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跌打肿痛,大多数人会先使用热敷贴,第一反应就是“哪里痛就贴哪里”,还有些人认为热敷贴就是“暖宝宝”,可以直接用来代替贴膏。然而,热敷贴真的是这样用的吗?

有些人在贴热敷贴时虽然起到了消炎止痛的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皮肤发红发痒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在7月21日的时候安安云讲座直播间邀请到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专业带头人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徐彬锋为大家科普了热敷贴的相关知识,今日跟随安安来重温一下吧~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1)

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

热敷贴通常是指含有发热材料,并封装于医用无纺布或其他医用材料内,使用时直接贴敷于患部,热量以传导的方式传递于患处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消炎、消肿和止痛。

很多人认为热敷贴就是“暖宝宝”。实际上,虽然热敷贴发热原理和作用与“暖宝宝”类似,但热敷贴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监管,而“暖宝宝”则按照工业用品(日用品)管理。因此,热敷贴的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条件、上市后的监管均比“暖宝宝”严格,质量和安全性更有保证。

热敷贴的临床作用

热敷贴是通过热敷局部机体组织进而产生热量,通过热量渗透到局部身体,进而起到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功效。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2)

临床上适用于外感风寒或者感受寒邪等导致的咳嗽、咳喘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可应用于乘凉、饮冷或者吹空调等导致脐带着凉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属于寒邪者;还可以用于感受寒邪或者风湿等引起的全身疼痛,包括肩周炎、颈肩疼痛等症状。

热敷贴主要是通过热敷进而起到功效,主要应用于偏寒证或者属于阳虚引起的寒邪疼痛等;不适合于上火或者属于热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否则热敷会导致症状加重。

热敷贴是如何发热的?

目前我国市场上常用的医用热敷贴由无纺布层、自主发热体(以还原铁粉、活性炭、蛭石粉、盐、水等为原料)、缓释热垫、粘贴层、防粘离型纸及包装外袋组成。

市场上的隔物灸贴、暖宫贴、灸疗贴、热疗隔盐灸贴等,与热敷贴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哪些人需要慎用热敷贴?

下列人员使用热敷贴需谨慎:

1. 患有恶性肿瘤者

2. 佩戴心脏起搏器者

3.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肺、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

4. 精神病患者

5.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6. 体质极度虚弱者

7.儿童

8.对温度变化不太敏感的患者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3)

(常见的粘贴式结构示意图)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4)

(常见的非粘贴式结构示意图)

如何安全使用热敷贴?

1.了解热敷贴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有助于消散水肿、抑制炎症,缓解肌肉紧张所致的疼痛。

2.明确热敷贴的预期使用环境,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要避免在易引起温度过高的环境中使用,如高压氧舱、电热器具附近。

3.知晓热敷贴的适用人群,必要时要遵医嘱。

4.了解热敷贴的禁忌症,主要包括皮肤破损、溃烂、感觉障碍、急性闭合性损伤、化脓性感染及急性期炎症患者,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精神疾病类患者,皮肤病、严重糖尿病、高热患者及对产品材质过敏者等。

正确热敷,提防“低温烫伤”

比起贴敷普通的药膏,热敷贴和远红外治疗贴使用起来应该多加注意。

患者在使用热敷贴和远红外治疗贴时,一般需要贴敷于四肢及躯干患处,心脏及头部慎用。

热敷时间一般建议在30分钟左右,避免超过4小时,一般一贴使用一次。

在贴敷位置选择上,应注意贴敷于皮肤完好的患部,避开伤口、黏膜或皮肤受损处,使用过程中避免“低温烫伤”。

烫伤后如何处理?

患者在贴敷过程中,如有发红、发痒、发疹等情况发生,就要注意可能是“低温烫伤”。这时应及时揭下贴片,用流水冲洗烫伤部位降温。如有水泡等出现,可降温后用干净的毛巾包裹患处就医诊治。

此外,患者应尽量避免自行涂抹烫伤膏,必要时就医诊治。低温烫伤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选购正规热敷贴怎么做?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热敷贴和远红外治疗贴,消费者如何买到正规产品?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5)

首先,热敷贴和远红外治疗贴应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文号,包装上应注明注册证编号。

其次,选择正规的机构进行购买,例如拥有医疗器械销售资质的药店等,在网上购买时也需在正规的平台上买,必要时也有权要求商家提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明。

最后,也可以通过药监局的网站来查询产品是否合格。

结语

最后我们来看看热敷贴的使用方法吧,热敷贴为外用贴,使用时,撕开内袋,取出热敷贴,展开护翼并撕下内侧离型纸,直接外贴病患部位即可。

暖宝宝热敷贴使用方法(热敷贴并不是暖宝宝)(6)

参考资料:

1.第20期安安云讲座《这种日用品竟然是医疗器械,你用对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