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规模宏大,陵域占地"周八十里"(《唐会要》)。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墙,其中内城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3米,西城墙长1438米,总面积接近240万平方米。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1)

庄严肃穆的乾陵

小时候,每逢大年初一,要不去乾陵,要不去法门寺逛逛。毕竟当时农村人能逛的地方不多,就是周边的地方。大年初一往乾陵方向或者往法门寺方向的车络绎不绝,这时也是街道上小商小贩售卖年货、人们走亲访友的最佳时间。这时也是街道上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

站在乾陵入口处,望着一段一段的石梯。厚重而又结实。遥远的唐朝工匠是如何将这些石料运到这里,如何按照最高工艺砌筑而成。走在石梯上,我感到一种厚重与肃穆。我想石梯下面有没有累到的工匠,我摸着被时间冲刷的石梯,我冥想着唐代工匠砌筑的场景。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2)

台阶是古代等级制度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王权的象征

乾陵的大致介绍:

主陵: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个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地宫:听人介绍和网上了解。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品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3)

主陵一隅,乾陵是石头山,坚实可靠

无字碑: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4)

岁月的冲刷,历史的厚重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5)

一代女皇,且由后世评价

石像: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称直阁将军)。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瞪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6)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7)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8)

乾陵引人注目之处,还有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的两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唐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宣扬大唐威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这些石人残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这些石像都没有脑袋。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9)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10)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11)

仰望乾陵(鲜活的乾陵厚重的历史)(12)

历史不是书本上那枯燥无味的,历史是鲜活有生命的。每个时代的历史就是当代史,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也曾经书写过自己的辉煌。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抹精彩。我曾经在我高中的学校看到很高大的土胚墙,听老师讲那是乾陵外城郭,当时我觉得是件很神奇事情,距离现在这么遥远,竟然还有那个时代的遗迹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辉煌。我能想象到当时乾陵是多么雄伟肃穆,当时奉天县(乾县)为了配合营造乾陵,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后期的守陵是朝廷驻扎官兵还是当地人了。乾县的豆腐脑、锅盔、茶酥、挂面是否和乾陵有关系了、乾陵附近的村民是否就是唐代守陵人了还是营造工匠的后代了。

历史是真实有趣的。在时间空间上也许我们与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能够对话。以他们为镜,努力奋发向上,做一个平和积极拼搏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