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的味道(青岛怀旧37岁月滋味)

岁月滋味我一直被一样东西陶醉着、吸引着,它似乎像流淌在我体内的血液,还像一场我曾经历过的恋爱,不可或缺又挥之不去与它厮守相伴走过的岁月,充满了快乐和自豪—它就是青岛啤酒,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青岛的味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青岛的味道(青岛怀旧37岁月滋味)

老青岛的味道

岁月滋味

我一直被一样东西陶醉着、吸引着,它似乎像流淌在我体内的血液,还像一场我曾经历过的恋爱,不可或缺又挥之不去与它厮守相伴走过的岁月,充满了快乐和自豪—它就是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落户于这座城市已一百多年了。

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小食品店里站着的三三两两的人,他们手里各自端着罐头瓶作的“杯子”,杯子里盛满花两毛钱便可买得的散啤酒,边聊天边享受青岛散啤酒带来的快意。我很羡慕他们周身流露出的这种松弛散淡的状态,其中固然存有去馋解乏之功效,但更多的当然是青岛啤酒带来的生活情趣。

那时,我也极愿意听没开启的青岛啤酒挤挤挨挨碰撞到一起发出的声音,像是一种古乐,也像峡谷里泉的涌动。啤酒瓶上的商标贴极具青岛人的情结,栈桥、波浪、麦穗纳人在一个竖立的椭圆中,我熟悉商标里的每一处细节。一个个手榴弹状的啤酒瓶,绝少有弃碎一旁的,除可以退还以外,母亲还将它作了装盛醋、酱油、花生油什么的器皿。

春节、国庆节来临,家里都可享受到一些副食品的福利待遇,其中必有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是按户分发的,每户五瓶,凭购物票购买,五毛多块钱一瓶。排队买东西,家里通常由我来干,因我排行最小。

记得一年春节,就是为了这五瓶啤酒,我一早到指定的一家食品店排队。去的时候已有几十号排队的人了,中间又有不断加塞的人,总算临到我的时候,只听服务员随口撂了一句“卖完了,明天再卖”。可想而知,前功尽弃的结果让我沮丧到了极点。回家的路上我愤愤地想,如果买到它,我一定痛快地喝上一瓶,以解我心头之痛。然而,等第二天把酒买回了家,母亲从我手中迅速接过去,又一瓶一瓶寒进床底的最里面。我清楚,我没有资格享用这个奢伤品的,父母都用来招待家里最尊贵的亲朋友了。

每每见玻璃杯中青岛啤酒白沫泛溢的时候,嗓子眼儿就会明显涌上一股干渴感,如同久旱的庄稼亟待清水滋润一般。望着大人们一口一口把透明清澈的黄色液体饮人口里,我的喉结会伴随他们一杯杯的畅饮也不禁跟着上下波动起来,一种沁人心脾的滋味顿时流遍全身。我以为那是人生幸福的时刻。

七十年代末,我到北京旅行,投奔在一朋友家,随身带去的礼物是一箱听装青岛啤酒。没记错的话,一箱啤酒花去了我大半月的工资。那时,我的月薪不足四十块钱。记得朋友迎我回到他家,俯下身子把啤酒箱打开,兴奋地一瓶一瓶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口里念念有词,送谁两听,送谁四听,送谁六听。分配完毕,朋友好像完成了一项使命似的,拍着我的肩膀大声说“今晚为你接风!”。

在朋友家一住就是一周,他待我如上宾,不仅好吃好床供着,还请假休班陪我游景逛街。我很是过意不去,他却不以为然,不仅如此,他好像还生怕我有什么不满意。一次酒后,方才使我恍然,原来,朋友把我带去的青岛啤酒不仅还了他的许多情,还大大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听他说当领导看到送去的青岛啤酒的时候,眉笑颜开,并许诺了很多。须知,当时的北京市面上,绝少见到青岛啤酒。

那一刻,我内心深处对青岛啤酒充满了感谢与自豪。

我是八十年代中期举行的婚礼,婚礼上喝什么酒是检验宴席档次的标准,如果桌子上能摆放几瓶青岛啤酒,毫无疑问,主办者的身份是让人刮目的,当然,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含有的比富耀贵的成分。

家人不甘落伍,四处托关系购得了六箱大瓶青岛啤酒。结婚那日,每桌摆上了十瓶,远远望去,异常显得耀眼醒目,为婚宴平添了红火的气象,周围人也无不投来艳羡的目光。出于犒劳大厨的辛苦,特意给他搬过去一箱。大厨好酒,尤好啤酒。见到一箱青岛啤酒送过来,竟喜不自禁,激动的有些口吃地让人把酒搬至炉灶旁,他要一边炒菜,一边享用这琼浆玉液。那天,大厨菜做得极好,博得一片喝彩,他回答得也妙,一切因喝了这箱青岛啤酒的缘故。

当然,婚礼喝的啤酒大部分还是炮弹状的散装青岛啤酒,圆墩墩的铝啤酒罐,每罐至少装盛五六十斤。喝这种灌装散啤这在当年青岛的街面上非常流行。而手提袋装散啤酒和蛤蜊的人随处可见,人们独享其乐,徜徉于大街小巷。尤在夏季,一杯清凉甘冽的啤酒下肚,淋漓酣畅,解乏又解渴。再说,再说,大碗喝酒的形象,梁山好汉一样,极有豪气。

而一手提着用塑料袋装的散啤酒,一手提着蛤蜊,徜徉穿行于大街小巷,是近些年的事了。

1991年,青岛举办了首届国际啤酒节,国内外许多品牌的啤酒一下子涌了进来,五花八门,口味各异,令人眼花缭乱。不久,冠为啤酒城、啤酒街、啤酒宫、啤酒屋等名号如雨后春笋,诞生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青岛啤酒在业内可谓独领风骚,无论就历史渊源,还是品牌知名度,抑或啤酒产量及出口量,毋庸置疑,都当属翘楚。这一时期,媒体上鲜见有它的广告发布,也许企业恪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飞速前行,青岛啤酒似乎忽然意识到了高枕无忧的危机,于是,他们审时度势,在挑战中走向了世界。几年间,青岛啤酒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势头,到外撒种遍地开花,大半个中国挂满了它的旅帜,甚至于海外。

这一时期,大小饭店出现了青岛啤酒的一个崭新产品,名为纯生啤酒。人们热衷于它,并渐成餐饮的时尚。所谓纯生晚酒,一般是指生产日期近、保鲜程度高,口感更加纯正,而所含营养也更加丰富。纯生啤酒的诞生,不能不说是一次啤酒生产与消费的革命,以往人们对生产时间常忽略不计,甚至一些买回家的青岛啤酒,一放则是几年,而此时人们似乎开始意识到了产品的时效和质量。

纯生啤酒都是以“扎"来计算,玻璃质地,大小不一,边上带一个手把。纯生啤酒一般装在一个不锈钢大罐里,大罐下方有一开关,扭开开关,啤酒会哗哗流人杯中,黄澄澄清澈的啤酒连同啤酒泡沫会冒溢出了杯子,泡沫形成的各种冰山状也煞是好看。喝纯生啤酒,大麦芽和啤酒花儿的香气,很容易品尝出来,令人陶醉。它度数不高,又清新爽口,加上手拿扎杯的那种粗犷感觉,所以,不知不觉酣醉它里面的人真是“前赴后继”,且都乐此不疲,个中情趣,惟有饮者自知。

上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已经揉进了青岛百年的历史,融入在了青岛人的血液里。

两年前,儿子留学到了澳大利亚南部的墨尔本。刚去的前两三个月,他想家的情绪极为强烈,以至于不能自已,竟使妻子不敢与他通话。我想,许是因为儿子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再就是因在父母跟前过于养尊处优。但我清楚,儿子必须要经历一个孤单寂寥的时期。恰在此时,逢上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的到来,在南半球这个异国他乡的城市,儿子自然愈加思亲起来。晚上,他独自走出了校门,并莫名走进了一家酒吧。

他要前来独自度过这个中秋节。

儿子试着问此处是否有中国青岛啤酒。这完全是他随便扔出的一句话,不敢有奢望。但万万没想到,不多会儿服务员真送过来小瓶装的青岛啤酒。儿子先是惊讶,他不相信在如此遥远的地方居然还能喝到青岛啤酒;再后就是高兴,他觉得这个中秋不孤独不寂寞,好像我们一家三口都在。他一下子要来了三瓶,权当家人每人一瓶,此刻,他已不在乎五澳元仅买一小瓶青岛啤酒的高价格。

儿子整齐的把三瓶啤酒摆放眼前,极深沉地凝视着。当他打开一酒瓶盖儿,白沫猛地冒溢出来时,他突然无法控制并毫无顾忌地哭起来,泪水从脸颊止不住地往下流,他觉得自己又和家人在一起了。那一刻,青岛啤酒已不单是一种饮品,它幻化成了家乡的身影,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鲜活无比,熟悉又亲切。

儿子后来给我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充满了感慨,自从那个中秋后,他说自己好像长大了,他说他要感谢青岛啤酒带给他的心灵的慰藉。

如今,我愿意喝一点青岛啤酒,一杯在手,抿上一口,细细品味,无疑能品尝出一种人生的况味。慢慢咀嚼这种滋味,好生陶醉,恍然中,我品尝到了中国几十年进程里的百般滋味,那般苦涩,那般甘冽,那般风情,那般回味无穷……

搜索

青岛怀旧小酒馆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