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1月27日报道:日前,上海苏州河上的两座桥冲上了微博热搜:凯旋路桥和古北路桥的下方建了两处游乐园,形成“车在桥上行,人在桥下憩”的景象。在灰扑扑的高架、立交衬托下,两处鲜艳的桥下空间显得颇具反差美。其实,这是上海在桥下空间微更新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也是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创新探索。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1)

凯旋路桥下空间设计方案名为“糖苏河”

“边角料”建成健身游乐园,桥下空间变文艺

位于万航渡路凯旋路的凯旋路桥横跨苏州河,近期,桥下的一座健身游乐园开放了,其主打色为柠檬黄。它的设计方案有个很文艺的名字:“糖苏河”,既有糖果色与苏州河的含义,也有“趤苏州河”的寓意。充满少女心的设计出自三个年轻女孩之手,在她们最初的设想中有这样一幅理想画面:远远看去,桥下空间仿佛藏了各种各样的糖果盒子,等待人们在“趤马路”的过程中逐一探索发现。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2)

凯旋路桥下空间原状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3)

凯旋路桥下空间现状

设计方案经过层层选拔和论证,获得通过。曾经杂物堆积的凯旋路桥下空间,变出了圆弧形的板凳、固定的棋桌、可活动全身筋骨的健身设施,还有秋千、攀爬架等儿童休闲设施,通往桥面的阶梯也涂上了太空主题的蓝色彩绘。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4)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5)

改造前的凯旋路桥下空间,曾被划分成长短不一的几条带状空间,除了居中的一条主要用作停⻋以外,其余几条以景观绿化为主。靠近引桥结束的空间被连续的围栏、实墙封闭,其中部分用作停车场。虽然绿化⾯积不少,但场内功能较为零散,临时搭建多。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6)

凯旋路桥原状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7)

凯旋路桥原状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8)

凯旋路桥原状

如今,凯旋路桥下空间不设围墙,倡导24小时开放。桥下乐园的设施设备会有专人定期维护管理,检查耗损程度、牢固程度。一位正在桥下缓步复健的老爷爷说:“家门口多了这么一个乐园真好,艳阳晒不着,下雨淋不着。”

据悉,为了在夜晚也能充分发挥公共空间效能,目前桥下正进行灯光安装,待电力设备接通后,夜间景观灯光将与轻盈明快的空间色彩相呼应,形成既受居民喜爱,又不影响车辆通行的城市理想空间。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9)

凯旋路桥下有固定的棋桌

城市土地空间新探索,微更新彰显精细化水准

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新的交通系统,包括高架道路,地铁、轨道和桥梁。当城市发展进入另一个阶段,有必要重新思考现有的桥下空间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国际上,东京、纽约、多伦多等在内的一批大型城市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因地制宜的解答。

两年前,在鼓励土地混合利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上海也开始了对桥下空间的思考与探索。2018年,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在长宁区选择了包括延安路高架、轨道交通3、4号线凯旋路段和苏州河引桥桥洞空间,作为桥下空间微更新试点开展方案征集。呼声最高的集中在停车、充电、绿化、健身这几个功能。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10)

凯旋路桥和古北路桥的桥下空间设计图

苏州河上桥梁众多,桥下空间和滨水公共空间密切关联,对跨河桥梁的桥下空间的精细化利用,对“一江一河”的打造有着重要意义。凯旋路桥、古北路桥的实践,是有效利用空间、激发新的活力、缝合交通阻隔的创新方式,得到了周围居民的好评。不过也有居民担忧,桥下车来车往、桥上汽车尾气等因素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对此,长宁区规划部门表示,在选择更新点位时,会考虑车流、人流,选择相对适中、相对安全的场地。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11)

市民在凯旋路桥下活动筋骨

苏州游乐场规划(在苏州河桥下建游乐园)(12)

凯旋路桥下空间不设围墙,倡导24小时开放

桥下空间表面上是城市的消极空间,但从征集点位、选出优秀设计方案、执行落地,需要在细节上反复打磨,有时在一个图案、一个配件的选择上都要权衡再三。正如一位专业设计人士所言:“微更新项目通常都是细碎的小项目,越是细越是碎,就越能彰显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