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

最近江苏盐城的一出婚礼闹剧,无意间让“扒灰”这个词开始广泛流传。只不过,盐城公公亲儿媳的事件,其实公公酒后乱性之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扒灰”。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1)

“扒灰”的意思就是公媳乱伦,文字可考的记录中,最早出自于凌濛初的《拍案惊奇》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拍案惊奇》中写到:“敢是老没廉耻要扒灰,儿子愤恨,借这个贼名杀了。”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2)

不过,“扒灰”这个词的由来却难以考证,因为不只是《吴下谚联》做出了解释,李元复的《常谈丛录》等诸多的后世研究中,都提及了这个词,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着谐音说、事象说、隐喻说、方言说等等说法。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3)

扒灰这个词又和苏东坡有什么关系呢?

自从这个词出现之后,苏东坡就倒了霉,很多人拿苏东坡举例,称:“东坡五十时,偶见媳卧于榻上,兴之所至便于灰尘中留诗两句:芙蓉帐內一琵琶,欲要弹它礼又差。后其长子归来,东坡紧忙擦去,连称扒扒灰尘而已。”由此,民间便有了扒灰一说。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4)

可事实上,苏东坡五十岁那年,也即是1087年,那时候王安石的改革派失势,他正在京忙着打击王安石。而他的长子苏迈,1087年的时候正在酸枣县(今河南延津县)做县令,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地方,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5)

其实,不只有苏东坡“扒灰”的说法,王安石也有“扒灰”的说法,且故事内容可谓如出一辙,只是诗句变成了:朝罢归来月西斜,隔帘瞧见玉琵琶。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出了名的孤傲不逊,笔锋上更是以刚劲有力闻名,又怎么会写出如此粗鄙的诗句?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6)

说到底,这些传言只是后人编造出来的笑话罢了,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两个故事基本上一模一样。并且,两句诗只是结构上略有差异而已,但显然出于一类人之手。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7)

更重要的是,读过苏东坡的《虞美人·琵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琵琶这个乐器在苏东坡心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堂堂一代文豪,又怎么会用琵琶来形容龌龊之事?

关于苏轼的人物简介(什么是扒灰)(8)

其实,这些编造故事的人,无非是拿名人效应来做文章。只不过编活着的人可能被告,所以他们就开始编排逝者。

但是不得不说,苏东坡的才华举世无双,却因此让他一生受尽坎坷,死后又要不断蒙受不白之冤。先有送妾之谣言,后有扒灰之污蔑。

正所谓逝者已矣,又何必非要拿着一个个名字反复做文章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