意释放他上次

曾经放回半路的幽丽蒂斯。

假如你能赐给我这些快事,

欢乐啊,我愿永远同你在一起。

-《欢乐颂》

庄严的乐调啊,嘹亮响彻的圣诗,

那么动听悦耳,透进我的耳朵里,

我眼前呈现着整个天国。

但愿我衰老慵倦的晚年

能寻找到一座安宁的寺院,

穿上长袍,在长青苔的小室,

在那里我静坐着,明确地解释

天空中出现的每一个星宿,

啜饮雨露的每一株草木,

直到老年的经验可以领悟一切,

像预言的诗篇。

忧郁啊!假如你能给我这些欢乐,

我便愿意同你一起生活。

-《沉思颂》

1638-1639,开始了漫长的意大利之行。

1640年定居伦敦,在母校执教

1641年他开始了反抗君主制及主教斗争,在这期间写了《偶像的破坏者》《为英国人民辩护》,他参与到了政治上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使他视力下降,1652年四十四岁生日之前,弥尔顿彻底失明,自己想要完成写长诗,也没有完成。1660年,君主制复辟,弥尔顿的书被在伦敦焚烧,被捕入狱,后得查理二世政府释放。

1674年11月初,弥尔顿离世。弥尔顿的后半段的经历是很不幸的,在1642年到1663年,他经历了三次婚姻,两任妻子因难产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让家人记录,用口述的方式给世人留下了《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用能激起微妙和声的思想为诱饵,

好像那不眠的鸟儿隐身于浓荫密林,

在暗夜中歌唱,独自谱奏她那夜的歌曲:这样,一年四季不停循环往复,

但白昼总轮不到我,

无论清晨的或黄昏的心旷神怡,

或春天的百花,或夏日的蔷薇,

或羊群,或牛群,或圣贤的面容,

都光临不到我头上。包围着我的

只有阴云和无穷的黑暗,

人世间享乐的一切渠道都和我绝交了,美丽的知识书本,大自然的杰作,

到我手中便成消削了的无字书,

智慧被关闭在这一重门外。

因此,我迫切需要你,

天上的光呀,照耀我的内心,

照亮我的心怀一切的功能,

在那儿移植眼睛,清除干净,

那儿所有的云雾,让我能把肉眼

看不到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并且叙述出来。”

-《失乐园》

失明、受辱、囚禁、一无所有或者痛苦的婚姻,都不能防碍这位伟大诗人的成就,就像他在《力士参孙》中写到:

热情耗竭,心霁。

史诗是为英雄的颂歌,更也是为创作者的颂歌。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精神信念作为支持。我想这就是使他们的作品永远富有魅力的原因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