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曾经,年少的我,看过至少二十遍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1)

最近听到、遇到几件事,让我颇多感慨。朋友带自己孩子和亲戚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去吃饭。席间,孩子们每人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都尝了一遍后,几个孩子都喜欢吃宫保鸡丁。当他们再一次想吃的时候,一个孩子把盘子拉向自己说:“这个菜是我点的,你们不能吃!”另几个小孩子哭哭闹闹。朋友没办法,哄那个大孩子说:“你是大姐姐,要让着他们点。”没想到,那个孩子梗着脖子说:“让着他们就是我吃亏,凭什么让啊!”朋友被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没说出来话来。最后不欢而散。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2)

暑假回老家,亲戚家的一个女孩子都上高一了,连饭也不会盛,每天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睡觉,除了上厕所就是看电视。天塌下来,也不能阻止她看电视,别说帮着大人做做家务,干点农活儿了。 邻居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家长告诉他:“咱们家这个月快没钱了,所以要省着用,不能随便买玩具了。”这孩子则很淡定地说:“那你去银行拿点吧。”他不知道钱是挣来的。他觉得有吃有喝有钱花是很自然的事。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3)

这些孩子从来没吃过苦,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呵护,认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流浪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没有想过的事。苦,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很遥远的事。可对于旧社会的孩子来说则是稀松平常。《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到处流浪的三毛就是苦孩子当中的典型代表。三毛从小没有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可好景不长,妈妈死于外国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他只好四处流浪。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4)

在艰难的流浪生活中,他遇到过好心的老爷爷收留他,老爷爷没有死于暴风雨,却死于兵痞的枪口下。好不容易遇到好心的小宝一家,却因为新家失火,小宝一家搬到外地,他只好重新去流浪,这个故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陌生了,但它曾经感动了好几代人,三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故事的魅力也经久不衰。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5)

首先,这个故事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苦难深重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外国侵略者入侵,战争夺去了三毛亲爱的妈妈,让他成为孤儿;好心的爷爷收到地主的盘剥,辛辛苦苦不得温饱,最后还被兵痞打死;贫富差距悬殊,富人为富不仁,欺负穷人,连孩子也不放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孤苦无依的三毛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6)

其次,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立体丰满的三毛形象。从外形上说,三毛大大的圆脑袋上,只有三根头发,一双大眼睛,非常有特点。从性格上说,三毛的性格代表了广大贫苦孩子的性格。他坚强、乐观,不向困难低头,再苦再累也会笑着活下去。如果你留意,会注意到一个细节:三毛在进入上海前还特意跑到小河边把脸洗得干干净净。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7)

他虽然穷,但是有骨气、有尊严。看到曾经欺负他的胖老板甩出的钞票,他理也不理。要知道钱对于天天吃不饱饭的三毛来说有多重要啊。可他对此却能不屑一顾,这骨气让人佩服!他关心穷人,乐于助人。三毛宁可不要胖老板的钞票,也不帮他推车,却无偿帮助卖菜的叔叔推车。卖菜的叔叔掏出仅有的一块饼,一人一半,还把他送到了上海。穷人间的情谊让人感动!不仅如此,三毛还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救素不相识的孩子小宝,也给自己找到一个新家。

张乐平与三毛(三毛流浪记张乐平)(8)

三毛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孩子必需的,也是现在的孩子身上所欠缺的。看三毛的故事,很容易和现在产生对比,想想过去的悲惨生活,孩子们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并不是谁都有的,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套书也让孩子有机会了解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同龄孩子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从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重新的认识,不再那么骄纵任性,不再任意挥霍自己的平常的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