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

黄荆山远眺 程良利摄

黄石市西塞山区委宣传部、西塞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黄石市西塞山区摄影家协会、湖北大冶特钢摄影家协会共同承办的“特钢之城 美丽西塞”摄影大赛影展,在十五冶社区广场展出了一个多星期。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

十五冶社区 程良利摄

趁疫情缓解,西塞山区摄协主席团成员组织前往参观,然后到美林山庄召开西塞山区摄协第三次主席团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齐上黄荆山,共赏秋日景。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

观展后合影留念 周满新摄

我们主席团一行二十人,九点三十分参观完摄影展后从十五冶社区驱车前往美林山庄。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4)

美林山庄一角 程良利摄

正是:

登高远眺 齐上黄荆山,

提振士气 共赏秋日景。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5)

飞云公园远眺 程良利摄

黄荆山位于西塞山区,

“晴时明月泄流银,

雨过云飞看黄荆。

退马疑兵成佳话,

留与世人说到今。”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6)

黄荆山栈道 程良利摄

说的就是黄荆山,黄荆山自东向西绵延20多公里,贯穿整个西塞山区,历史悠久,景点众多。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7)

飞云路 程良利摄

我们一行经沿湖路、黄石大道,中窑路口右拐进入飞云路,顺着中窑小学旁的小路盘旋而上,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8)

中窑小学 程良利摄

狭窄的山路车来车往,可能是周未的原因。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9)

上山道路 程良利摄

几个拐点出现的严重的堵塞,市摄协副主席冯燕军多次下车指挥调度,疏导交通,长长的车队才得以正常通行。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0)

上山道路 程良利摄

当车队行驶到飞云公园时,被一哨所的几位保安拦下,要求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这已经是公共场所疫情管理的常态了,停车的片刻,我瞅见到了飞云公园的大门,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1)

飞云公园大门 程良利摄

脑海瞬间闪出儿时在此处追逐戏闹的情景。坐旋转飞机,摘糖梨野果,攀韭菜悬岩,下白龙(井)捉蟹 ,虽说已过了五十多年,但还是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2)

上山小路 程良利摄

扭头看山下,一幢幢毗邻相拥的教学楼,大片片绿草茵茵的操场,那是我的母校黄石六中。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3)

飞云公园远望 程良利摄

初、高中曾经在此就读。在校园西南角50米处,曾有栋十米见方的正方形教堂(大人当时俗称为庙),建于1914年,应是黄石第一座教堂。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4)

飞云公园一景 程良利摄

百年建筑,未能保存下来实在可惜,教堂灰砖黑瓦,内空净高四米,室内四周墙壁、天花板上,都镶印着彩色浮雕或画像,非常漂亮。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5)

黄荆山道路 程良利摄

这座教堂是当年创办普爱医院时由英国基督教会负责建造的,供基督教做礼拜活动的场所。黄石解放后,普爱医院收回国有改名为黄石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堂也随之被政府征收改建为住家,象切豆腐横竖两刀,一分为四。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6)

黄荆山四安亭 程良利摄

1951年我的父母和我的哥哥姐姐们搬进了改造后的这五米见方的教堂里,五年后我也在此出生。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7)

白尼庵 程良利摄

车子到了白尼庵,脱缰的思绪才收了回来,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8)

马帮 程良利摄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19)

白尼庵 程良利摄

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0)

凭高目极 程良利摄

放眼东去,西塞山耸立江心雄姿挺拨,大冶特钢现代厂区尽收眼底,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1)

大冶特钢厂区 程良利 摄

只见滚滚江水向东流,山脚处处起高楼。

车队过白尼庵右转而上,一眼就可看到飞云洞道观悬挂在半山腰中,郁郁葱葱的青山崖壁上镶嵌着一群红色的古建筑,壮观而又神奇。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2)

飞云洞道观全貌 程良利摄

飞云洞道观景点之一飞云洞,又称琦圩洞,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3)

琦圩洞 程良利摄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4)

琦云楼 程良利摄

据史书记载,晚唐文学家元结,号琦圩子,为避安禄山兵祸之乱,曾在洞前结庐读书,并写下了《异泉铭》、《石宫四咏》等诗文。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5)

异泉铭 程良利 摄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6)

晨扫 程良利 摄

这里有颇负盛名的飞云瀑布,每当雨后,几缕清泉自山中如青龙吐珠般飞溅喷出,蜿蜒下泄数百尺,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7)

飞云瀑布 汪泽栋摄

隐入深潭,不见其踪,当斜阳沐龙珠,彩练当空舞,颇为壮观。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8)

瀑布是从道长脚下的小洞中喷出 程良利摄

过了飞云洞道观,车队蜿蜒前行,不一会就到了美林山庄,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29)

道长晨悟 程良利 摄

我们把车停在道路的两旁,这里应是黄荆山次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放眼望去,朦胧的黄荆山峦,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美林山庄就隐藏在这云抱雾绕的沟壑之中。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0)

黄荆秋色 程良利 摄

在大路旁拐弯处,两棵大树架起的一个近二米高的山门,门头上挂着“徐自滚村”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1)

美林山庄大门 程良利 摄

穿过门楼,踏着青石台阶缓缓而下,林海茫茫,小径隐隐,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松风相亲,旁若无人。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2)

美林山庄小景 程良利 摄

穿过茂林树林,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彩色三层小楼、通透明亮的玻璃花房和沿坡而建的休闲小景。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3)

美林山庄小楼 程良利 摄

正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如入世外桃园,别有洞天。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4)

美林山庄玻璃花房 程良利 摄

金色小花在路旁草丛昂首相望,玻璃房里花朵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出来迎接山下的赏秋之客。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5)

美林山庄玻璃花房 程良利 摄

虽说是深秋,却处处花红叶翠,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眼开心远,神清气爽。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6)

美林山庄茶座 程良利 摄

纵观四周,轻云雾霭,远岫凝色,深邃宁静,远观近览,

真个是:千般好景人未识,独凭幽霁在黄荆。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7)

美林山庄花房餐厅 程良利 摄

摄影师绝不会失去此机会,人人拿起手中的长枪短炮,美女们也纷纷摆出优雅的pose,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8)

优雅的pose 周满新摄

大家完全沉浸在童话般的世界和空灵般的仙境里,寄情并陶醉在这奇山异石、花果飘香、潺潺流水的大自然中。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39)

美林山庄野外一角 程良利 摄

只有登高才享有美景,只有登高才放眼远望,只有登高,才了无隔阻,意畅神飞。

生活如此,人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西塞山区摄协只有不断攀登,开拓进取,方能超越自我,才能有所作为。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40)

美林山庄小憩之处 程良利 摄

“主席团成员,赶快下来开会啦”,这时,大家都忘了要召开西塞山摄协第三次主席团会议,总结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等事项,大家收起相机,信心满满,奔向会场,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金秋十月太行风光摄影采风(基层摄协纪实十)(41)

黄荆山马帮队 程良利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