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享受待遇(开国中将回家探亲)

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1950年,姚喆(1955年授中将)回湖南邵阳老家探亲。

当时刚刚解放,湖南到处都是饥民,姚喆看到很多辆装满粮食的车辆,路过饥民时竟然不当回事儿,直接就开了过去,大怒,立刻喝令粮车停下,要求把粮食都分给饥民。

开国中将享受待遇(开国中将回家探亲)(1)

饥民得救了,可邵阳地方政府却急了,因为这些粮食是供给解放军的,你姚喆哪有权力动用?于是,邵阳一层层把状子告到了中央。

但姚喆毫不在乎,说:“告到毛主席那里我也不怕!我又不是贪污军粮,把粮食分给饥民有什么不对?解放军打仗不就是为了百姓吗?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谁都不怕!”

后来怎么处理的呢?领导找姚喆谈话,说你做的是好事,中央不会处罚你,但凡事要学会压压火气,不要像个炮筒子一样,到处放炮。

这就是姚喆,为了给老百姓谋福利,不惜舍得一身剐!

开国中将享受待遇(开国中将回家探亲)(2)

姚喆有一个著名的绰号——“姚一刀”。这个绰号怎么来的呢?那是1934年1月底,中央红军正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红四师的任务是阻击赶来解救沙县的国民党军,姚喆就是红四师十团参谋长。

不过,兄弟部队一直没打下沙县,红四师决定让十团去打。沙县城墙坚固,姚喆说:傻子才攻打,为啥不用炸药?十团在城下面挖个坑道,埋进炸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裂,红军迅速攻进了沙县,就这么简单!

作战时,团长沈述清受伤,姚喆带队往城里冲,当时天已黑,一个通讯员在前面提着马灯引路。姚喆是个炮筒子脾气,见通讯员走路很小心,急了,一把抢过马灯,抢在最前面。

刚到一个巷口拐角,冷不丁从黑暗角落冲出一个敌军,手上提着大刀,朝着姚喆劈头盖脸就是一刀。姚喆没躲过去,一刀劈在脸上,开了一个大口子,眼前一黑,昏了过去。还是通讯员反应快,一枪毙了那个敌军。

开国中将享受待遇(开国中将回家探亲)(3)

等姚喆醒来后,红军已取得沙县胜利,缴获颇丰。姚喆抱着一门大炮,兴高采烈地说:“能得到这些玩意儿,老子这一刀挨的值!”

不过,脸上的伤痕只能永久性保留下来了,从此,大家就叫他“姚一刀”。

战后,姚喆被调任黄安、梅瓦两区卫戍司令,彭老总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挨一刀,换一个司令员,值了!”

抗日战争时,八路军在绥远省(今内蒙古中部)大青山一带成立了大青山支队,李井泉任支队长,姚喆任参谋长。在大草原上抗日打土匪,没有马是不行的,大青山支队就由步兵改成骑兵。

没有马,怎么办?很简单,抢啊!附近土城子有个土匪窝子,盘踞着几百个土匪,头目叫康德胜,手下几百匹好马。姚喆手敲桌子:就他了!

1938年10月,姚喆带着5个连,悄悄逼近土城子。深夜11点,姚喆发现土匪们正在抽大烟,一声令下,冲进了匪窝。所有土匪还没明白过来,全都当了俘虏,康德胜的几百匹好马,也全都成了大青山支队的战利品。

开国中将享受待遇(开国中将回家探亲)(4)

同时,姚喆还意外地解救了被康德胜霸占的几百名当地妇女。当地百姓都非常感动,纷纷赶来感谢大青山支队,从此,大青山支队就在人生地不熟的绥远站稳了脚跟。

建国后,姚喆担任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开头那个故事,就是在这个时期。想想也是,你一个绥远军区副司令,有什么权力支配湖南的军粮呢?但姚喆不管这些,在老百姓的生死面前,任何规定都是虚的,我没看见也就罢了,只要让我看见了,就一定要管!

现在有个词很流行,叫“不忘初心”,革命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穷苦百姓做主,不让他们再受欺负,只要偏离了这个“初心”,任何规定都是耍流氓。

1979年,姚喆在北京病逝,在他的家乡湖南邵阳,数万百姓自发为他焚香祭奠,其中不少都是当年被他救下来的饥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