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诏书大白话 让左右为难的朱棣立下了太子

永乐二年(1404)四月初二这一天,永乐皇帝朱棣做了件大事。上午他在金銮殿举行隆重仪式,任命道衍和尚为太子少师,并恢复俗姓姚,赐名广孝。

朱棣诏书大白话 让左右为难的朱棣立下了太子(1)

朱棣让姚广孝担任太子的老师,可见对其倚重之深。但此时,究竟谁能当上太子,朱棣还没有拿定主意。

朱棣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二儿子朱高煦,三儿子朱高燧。按照袭封的规定,亲王的大儿子,其官方称呼叫世子,亲王爵位由世子继承。所以,朱高炽几岁时就成为皇室承认的世子。

朱棣获得皇位后,按规定,当了多年世子的朱高炽,应该顺顺当当地登上太子之位,成为合法的储君。但朱棣嫌朱高炽柔弱,有心将皇位传给二儿子朱高煦。

朱棣之所以偏爱朱高煦,的确有他的理由。却说建文帝元年(1399)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南下“靖难”时,时年二十岁的朱高煦一直追随父王,经历了几百次战斗,总是冲锋陷阵、不畏箭矢。在几次惨烈的大战中,朱高煦拼死保护父王,可谓屡建奇功。

朱棣与朱高煦,即是父子,又是战友,加之朱高煦的长相和性格都很像朱棣,因此,朱棣有心弃世子朱高炽,而改立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知道父皇的心思,也四处笼络大臣,打算夺取太子之位。

在永乐元年下半年,围绕究竟让谁当太子储君的问题上,朱棣召开过几次会议进行讨论。朝中大臣分为两派。淇国公邱福,驸马都尉王宁等都是朱高煦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朱高煦有战功,应当立为皇储。但兵部尚书金忠等人持反对观点,他认为长子当立,这是传位的规矩,坏了规矩,会给后世的立储留下隐患。

到底该立谁为太子呢?朱棣举棋不定。尽管他想传位于朱高煦,但大臣们的反对意见又不无道理。而立储之事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于是决定在四月初二这天下午,在封姚广孝为少师之后,朱棣召集了一些大臣,到阅江楼举行了一次笔会。

事先,在朱棣的授意下,宫廷画师画了一幅《彪虎图》。画面上是一只健硕的大老虎领着三只小老虎,尽显父子相亲,两相眷顾的情状。在阅江楼上,朱棣让太监将这幅《彪虎图》悬挂起来,命在场大臣作题画诗。

朱棣诏书大白话 让左右为难的朱棣立下了太子(2)

一看这幅图画,大臣们都明白,朱棣是借画自况。他无法就立储问题作出决断,想借助这种方式,再次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不多时,大臣们的题画悬挂了起来,朱棣一一观看,其中有一首吸引了他: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情不自禁念出声来,他再回头去看那幅《彪虎图》,只见三只小老虎紧紧跟随大老虎,打头的那只小老虎温驯而谦恭。朱棣不禁大受感动,当即宣布,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而他最喜爱的二儿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三儿子朱高燧被封为赵王。

朱棣诏书大白话 让左右为难的朱棣立下了太子(3)

一场争斗半年之久的立储风波终于平息。这正好印证了那句话:历史的进程往往决定于细节。促使朱棣下最后决心的,便是一首短短二十个字的题画诗

作诗的人,乃是朝中最年轻的大臣,此人为文渊阁侍读学士解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