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

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1)

蝗灾,自古有之,可儿时的我一直对这两个字充满了不解,小小的蝗虫,如何能够成灾呢?

对于孩童而言,蝗虫不过是稻田、草地里捉来的玩物,如果捉得多了,甚至还可以成为一种美食。毫无疑问,作为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蝗虫显然处于食物链的底部,在食物链中属于最初级的消费者。很多同样处于食物链底部区域的生物都能够以蝗虫为食,比如一些肉食性昆虫和青蛙等等。

这种处于食物链最底部的生物本应夹缝中求生存,可现实是它们正在给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制造着麻烦,而且这场麻烦还很难收拾。古时候,受知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拿蝗灾没有办法,现在,科技的进步早已今非昔比,可要消除蝗灾,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2)

蝗虫的可怕之处:繁殖

位于食物链底部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将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搞得焦头烂额,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而其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强大的繁殖能力。一只蝗虫很弱小,但是一群蝗虫就截然不同了。蝗虫军团是如何诞生的呢?

蝗虫是一种繁殖率极高的昆虫,每只雌性昆虫每次可产卵60-120粒不等,在亚热带地区,一只蝗虫一年可以繁殖三到四代。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下粗略的计算,就以最低数据为准吧,一只蝗虫一次产卵60粒,一年繁殖三代,那就是1X60X60X60=216000。一只蝗虫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能够变成20余万只,而这还是最保守的计算。所以一旦具备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蝗虫军团很快就会组建起来,现在我们明白起源于东非的4000亿蝗虫是从哪蹦出来的了。

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3)

什么是适宜蝗虫繁殖的气候条件呢?

自古以来,蝗灾都与干旱相伴,所谓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就是这么来的。干旱和蝗灾相伴而至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双重的打击。之所以二者会相伴而至,是因为干旱对于蝗虫的繁殖来说大为有利。

蝗虫不需要饮水,它对水分的需求主要通过食用植物来满足,所以干旱不会影响到蝗虫的生长。相反,如果植物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反而会导致蝗虫生长延迟,并降低其生育能力。另一方面,干旱的气候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下降,适宜蝗虫大量产卵。蝗虫产卵具有典型的集中特征,通常每平方米土中会产下4000多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卵六七十粒。这种集中产卵的特性赋予了蝗虫第二个可怕之处。

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4)

蝗虫的可怕之处:团结

儿时捉过蝗虫应该会记得,它们似乎并不是成群结队的。没错,蝗虫本身并不是群居昆虫,只要蝗虫的密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它们就是独居的,而且只会安安静静地吃草,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

但是,一旦蝗虫的数量增长,密度达到了一个临界值,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蝗虫开始会变得焦躁不安,而且逐渐显现出攻击性,注意观察可以发现,在发生蝗灾的时候,蝗虫之间是会同类相食的。这些狂躁的昆虫会你追我赶,形成一个集群。再加上蝗虫集中性产卵的特点,大量蝗虫的幼虫会一起诞生、一起生活,所以从小就养成了相互跟随的习性,于是它们就组成了一个团结一致的昆虫军团,依靠强大的迁徙能力席卷一切。

蝗虫为何能成灾(小小蝗虫如何成灾)(5)

蝗虫的可怕之处:能吃

蝗虫虽小,但是食量惊人。一只蝗虫根据体型的大小不同,一生可以吃掉100克到一斤的植物不等。根据统计,一亿只蝗虫一天能够消耗的植物就可以达到500吨左右。现在这些起源于东非的蝗虫已经进入了巴基斯坦境内,给当地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4000亿蝗虫每天所毁坏的粮食就可以供3.5万人食用,这是何等惊人的破坏力啊。即使是处于食物链底部的生物,一旦取得了数量优势就不容小觑。

​面对蝗灾,全人类必须要团结一致,我国已经派遣了工作组为巴基斯坦提供帮助以及技术支持,至于我国,由于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蝗虫入侵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不过也要密切关注蝗灾的发展。我国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蝗灾,这都要归功于我国的生态学家马世骏,他通过多年的研究,采用化学方法和改造飞蝗发生地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取得了灭蝗的成功。#科学每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