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1)

中国戏曲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剧种叫京剧,京剧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流派叫程派,程派代表作中有一个非常个性的剧目叫《贺后骂殿》,《贺后骂殿》讲述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2)

宋太祖赵匡胤不幸驾崩后,其弟赵光义抢先一步继承了帝位。太祖长子赵德昭上殿质问赵光义为何篡位,赵光义恼羞成怒,欲斩德昭,德昭悲愤至极,撞柱而死。太祖正宫贺皇后闻听噩耗,携次子德芳上殿论理,她强忍满腔悲痛,以史作比,历数赵光义之过,心虚的赵光义最终理屈词穷,低头谢罪,赐贺皇后尚方宝剑,并封其为太后,入养老宫,同时加封德芳为八贤王,赐与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凹面金锏。

戏曲舞台上的贺皇后不畏强权,奋起抗争,维护幼子,痛斥昏君,令观众释怀解气,为之一快,遗憾的是,这只是艺术家们一厢情愿的戏剧创作,历史上的贺皇后并没有如此的强势,她实际上连骂殿的机会都不能得到,因为赵光义登基称帝时她已经香消玉殒了。

按照历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有三个皇后,分别是孝惠皇后贺氏、孝明皇后王氏和孝章皇后宋氏,但贺皇后和王皇后、宋皇后其实是大不一样的,因为她的皇后名位是追封的,她生前并没有享受到后宫第一人的至尊待遇。

贺皇后生于公元929年,不幸病逝于958年,那时距离她丈夫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只有两年的时间了,如果她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3)

贺氏是赵匡胤的结发妻子,出生在后唐帝国的京城开封,十五岁时嫁给赵匡胤为妻,这时已是后晋年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官任定国军节度使,贺氏封为会稽郡夫人。

贺氏先后为赵匡胤生下了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女儿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三个儿子分别叫德秀、德昭和德林,其中只有德昭幸运地长大成人了。

王氏是在贺氏离世后来到赵匡胤身边的,那时,赵匡胤的职位是殿前都点检,王氏则被封为琅邪郡夫人。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4)

王氏的父亲王饶“性宽厚,体貌祥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有人品,又有颜值,王氏作为他的女儿,应该是个品貌俱佳的女子,遗憾的是,王饶没有看到女儿嫁给大英雄赵匡胤,更没有看到女儿荣升皇后,母仪天下,因为他在女儿出嫁的前一年不幸病逝了。

王氏进入赵府的第三年,即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发生,赵匡胤黄袍加身,在朝廷众将的拥戴下宣布登基称帝,年幼的周恭帝柴宗训和他的母亲符太后只好宣布退位,于是,后周灭亡,大宋开国,历史从五代时期进入了赵宋王朝。

王氏虽然被她的丈夫,新皇帝赵匡胤立为了执掌后宫,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在后宫仍然处于万人之上,两人之下的地位,哪两个人在她之上呢?一个是皇帝赵匡胤,另一个是皇帝的老妈------皇太后杜氏。

虽然说中国的婆媳关系特别难处,王皇后和杜太后却为大宋朝三百多年的婆媳关系开了个好头。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5)

王皇后喜欢穿宽松得体,行动自如的衣衫,为的是更好地为丈夫和婆婆奉汤进膳,而且她是个虔心向佛的善信女子,每天都早早起来诵读佛经,祝祷大宋朝繁荣富强,福祚绵长。

作为一代名将赵匡胤(赵匡胤迎娶王氏时还没有登基称帝)续娶的妻子,王皇后即使不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肯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韶华红颜,但遗憾的是,她也是个薄命红颜。

王皇后嫁给赵匡胤后,先后生下三个孩子,可是这三个小生命都早早地夭折了,一个母亲在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这样的人生悲剧时,内心有多么痛苦我们可想而知。虽然她贵为至高无上的大宋皇后,但这个身份只能让她更深地感受到命运的残忍与无情,生命的渺小与无奈。

更为不幸的是,在失去第三个孩子的打击下,一直陷在痛苦中的王皇后病倒了,尽管有着皇帝丈夫的关怀,有着宫女太监的照料,有着御医们的精心疗治,王皇后还是在二十二岁的韶华时节离开了她深爱的丈夫赵匡胤,离开了她深爱的大宋王朝。

宋太祖对王皇后是有着极深感情的,以至于在王皇后病逝后的四年里再也没有立新的皇后(这就是史书中所言的“中宫虚位”),直到公元967年他遇到了后来的宋皇后。

宋皇后和杜太后一样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皇后的父亲名叫宋偓,属于典型的皇亲国戚,他的母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勗的女儿义宁公主,也就是说他是后唐开国皇帝的亲外孙。和丈夫相比,宋皇后的母亲是更典型的皇亲国戚,她乃后汉开国皇帝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6)

高祖刘知远的亲生女儿永宁公主,因此,宋家可谓三代皇亲三朝国戚,《宋史·宋偓传》称其“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宋氏生于公元952年,当时是后周广顺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后周的创建者周太祖郭威。宋氏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两三岁时跟随母亲永宁公主进宫朝贺皇帝时,太祖郭威一见她就喜欢得不得了,特意赐予她凤冠霞帔作为见面礼。

十五年后,当宋氏再次随母亲入宫朝贺时,周朝已经改成了宋朝,皇帝已经换了三次,但她的好运气却依然如故,而且比三岁时那一次更上数层楼,不但得到了御赐的凤冠霞帔,还被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确定为新皇后的候选人。

贺后骂殿京剧经典唱段(传统京剧名段贺后骂殿里的情节)(7)

公元968年,王氏被宋太祖纳入宫中,并且被立为继贺皇后、王皇后之后的第三位皇后,这应该和她出身皇亲国戚,气质高贵优雅,举止进退有度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皇后的姓氏正好和大宋的国号一致,这一巧合也会是个加分项。

虽然宋太祖和宋皇后相差二十五岁,是一对典型的忘年夫妻,二人却琴瑟相和,恩爱无比。据《宋史·后妃传》记载,宋皇后温柔和顺,知书重礼,每当太祖退朝,她“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彼情彼景堪称“皇家版的举案齐眉”。

不知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宋皇后和宋太祖竟然做了一千多年前的丁克夫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皇后对太祖皇帝的二儿子赵德芳关怀和爱护。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中,宋皇后明显偏爱二皇子赵德芳,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秘密的原因,主要是年龄造成的,因为大皇子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年长一岁,根本不需要她这个继母的关照,而赵德芳当时还不到十岁,对既像母亲又像姐姐的宋皇后充满着信赖依恋之情。

宋皇后和宋太祖赵匡胤一起生活了八年,这正好是赵匡胤皇帝生涯的后半程,然后,到了公元976年,宋太祖忽然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死去了,在历史上留下了赵光义“斧声烛影”中害死哥哥赵匡胤的千古疑案。

看到这里,聪明的您应该明白了吧------即使宋太祖离世宋太宗即位时,真地发生过皇后骂殿,那骂殿的也应该是赵匡胤的第三个妻子宋皇后,而不是他的结发妻子贺皇后,那时候,贺皇后已经病逝将近二十年了,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上殿为自己的儿女们发声维权的……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