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抵挡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说她残忍)

咸丰二年,17岁的女孩兰儿参加了选秀,顺利入宫并成为兰贵人。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女孩儿居然会改变一个王朝。

宫内,从来不缺美貌的女人。所以,美貌并非晋升的通行证,如果空有美貌没有智慧,美貌甚至会成为走向死亡的推手。

兰儿富有心计,又善于察言观色,很容易就得到了咸丰帝的喜欢。

但在这步步惊心的皇宫中,只有帝王的喜爱,显然是不够的。从入宫的那天起,兰儿就开始默默地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创造机会让帝王看到自己,抓住帝王的喜欢,及时生下皇子,是她的一步重棋。

为什么她抵挡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说她残忍)(1)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兰儿的儿子成为同治帝,兰儿也被封为慈禧皇太后。

幼子继位,年轻的母亲或者强大的权臣夺权在所难免。咸丰帝死前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为防止大权旁落,在临终前任命八位顾命大臣摄政,让他们在朝堂之上相互牵制。

帝王的设计很周全,但八位顾命大臣的野心不息,他们企图控制谕旨的颁发。

时年27岁的慈禧听闻后,迅速从热河赶往京城,并以雷霆之势联合皇后、太监等人,组成后妃势力,同时联合恭亲王发动了政变,收回了八位顾命大臣的辅政权。

从此,两宫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大权在握的慈禧,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蛇蝎妇人。她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设计罢免了恭亲王的职位;换掉诸多军机大臣;肃清清流党、毒死慈安太后……

残忍专权的慈禧,用尽手段,换来了大权独揽。从此,大清只知慈禧太后,不知君王。

慈禧忙于在政治上尔虞我诈,皇宫就是她的世界,宫外的父母,她几乎没有时间去见。

为什么她抵挡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说她残忍)(2)

母亲七十岁大寿当天,外国使团来访,本来准备为母贺寿的慈禧,由于接待外国使团,又一次缺席了母亲的寿宴。

一天的忙碌之后,慈禧独坐窗前,回忆自己这大半生,不禁感慨万千。

世人皆知她狠毒,又有谁知道,她也孤独。

集皇权于一身的人,注定是孤家寡人。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联”“孤”“寡人”,这些相关的自称,也字字透着无奈与孤独。

风声四起,高处不胜寒。既选择了最高点,就要承受低处所没有的狂风骇浪、明枪暗剑。

这些,慈禧又怎能不懂。她只是感慨,走得越高,离“情”这一字就越远。

她不敢相信,任何人的“真情”。但生而为人,既为血肉之躯,又岂能真的无情无欲?

越是无情的人,越是向往那一份真情。

皇宫之内,亲情几乎没有容身之地,爱情更是镜花水月。充满算计的人生,容不下“情”字。

为什么她抵挡不住世俗的眼光(世人都说她残忍)(3)

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她也是父母的娇娇女,也对这人世充满情怀。如今,她登上高位,年少时的情怀已是一场梦。

权利虽好,却缺少温度。在她身边,除了父母,或许再无人可爱可信。

她不由得长叹一声,提起笔来,写下了一首充满温情的诗:

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世间,所有的情义都有所图谋,唯独父母之情最真最深。泪血为儿女,骨肉亲情,永远不会消失。

如今,很多人都熟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却鲜少人知,这充满深情的诗句居然出自素有恶名的慈禧太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她写下这诗行时,她的心中也是有那么一丝温情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