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

【名称】赵氏三世人马图

【年代】元

【作者】赵孟頫、赵雍、赵麟

【现状】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画芯】670 x 30 CM

【材质】纸本 设色 手卷

本期每日读一画介绍的作品为元代赵孟頫一家三代所绘的《赵氏三世人马》图,为什么要把这三个人的画合起来呢,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画的人马图,更因为人家是一家子,货真价实的祖孙三代!赵孟頫一家文风之盛,能与之相媲美者实在寥寥。赵氏一族中除赵孟頫外,管道升、赵雍、赵麟、王蒙等也各因书画上的造诣彪炳史册。这次将赵孟頫、赵雍、赵麟三代《人马图》合为一卷,传之于世。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深受赵孟頫影响,拥有强大艺术基因的赵氏家族的人马图作品。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1)

元 赵孟頫《赵氏三世人马图》画芯

从画芯可见,这件卷轴是由赵氏三代人(赵孟頫、赵雍、赵麟)各画一幅《人马图》拼接而成,每段画作的左侧均自题款识。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2)

《赵氏三世人马图》之:赵孟頫人马图题款

赵孟頫的这幅《人马图》里画的马,前面的两个马蹄,靠得非常近。而后面的两个马蹄,也是几乎靠在一起,完全是一幅想跑,却不敢跑的模样。那个牵马的奚官(负责养马的小官)更是双手叠握,两只眼睛里,全都是逆来顺受的光芒,一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模样。《人马图》为自喻,细节处理因而有些隐晦,人物谦卑,须眉粗散,冠服多用直、折笔处理,挽袖露臂,相对朴素,不是直接的自画像。

画中题款识:元贞二年正月十日作人马图,以奉飞卿廉访清玩。吴兴赵孟頫题。

这里的廉访在这里给大家讲讲,史廉访,即史炜,字飞卿,为元初显赫的北方史氏家族史天祥嫡孙,历山东行省枢密院佥事,调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赵孟頫诗文记载了史炜曾对其关照。《人马图》所绘奚官侍马而立,正符与史炜赠诗中“何当揽辔从公去”之意,作为赵孟頫自喻当是合理的。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3)

《赵氏三世人马图》之:赵雍人马图题款

此图赵雍绘一西域长髯奚官双手牵一白马。画面剪裁看似平淡,像是信手拈来之作,却显示出画家驾驭画面的非凡本领。不过画中的人和马,更显得拘谨,那个养马的奚官应该是一个元人,他脸上的神情惶恐,很有一种担心树叶掉下来,砸中脑袋的猥琐形象。而奚官牵着的马缰绳,已经下垂成了一个U字形,小编怀疑,奚官就是松开了缰绳,那匹温顺的马,也不会撒开四蹄飞奔了。

题识释文:至正十九年已亥秋八月,余寓武林,一日韩介石过余,道松江同知谢伯理雅意,俾介石持先平章所画人马见示,求余于卷尾亦作人马以继之,拜观之余,悲喜交集,不能去手,余虽未识伯理,嘉其高致,故慨然为作,以授介石归之伯理云,赵雍赵永书。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4)

《赵氏三世人马图》之:赵麟人马图题款

最后是赵麟绘的《人马图》这幅里面的马稍微神俊一点,但那奚官却紧张地抓住了缰绳,生怕那匹马会脱缰而走,看完了这三幅画,我们不难从画中体会到三中不同的境界,温驯,小心和压抑。

题识释文:云间谢伯理氏旧藏。先大父魏国公所画人马图,装潢成卷,复请家君作于后,而亦以命余,窃惟伯理之意,岂欲侈吾家三世之所传欤?自非笃于文雅,不能用心若此也。遂不辞而承命。时至正已亥冬十月望日也,承事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检校官赵麟识。

此卷后有陈洪绶等人题跋,谓其“三老不失笔墨宗风,古来大小李将军、高家父子、米家父子之类比。”“古来父子祖孙以忠孝节义道应文学相传,不替者之类耳。”对比吴湖帆题款中所及“蒋氏密韵楼藏赵氏三世画马卷对临一本,并记原题款识于后,王蒙等跋亦入。”

王蒙(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画中题跋谓赵雍笔法“得曹霸为多”,赵麟笔法“得韩幹为重”,赵孟頫则“兼曹韩而获其神妙”。从这卷祖孙三代的合卷中,可看出赵氏鞍马人物画的发展和沿革。赵孟頫标榜的“古意”与“书画同法”的艺术标准,使他的画直接从唐及唐以前的画入手,用笔又从书法中吸取养分,因此,从格调到技法,在元代树立起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赵雍和赵麟从赵孟頫入手,在技法上虽能熟练运用,但在用笔的精神上,略显柔弱与温和,少了开拓者的气度与果断。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5)

《赵氏一门三世人马图卷》局部之:沈大年题跋

释文:吴兴赵公文章政事见重前代,又以其余力适情于翰墨之内,故字画之工点染之神妙天下,而子孙亦克承其志焉。清江王氏希和,持其所藏公家三世所作人马图以示余,盖自子昂公为之,祖仲穆公为之子彦徴公为之孙。观其顾视随立尊卑秩然,亲谊蔼然,然后知名贤。措思运笔虽于图写之末,而寓乎天理人心之正,使后人于一展卷之顷,孝敬之心自不能不兴起于其衷也。况兰筋麴膝方首厚蹄,目如悬铃,光流紫电,奇情妍态,宛如锵如如翔如实,可以充天闲而鸣和鸾也。又何必伯乐之经九方皋之法,然后可以见之哉。希和今世名家素勤诗礼之,教乡先生称道之者,日益著是犹骥,有其徳而又得其所养者,它日充天闲鸣和鸾。今将于此图而徴希和之所至也,再阅是图敬书于后,时永乐元年冬十一月五日将仕佐郎临江府儒学教授钱塘沈大年题。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6)

《赵氏一门三世人马图卷》之:陈安题跋

释文:赵氏三世画人马,一笔在世千金价。王君何处得此图,传云二守松江谢。试观一疋才且雄,渥洼龙种苍玉鬃。奚官却立俨相向,四蹄擁雪森寒空。飞卿廉访曾清玩,孟頫千载留香翰。雍子麟孙笔更精,双骏何须数韩干。前者雪擁铁连钱,双蹄削玉双云烟。后者雨点桃花色,玉顶分明筋骨别。意态艺容两绝奇,迥若天闲初阅时。世间无数真龙骨,见此孰与争光辉。吁嗟妙画世所妙,好贵籍权门岂专。好为君题罢祝君辞,子子孙孙永相保。陈安。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7)

元 赵孟頫《赵氏三世人马》

【作者简介】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雍(1289—约1360),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頫次子。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

赵麟,字彦徵。赵孟頫之孙,赵雍次子。至正十一年,以国子生参加会试,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登进士第,初授之官不详。至正十九年,在任承事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检校官。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吴元年十月甲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兼任议律官,受命参与制订律令。洪武元年,以御史出任莒州知州,清藻若冰雪,而性敏才优,遇事辄办。值元末兵燹之后,官廨学宫一切毁废,麟次第营建,规模略备,气象更新,而民间不知有力役之扰,故州人尤颂之。 善画人马。亦能山水,亦善书,能秉承祖父赵体。至正二年(1342年)作《春山图》;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作《洗马图》。


元史赵孟頫:每日读一画元赵孟頫赵氏(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