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集中的非志怪故事五则(故事古代志怪故事)

广信府

广信府公署,传闻里面有三大王,实际是指三条大蛇。据说大的两条已经化龙而去。还有一条潜藏在公署里,平时人们看不见它,见到的人就会升官发财。公署东西两个角门,从来都是封闭着,打开就会发生怪事,人们说,那是蛇眼。公署后面有个小庙,里面供着三大王的牌位,初一十五都上香,年末供奉牲畜和鸡蛋,因为蛇爱吃鸡蛋。前任太守不相信这些传闻,就关闭了中门,而打开角门,署衙的地面随即震动,屋子摇晃好像要倒塌,于是再次关闭角门。

古代志怪集中的非志怪故事五则(故事古代志怪故事)(1)

后来有个京城新任的顾太守,先派家奴到了广信,整理修缮署衙房屋,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连绵的响声,像是甩鞭子发出的声响。早晨问衙役,回答说,是三大王甩尾巴。家奴准备了纸钱香烛祭拜,第二天晚上就不再有声响。

顾太守到任后,家奴告诉了他这件事。太守也上香祷告,说道:“承蒙您庇护署衙,我听说了您的名字,想看看您的真容。”又让人准备了三百个鸡蛋,分作三盘放在小庙里。点上蜡烛日夜不停的守护。到了五更天,守护的人困倦睡着了。顾太守早晨去庙里查看,不知什么时候,鸡蛋不见了。他出了庙,看到一条大蛇像斗那么粗,满身鳞甲,盘绕在大树上,树梢哗哗直响,掉落的树叶就像被狂风吹落。随后,果真刮起了大风,让人站立不稳。

古代志怪集中的非志怪故事五则(故事古代志怪故事)(2)

太守受惊晕倒,家奴扶他进屋,灌下姜汤才苏醒过来。不久后,顾太守的父母去世。他说:“人们的传言是错误的呀,我盼望升官而求见三大王,现在看到了,父母却离世了。可见,这个怪物虽然不害人,但终究是不祥之物。”

服丧期满,顾太守被提升为广西观察使。由此可知,大蛇答应现形,也是因为顾太守的官职不小。以前的人们看到大蛇就会升官,是因为大蛇预先知道了此人马上就要升官,所以现形。顾太守刻意求见,就不能以此来预测吉凶了。

【原文】广信府署,所称三大王者,蛇也。大与二,相传已化龙而去。其三者,犹潜于署,不常见,见则官必升擢,人必发财。署之东西角门,封闭不开,开有奇异,以为两门乃蛇眼也。署后有小庙,即供三大王之位,朔望行香,岁时荐牲,牲之外,多陈鸡卵,卵为蛇所喜也。前有太守不信旧语,闭中门而开角门,地即震动,屋摇墙倾,乃循其旧,而复闭之。后有京选新任顾太守,先遣家奴至广,葺署整衙。宿于门房,夜闻响声不绝,如殿中打静鞭者。次早问于役,曰:“此三大王也。”

  告以故。遂沽香烛楮锭,焚而跪祷。次晚,寂然无声。迨官抵任,奴亦禀知,顾诣行香,祝曰:“庇荫郡署,全在大王。今闻王之名,愿见王之形,乞赐一见,以开鄙眼。”

  命即备鸡卵三百,分作三盘,供于神前。信香明烛,昼夜不绝。守至五更,人皆倦卧。官乃晨起,至庙而观,卵已尽矣。回步出庙,见一蛇身大如斗,遍身鳞甲,从树林回绕而上;听林杪之声,见木叶之落,恍如急雨欲来,大风先至,令人站立不稳。顾即惊仆。家奴扶之而归,姜汤灌之而苏,旋即丁忧。顾曰:“人言之诞也。吾望升官而求见,今见而丧亲。是怪虽不害人,究为不祥之物。”

  后顾服阕,升至广西廉使而止。盖是由蛇之得见,亦由顾之爵位不小耳。他官之无心而见者,蛇已知其升期将至;今顾之见,乃应其求而露形,当时固难以此而即决吉祥之兆矣。


狐欲驱人

阳曲大盂镇三镇村王炽庵家有所房子,经常有怪事发生,王一峰和他是邻居。光绪庚子年,慈禧太后西行游猎,八月十四到了太原。提前两天,护卫队就先驻扎在了大盂镇。统帅虽然对士兵约束很严格,但是扰民的事情还是多有发生。所以很多村民都出门躲避。这天晚上,王一峰回到村里,在王炽庵家整理衣物,头先还有部分东西寄放在义顺合钱庄。钱庄老板派两个伙计送了回来。当晚,俩伙计就住在王炽庵家。

王一峰走后,二人正在闲聊,听到另外屋子里的柜子发出响声,随即门开了,一个老翁进来,瞪着眼睛大声说:“我在这住好久了,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弄脏你爷爷的房间。”俩伙计跪着求饶:“请您原谅,我们明天就走。”老翁发怒,打碎了厨房的餐具。

第二天的中午,王炽庵看到两个伙计还没开门,就破门而入。看到二人口吐白沫昏倒在地上。救醒后,赶紧离开了。王一峰听说后,当晚就住在这里,却什么事也没发生。直到八月十六那晚,月色明亮,王一峰把剑放在床头备用。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声响,他开门而出,看到一只大白狐在南面的厢房前慢慢走动。王一峰迅速上前,挥剑刺去,没有刺中,白狐跳上屋顶,不知跑到哪来去了。

古代志怪集中的非志怪故事五则(故事古代志怪故事)(3)

【原文】阳曲大盂镇之三镇村王炽庵家有一宅,恒见怪异,王一峰与之为邻。光绪庚子,孝钦后西狩,八月十四日至太原。先二日,护卫队毅军、甘军驻大盂镇,其帅虽严约束,亦颇骚扰。是夕,一峰回盂,在炽庵家寄顿衣物。而义顺合钱肆亦有衣物寄存,二伙送之至,留居焉。一日,一峰归,二伙方坐话,忽闻一峰屋中柜响,门随之开,见一老翁直入屋,怒目而言曰:“余久居于此,何物恶奴,竟溷乃公!”

  二伙长跪哀之曰:“长者幸相容,我辈明日去矣。”时厨中煮粥将熟,而锅碗均毁。次日日午,门未启,主人讶之,抉门入,见二伙卧地,口吐白沫,昏不知人。救之醒,遂行。适一峰亦自家至,备闻其异。至夕,一峰睡屋中,欲觇其异而杳然。至十六日夜半,月色如昼,置剑牀上以备之。忽闻厅事有声响,即启门而出,见一大白狐在南偏房廊下徐行。一峰疾前,以剑击之,未中,即纵上高楼,不知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