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奇闻异事(慈禧点状元留下的奇闻逸事)

慈禧死后奇闻异事(慈禧点状元留下的奇闻逸事)(1)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科考的第一名叫做头名状元。如果追溯状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依唐朝科考制度,一般必须具备举人身份的读书人才有资格赴京应礼部参加科举考试。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第一名就是状元,也叫做魁首。历史上有“三元及第”的说法,其中提到的“三元”,更是百年难遇的考试天才,堪称状元中的状元。所谓“三元”,指乡试第一名的解元、会试第一名的会元、殿试第一名的状元,故合称“三元”。据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关于“三元”考证,自科举实行以来,连中三元者,不过区区十几人而已。由此可见,考中状元难,而连中三元则更难。

状元难考,而一旦高中便红袍加深,帽插宫花,荣耀非常。所谓“一登龙门身价增,金榜题名天下知”正是高中状元生动真实的写照。在唐朝高中状元者跨马游街后,要与同榜进士一起到杏园参加探花宴。宴会结束之后,大家还要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曾作《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跨马游街兴高采烈之情溢于言表。

到了两宋时期,依旧沿袭唐朝的科举制度,考中进士者而称为“天子门生”。皇帝对新考中的进士赐宴,叫“闻喜宴”。因为宴席总是设在琼林苑,所以也称作“琼林宴”。在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一般要钦点殿试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对榜眼、探花以及考中进士者要依次亲自宣布,并由阁门承接唱名,传于阶下,众卫士齐声传名高呼。皇帝还常常亲自为状元赐诗词和簪花,以提高其在朝廷的地位。这种将科考第一名点为状元的制度一直也为明清两朝所沿袭。

然而,到了晚清光绪年间,这种制度就被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给打破了。慈禧太后居然以自己的好恶来钦点状元,这种逆袭朝廷规制的手段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一、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按拟写的寿联优劣钦点状元。

在一次特设恩科的考试中,慈禧太后居然没通过殿试就点了第六十名进士为当朝恩科状元。其实,这第六十名进士就是一甲的倒数第一的进士。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违反科考制度钦点倒数第一的进士为头名状元呢?

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恰巧是慈禧太后六十岁。为了庆祝这位老佛爷六十寿诞,皇宫高层特例开设恩科,增考一期恩科状元。本来科考为三年考一科,这次因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诞而不受原来规定的三年之限。其实,开设恩科是清朝也是一个传统习惯,譬如皇帝登基、太后万寿,甚至公主下嫁都有可能开设恩科。

这一次恩科开考,天下举子聚会京城。其中有一位名叫张謇的举子,考中了第六十名进士。今日金榜题名,对于张謇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原来这张謇乃是南通人,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冷籍”。当时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为了取得应试资格,走上科举正道,经其老师宋琛的安排,张謇冒用如皋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

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张謇开始每两年一次前往江宁参加乡试,先后五次全都名落孙山。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三十三岁的张謇转赴顺天府参加乡试,即北闱,终于考中了第二名举人。

因张謇是南方人而列北榜第一名,被称之为“南元”。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自1868年以来,张謇已经在入仕的道路上走了二十六个年头,进出科场二十多次,但无不是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1894 年,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爆发甲午战争那一年,朝廷特设恩科会试,张謇因父命难违,第五次进京应试,竟考中了一甲第六十名。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深知张謇满腹文才,便向慈禧太后建议:往年是选第一名进士为状元,今年就以六十名进士为状元,以示老佛爷的六十寿诞之庆。慈禧太后一听,认为这样做虽有违祖制和朝廷规制,乃逆袭行为,但是,她并没有当场就否定翁同稣的建议。

翁同稣见此情景觉得此事大有希望,便持续推进此事。他先让这六十名进士向慈禧太后进献寿联,并将这六十副寿联布置在庆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会场上,然后恭请慈禧太后前来观赏这些寿联。这一天,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和百官陪同下前去观赏新科进士所写的寿联。慈禧太后从头看起,当看到第六十幅寿联时,眼睛突然一亮:好,这是谁写的?不但字写得好,内容也好!

上联:太后寿诞六十花甲轮流转返老还童千千岁,

下联:佛祖治国二圣临朝天地顺大清江山万万年。

慈禧太后心想,六十花甲轮流转,让我六十岁之后从头活起,又把佛祖、二圣用得恰到好处。不是有人反对我垂帘听政吗?此联说我垂帘听政应天顺人,惟其如此,才使大清江山万万年呢!慈禧太后连声说好,最后脱口说了句:这拟联之人确有状元之才啊!翁同稣便指着跟在后边的张謇介绍说,这副寿联是新科进士张謇所拟的。原来,这幅寿联本是张謇适逢太后万寿的应景之作,没想到受到慈禧太后的垂青。见此情景,张謇连忙跪下说,谢太后夸奖。翁同稣又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介绍说:新科进士张謇,乃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此时,慈禧太后也顾不上什么祖制,什么朝廷规制,便点了张謇为这一次的恩科状元。就这样,张謇就以六十名进士之身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头名状元,光绪皇帝还授其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职。

张謇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状元的喜讯传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撒手人寰。按清朝规制,他作为人子必须回家丁忧守制三年。1898年,张謇丁忧期满,便回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风起云涌的岁月。翁同龢被慈禧太后罢官后“开缺回籍”。张謇闻讯作《奉送松禅老人归虞山》诗赠于恩师翁同龢,并前往火车站泣泪送别。恩师的不幸遭遇,使他看清了官场的险恶,半月之后,张謇也借故请假南归,回到家乡南通。张謇本来就无意仕途,从此便走上了他一直追求的“实业救国”道路。

二、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按考生的姓名籍贯钦点状元。

当时依照朝廷规制,科举考试为三年一科。按常规光绪癸卯科,即1903年科考刚刚结束,下科应在第三年之后的1906年举行。但光绪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04年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当时称为“万寿节”,普天同庆。科举考试自然也不例外,朝廷特例加试“恩科”。因适逢甲辰年,所以这一科便叫做甲辰科。这次恩科参加殿试共有二百七十三名贡生。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所有贡生进入紫禁城的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之后,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这是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进士们按这次考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三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百多字。贡生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二千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最后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此外,参加殿前考试的贡生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人。来自直隶肃宁的刘春霖以会试第十七名的身份状元及第,而谭延闿、朱汝珍等人是因姓名、籍贯与状元无缘。消息传出后,朝野轰动。各种关于这位末代状元产生的传闻,给这次科举考试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

原来,在会试中考中第一名是湖南茶陵人谭延闿,在殿试时,由于他本人的谭姓与参加戊戌变法的谭嗣同相同,担心慈禧太后怪罪,主考官们在给慈禧太后的10张考卷中,没有把他列进去,而是将朱汝珍列为头名。就这样,谭延闿因为姓氏不仅与状元无缘,而且连榜眼、探花也擦肩而过。

当时,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一看落款,心头阴云顿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清远人朱汝珍,这让慈禧太后不禁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在慈禧太后看来广东是频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个“珍”字,“朱”与“诛”同音。联想起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变法,“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子便触动了慈禧太后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换上了原是殿试第五名的刘春霖。

这刘春霖擅长小楷,在当时书法界颇有名气,恰好慈禧又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所以当翻开直隶肃宁刘春霖的试卷之后,自是大为欣赏。同时,这一年又逢大旱,朝野上下急盼一场春雨。而“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其籍贯为直隶肃宁,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慈禧在刘春霖的殿试卷名字上,点上了一点朱红,名列榜首,状元及第,一时名扬天下。而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被点为榜眼了。

刘春霖获得头名状元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但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入侵平津,“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兼留日同学身份,亲自请他担任伪北平市长,刘春霖不仅坚辞不就,而且当面给予痛斥。王揖唐竟然恼羞成怒,派兵查抄其家将刘春霖赶出家门。刘春霖在钦点状元问题上虽有异议,但是他保持晚节,坚拒诱惑,抗御外侮,的确难能可贵,让人敬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