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有什么坏处(研学到底想培养人的什么能力呢)

在孔子的时代,就有研学这个概念了,那时候叫游学,孔子带着他的学生边游边学。很多国家也把研学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近两年,我们也开始提倡研学,我想问问,到底怎么研怎么学呢?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想要培养人的什么能力 ?

研学有什么坏处(研学到底想培养人的什么能力呢)(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强调了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仅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真正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生活的能力。

这些就是研学需要做的,换句话说,研学培养的就是这些能力,另外,需要明确一点,现在大多数家长对于研学旅行认同性不高,主要在于混淆了研学以及游学,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听听讲解、看看景点那也只是旅游。如果组织学生到各地仅限于参观、浏览、拓展,那也只算是游学。

什么是研学旅行?

研学即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研学旅行基地、走进第二课堂。研学旅行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强调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方式,研学旅行重在一个“学”字。

研学有什么坏处(研学到底想培养人的什么能力呢)(2)

研学旅行的政策依据

研学旅行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和教育厅皖教秘基【2013】10号《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精神,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落到实处的重要教育教学举措,打破了单一的教室教学的束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重要的教育课程

①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教育课程来全面实施的。

②每位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既然研学旅行是教育课程,就应该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教育。不能因为有部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而给没有参加研学旅行课程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等阴影。

研学旅行已列入中小学生学分管理体系

参加研学旅行教育课程的学生将纳入中小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并计入2-3学分。

研学有什么坏处(研学到底想培养人的什么能力呢)(3)

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

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时间安排,可在学期期间和中间安排,也可在寒、暑假安排,时间长度安排原则上小学2天1夜,初中3天2夜,高中4天3夜。

研学旅行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研学旅行是根据新课改精神,贯彻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创新举措,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三亚研学旅行,商务合作—微博:@李可为-三亚会奖旅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