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山脉东南麓

这里自然条件复杂多变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被誉为“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这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

还是一片瑰丽多姿的飞鸟世界

近400种鸟儿在此繁衍生息、迁徙过境

共享这片生机勃勃的乐园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1)

3月23日拍摄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得益于鸟儿的偏爱

一批科研人员和园区工作人员驻扎在此

何晓安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在卧龙工作了34年的他

用影像记录生活在这里的鸟的种类和习性

用于研究和科普宣传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2)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拍鸟。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3)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用望远镜观测鸟儿的踪迹。新华社记者 刘琼 摄

他的观鸟生涯是与绿尾虹雉的邂逅开始的

绿尾虹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行踪隐秘不易见到

何晓安数次前往巴郎山观察其栖息环境

探寻其活动踪迹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4)

何晓安于2018年6月6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夏时,他登上海拔4500米的高山草甸

冬日,他深入海拔3500米的密林

通过几年的努力

何晓安拍摄了四季中各种状态的绿尾虹雉

为鸟类多样性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

“鸟儿是流淌在我心中的欢乐,

更是我肩上担负的一份的责任”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5)

何晓安于2017年7月1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6)

何晓安于2016年3月23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他曾在巴郎山的贝母坪区域

“偶遇”一对黑胸麻雀

本是分布在新疆的黑胸麻雀

因为他拍摄的照片

成为了四川鸟类分布的新记录

“用影像保护自然,

已经深入我的内心”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7)

何晓安于2018年12月9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8)

何晓安于2016年6月3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9)

何晓安于2016年4月6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类。

积年累月

何晓安的作息跟鸟儿的活动保持一致

凌晨出门等待与鸟儿们不期而遇

夜幕降临后披星戴月返回

浓密丛林中,山间云雾里

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10)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踩着石头过河。新华社记者 刘琼 摄

百鸟振翅展大漠春景(国际爱鸟日卧龙飞羽)(11)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寻找鸟类。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碧水潺潺

新绿爬满山野

春天的卧龙在林岚中焕发新的生机

鸟儿们此起彼伏鸣叫

仿佛是声声殷切呼唤

背起相机的何晓安

再次出发

记者:刘坤 康丽琳 刘琼

报道员:刘先鑫 张正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