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4岁小孩离家出走(中班开始打工)

N海都记者 夏雨晴

昨天,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大熊医生,在朋友圈中晒出了一张特殊的发票。这是一张公益捐款的票据,金额不大,2514元,而且是两年来累积的捐款。但发票上印着的捐赠人,却是大熊医生7岁的儿子小熊和他2岁的女儿。

原来,大部分都是小熊在家里做家务赚来的零花钱。勤劳的小熊,在家煮饭、拖地、扫地、帮爸爸洗车、照顾妹妹,换来了不少“大熊币”,但在爸爸讲了贫困山区儿童的处境之后,坚持每个月捐出90元,给他们买营养早餐。

福州14岁小孩离家出走(中班开始打工)(1)

小熊在家做饭赚“大熊币”

煮饭洗车照顾妹妹,赚“大熊币”换零花钱

小熊今年7岁,一个月后就要上小学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不错,又是第一个宝宝,一开始很多人都宠着他。父母渐渐发现,家人给他买的玩具,小熊常常几天就玩腻了,到处乱扔。为了让他学会珍惜,从4岁有了“劳动能力”开始,大熊医生便在家里实行了“做家务赚大熊币”的制度。儿子所有的零花钱,都得靠自己赚。

“因为不想让孩子太早接触到钱,所以用了‘大熊币’这种虚拟货币,需要用钱买玩具的时候,他要拿着‘大熊币’到我这里换,一个‘大熊币’换一块钱。”大熊医生笑道,赚“大熊币”的途径还是很多的。扫地、拖地、为妹妹的玩具换电池、帮爸爸洗车、组装柜子等劳动,都能换到5~15个不等的“大熊币”。天气热的时候劳动,还有“高温补贴”。除了劳动,表现好也可以赚“大熊币”。比如,写汉字有进步了、踢足球得分了,等等。前段时间小熊被邀去做花童,还一下子赚了168个“大熊币”。

会做不少拿手菜,周末独立做饭“赚币”

劳动中,儿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再大一点之后,小熊开发了一个新的赚币技能:做饭。

“他特别爱做饭,我们也乐意教他。”大熊医生说,一开始,儿子的双手也被油溅到直喊疼,但他慢慢掌握了技巧,现在做起饭来炉火纯青了,还有了莆田卤面、木须肉片、可乐鸡翅等拿手菜。几乎每个周末,他都会独立给家人煮一顿饭。从洗菜、切菜到下锅烹饪,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家长只是在边上打打下手。但为了鼓励孩子,每次视菜品的难度,小熊可以赚到5~10个“大熊币”。

“其实他做菜我们更辛苦,但对他是个很好的鼓励。他本来不爱吃饭,但自己做的饭,就会吃得特别多。”大熊医生笑道。

一段时间下来,父母发现儿子渐渐变得“抠门”了,平日里从来不乱花钱,太贵的玩具也不舍得买,自己买回来的东西,都会视若珍宝,好好收藏着。

“抠门”小男孩,每天捐钱给山区孩子

孩子学会了赚钱,接下来就得让他知道怎么“花钱”。

父母从电视、网络上找到不少公益捐赠项目,给小熊讲那些山区孩子的故事,引导他做公益、更有爱心。看到那些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没钱吃饭、穿衣,甚至连学都上不起,小熊心里很难过。在父母循循善诱下,儿子开始用自己的“大熊币”做起公益。

“孩子的钱不多,我们就给他找了每天捐3块钱,给贫困地区孩子买营养早餐的项目,一个月也要花掉他90个‘大熊币’。”有了这项支出,小熊得“开源节流”。两年下来,小熊宁可自己的玩具少买,也没有断过这笔公益支出。慢慢地他了解到,自己比那些孩子幸福很多,他要去帮助他们。

大熊医生说,妹妹出生后,他们也开始以妹妹的名义,“出资”和小熊一起捐款做公益。这2514元,差不多是这两年捐款的金额。

编辑 李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