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京剧名伶关肃霜的悲情(京剧名家关肃霜扎根云南发展京剧)

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然而都知道京剧艺术有几个大码头,也就是北京、天津、上海、武汉,这也是京剧演员经常演出的地方。

然而建国后京剧艺术成立了剧院团制度,这一时期京剧演员也成为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而最初比较大的剧院团也就是北京京剧团、国家京剧院、天津京剧团、上海京剧院、武汉京剧团等几个大京剧院团。但是其他比较偏僻的地方也需要发展京剧艺术,所以后来京剧名家去边陲地区发展,而能够坚持下来的却不多。

关肃霜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旦角,其曾经受教于戴绮霞、梅兰芳等京剧大师。

一代京剧名伶关肃霜的悲情(京剧名家关肃霜扎根云南发展京剧)(1)

关肃霜演花旦口齿清脆、体态轻盈、表演细腻,饰青衣端庄大方、唱腔流畅、婉转自如、韵味隽永,她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练、学、看、演,把各个流派、各个行当、各个剧种的艺术精华都化进自己的再创造之中,使之达到精、通、化的境界,从而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建树了允文允武、婀娜多姿、明快、稳健、含蓄、自然的关肃霜表演艺术。

说实话,现如今都说京剧艺术衰败了,有的京剧演员将原因归结于时代,但是你们怎么不说你们有过去名角儿对待艺术的态度,和艺术造诣吗?

关肃霜老师的《战洪洲》谁能够比得了,就身着大靠跑圆场这一点现在就无人可比!

关肃霜老师一直在云南京剧院任职,后来即使有进京发展的机会她也拒绝了,有人说她是云南京剧界的一杆大旗这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时至今日云南京剧院的发展也不如以前了,并且出现了许多的毛病。

一代京剧名伶关肃霜的悲情(京剧名家关肃霜扎根云南发展京剧)(2)

京剧演员蒲雪晴演出《锁麟囊》,结果乐队竟然自顾自的拉起来了,以至于演员忘词,最终只得中断演出重新演唱。这种将台下私人恩怨带上舞台的做法实在是过分,因为台下的观众都花钱了,这么做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一代京剧名伶关肃霜的悲情(京剧名家关肃霜扎根云南发展京剧)(3)

其实这就是一种敬业态度,在过去有一句话,那就是“观众就是衣食父母”,观众花钱买票演员就应该尽心尽力。近些年这方面乱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京剧演员挂羊头卖狗肉,演出宣传单上是名角儿演出,结果正式演出之时不是这回事,而是名角儿的弟子或者学生演主要部分,最后只能挨倒好。

说实话,这怪观众吗?这真的不怪观众,观众花钱买票,结果和宣传不一样,这不就是欺骗观众吗?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江枫渔火怎堪愁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