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风云中胡宗宪经典语录(荡寇风云抛头颅洒热血)


荡寇风云中胡宗宪经典语录(荡寇风云抛头颅洒热血)(1)


明朝末年,外寇当前,一群爱国名将挺身而出,视生死于度外,视功名如粪土,将保家卫国匹夫重任担于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国难当头,将军杀敌,誓死如归。

《荡寇风云》凸现明朝抗倭名将群英雕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英气烈烈,壮我国威;战功赫赫,名垂青史。


荡寇风云中胡宗宪经典语录(荡寇风云抛头颅洒热血)(2)


“戚家军”威震四方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王牌战队“戚家军”重现辉煌。

戚继光打造的王牌战队“戚家军”,是敌人闻风丧胆的王牌之师。

戚继光指挥三场著名战役:“雁门岭之役”、“岑港之战”和“台州战役”,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雁门岭之战,戚继光在遭遇浪人出奇制胜,士兵毫无斗志纷纷败退,戚大将军擒贼先擒王,沉猛神武,三箭定胜负,箭箭要命,射死三个敌方将领。

敌军吓破贼胆,溃不成军,戚大将军一战成名,战名赫赫威震四方。

“戚家军”是一把尖刀,捅向敌人要害的尖刀。

为了让利刃,招招制敌,戚继光决定擦亮品牌,开始了自我革命。

他勇于反思,追求尽善尽美,而不是沉醉于成功的光环。梳理检视,追求尽善,他找到自己的短板。

亲眼所见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见到倭寇就跑,仗没打就败了”,贪生怕死,毫无斗志。针对军队纪律散乱,贪求享受的弱点,他痛定思痛,分析形势,找出关键点,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重新出发。

他跟浙江总督胡宗宪提出自己的制胜方案。一个优秀的将领,必定目标精准,决心坚定,谋略深远。

“用兵攻心为上”。他充分明白,攻人必先攻心。“败就败在安稳之心,当兵的哪有求安稳的”。意不决,则无斗志,他要激起战士的杀敌的强大的斗志。

求享受求安稳只能等死。战场上不进则退,战争,是体力和脑力的比拼,戚继光也总是跟着形势精进,跑在敌人前面,更高更好更强。

他向上司提出“杀敌练兵两不误,要求重组新军”的方案,获得了胡宗宪的首肯。于是,为了节省军饷,他自己亲自训练新兵,省了请客兵训练的费用。

新军求“精”“勇”“忠”,戚继光亲自挑选新兵。他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义乌矿工人多势众,个个威猛强壮。为了求得人才,他亲自上门求贤,以求才若渴的姿态,恳求矿工首领陈大成率领部下加入新军队伍。桀骜不驯的陈大成只想守着自己的矿山,戚继光放低身段,最后自己以男人最原始的方式——比武,用武力加人品,收服陈大成,让陈大成一众勇士诚心归顺旗下。

从此,用魔鬼方式训练,严明军纪;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精绝阵法的“戚家军”横空出世,精锐不可挡,令敌人闻风丧胆。成为史上著名的“特种部队”。

“战神”戚继光

敌强我弱勇者胜,台州战役再现战神戚继光战场雄风。

很快,倭寇聚集两万之众,在奉化登岸,侵犯我朝国境。戚继光授命于临危之际,在群臣谈倭寇色变的情况下,他勇挑重任,以我方三千之众抵御敌军两万精良部队,在明知倭寇配备精良,有备而来,兵法吊诡,处处陷阱的形势下,他豪情万丈慷慨赴战。

军事专家战场博弈,高手对弈,是一场精彩的攻心战术,也是美妙绝伦的兵法艺术。“台州战役”中,看两军对决,双方将领兵法精妙,斗智斗勇,计中有计,步步惊心,简直看得惊心动魄,美不胜收。

尽管倭寇准备了陷阱让戚继光跳,戚继光完全识破诡计,并将计就计逐个击破,给敌人迎头痛击,因为他自信,他手里有秘密武器——“戚家军”。

戚家军长途跋涉去奉化迎战,第一次交锋,以数人轻伤的小小代价,歼灭敌军三百多人,战绩辉煌。

突然接到战报新河被袭,新河乃戚家军家眷驻地。前方作战后方被袭,新河只留下两百军队守护,可谓危在旦夕。敌人的诡计就是要戚家军鞭长莫及,腹背受敌,军心大乱。

戚大将军稳若泰山,他运筹帷幄稳住军心,并做好调度,分拨一半兵力迅速回去增援新河,他带着队伍继续追击敌人主力部队。

在一个城镇,戚继光锁定敌军主力部队,但是因为大部队被冲散,戚继光小股部队被敌人主力包围,势单力薄,眼看要被敌人歼灭。这时候戚继光走散的部队突然扛着大炮杀出来,把敌人轰个措手不及,戚继光乘胜追击,敌人狼狈逃窜。

精勇善战的戚家军愈战愈勇,敌人丢盔弃甲毫无招架之力准备逃回老巢。望着酣战中的戚家军,敌人胆寒:“是什么使明军脱胎换骨变得强大?”

倭寇指挥将军充满畏惧又是佩服:“戚继光能使身边人变得强大!”

这位军事家由衷的佩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

新河也在戚夫人拼死守卫下等到增援,把倭寇歼灭。三千精兵痛歼两万倭寇,战神戚继光把敌人打得闻风丧胆,不敢再来犯我中原。


荡寇风云中胡宗宪经典语录(荡寇风云抛头颅洒热血)(3)


忠肝义胆的抗倭群将

岑港之战,总兵俞大猷久攻五个月,损失惨重毫无进展。戚继光取而代之,一次奇兵偷袭立刻把敌人据点端掉。俞大猷抗倭多年却被定罪“纵寇南逃”,而他定罪后在狱中安然自得,开心的跟兄弟们切磋武功。

戚继光问俞大猷三个问题:“功劳不少,不觉委屈?”

“为何不怨?”

“为何没有不安?”

俞大猷的回答光明磊落,境界高远:想起牺牲的兄弟,自己还活着,不委屈;抗倭多年,倭寇未除,不怨;相信胡宗宪是为了保全他们,全力周旋,才得以继续抗击倭寇,无憾,问心无愧。

此心昭昭,清风明月。

高风亮节一代忠良之臣。

被传言权术过人声名狼藉的胡宗宪,也是在“争取打胜仗也要被杀头的苦差”,拼死也要抗击倭寇保卫国土。他用人不疑,戚继光说他心怀不轨,他有证据,但是他爱才心切,只是震慑戚继光,然后把证据销毁。“台州战役”他率部守卫台州重地,大获全胜,他是有谋有勇的抗倭将领。

历史评价:“没有胡宗宪,摆平不了倭寇”,可见胡宗宪的功不可没。

《荡寇风云》以英雄史诗巨制,塑造了明朝抗倭忠义良臣雕像群,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等名将,忠肝义胆,舍身报国的伟大形象,犹如一座丰碑,在历史中巍峨。


荡寇风云中胡宗宪经典语录(荡寇风云抛头颅洒热血)(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