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但茶不能凉(人走茶)

文/王洪光

“人走茶凉”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给客人倒了一杯茶,客人没喝走了,茶就慢慢凉了。这本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事,但在一些人眼里,“人走茶凉”就是世态炎凉的代名词,就是“有权不用过期无效”和为个人谋私利的借口。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于党的事业百害无一利,必须克服之。

人走了但茶不能凉(人走茶)(1)

“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听一位领导讲一句口头禅,说:“朋友是麻烦出来的,感情是交流出来的,事业是折腾出来的。”话虽说的风趣了些,但细思起来也不无道理。托尔斯泰说过,朋友之间的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炉子就逐渐凉下来了。朋友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同事间一般的工作关系?一起工作时朝夕相处,自然交流的多,离开工作岗位后见面少了,接触的少了,交流的少了, “茶”凉便成为一种必然,平淡安静的生活就是一种常态。如果一位党员干部退下来以后,仍然宾客盈门,酬酢不绝,就很有点反常了。

人走了但茶不能凉(人走茶)(2)

“茶”凉不凉考验的是党性修养。有些人之所以对“人走茶凉”深恶痛绝,主要是将“人走茶凉”与“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 ”之间画上等号。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党员干部之间、普通干部与领导干部之间,提倡的是正常、纯洁、健康的交往,反对的是庸俗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 “茶”凉不凉跟人“走”不“走”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个别党员干部,虽然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仍然好摆老资格,或“ 拉大旗作虎皮 ”,或利用自己工作时“经营”的关系网为个人谋取私利,一旦其非分之举和无理要求被拒绝,便恼羞成怒,动辄指责他人不讲感情、忘恩负义,大加感慨“人走茶凉”。

人走了但茶不能凉(人走茶)(3)

人走了“茶”还是凉点好。天地间有一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党员干部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靠的不是“在位”时的小恩小惠,而是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杰出的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藏功与名,封存荣与誉”的老英雄、“人民功臣”张富清,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他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驻人们心中,这杯“茶”永远都不会“凉”。党员干部权力观端正,时时牢记公仆身份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欣然面对“人走茶凉”;而利欲熏心、视权位为私器的人,才会挖空心思力保“人走茶热”,以便继续利用“余威”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

人走了但茶不能凉(人走茶)(4)

倡导“人走茶凉”体现了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品德。因为对“人走茶凉”的鲜明态度,的确能反映出一个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