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有什么别称(咸宁地名考)

咸宁有什么别称(咸宁地名考)(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为传承咸宁历史文化,更好的宣传咸宁,让人们深入认识和了解咸宁,本文以有关史料为依据,综合分析咸宁建置沿革及地名演变过程,对“咸宁”地名由来作一探析。

咸宁有什么别称(咸宁地名考)(2)

咸宁建置沿革

虽然咸宁市(地级市)行政建置较晚,但境内各县市区(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古代,咸宁辖区周以前属荆楚,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东汉末属东吴。汉初置沙羡县,今咸安、嘉鱼、赤壁三县(市)区均属之;崇阳、通城属南郡下隽县。三国属于吴,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县(今赤壁市)。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镇,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为永安县,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今咸安区)。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鱼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阳县。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县。元代时,咸宁、嘉鱼、通城、蒲圻、崇阳等县属湖广行省武昌路,通山隶江淮行省蕲黄道,后改隶湖广行省兴国路。明、清时,辖区均属武昌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通山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其他县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6年,通山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952年,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四县属大冶专区;嘉鱼、蒲圻二县属于沔阳专区,1951年属于大冶专区。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辖区六县改属孝感地区。1959年12月,隶属武汉市。1961年改属孝感地区。1965年6月成立咸宁专区,辖咸宁、嘉鱼、蒲圻、通山、通城、崇阳、阳新、鄂城、武昌9县。1968年咸宁专区改称咸宁地区。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分别划属武汉市、黄冈地区。1983年8月撤销咸宁县,设立咸宁市(县级市)。1986年5月撤销蒲圻县,设立蒲圻市(县级市),1998年6月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1996年阳新县改属黄石市。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同时撤销原咸宁市(县级市),设立咸安区。

咸宁有什么别称(咸宁地名考)(3)

咸宁地名演变过程

据《咸宁县志》《大清一统志》记载:西周成王(姬诵)时(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993年),咸属楚鄂王封地。秦始皇(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分楚地为四郡,咸所在的江南属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内设沙羡县,隶属荆州,咸属沙羡县。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合东境江夏、豫章、庐陵三郡置武昌郡,不久改称江夏郡,吴(孙权)黄武二年(223年),析沙羡西南置蒲圻县,咸先后属武昌郡、江夏郡、沙羡县。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再析沙羡县西南境增益蒲圻(兼有今之咸地),咸属武昌郡。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年间(326年—334年),因汝南流民南迁夏口而侨立汝南郡,设治所于涂口(今金口);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三年(378年)改为汝南县,咸属汝南。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分荆、湘、江、豫四州,地增郢州,复置江夏郡,咸属郢州江夏郡。南齐时,移郡治于沙阳。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554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又于沙阳置沙洲,咸属沙洲。陈因梁制。隋文帝(杨坚)废郡,实行州县制,开皇九年(589年),废江夏郡立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咸属江夏县;隋炀帝(杨广)大业年间(约605年—617年)撤鄂州,复置江夏郡,咸属江夏郡江夏县。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改江夏郡为鄂州,咸属鄂州江夏县。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768年),割江夏县南境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直属鄂州。五代吴乾贞三年改为永安场。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为永安县,属鄂州。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1007年),改为咸宁县。后一直沿用此名。

综上,唐以前咸宁一直未设建置,分别属南郡、沙羡、鄂县、江夏、武昌、汝南、沙洲等地。直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割江夏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开始建置,先后改永安场,升永安县,到宋真宗景德四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咸宁”地名正式形成。

现存“咸宁”地名由来初考

据地、市两级《咸宁市志》及《咸宁地名志》(1984年编)记载,“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按《易·乾彖》中‘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改为咸宁县”。经进一步考证,此提法均出自原武汉师范学院周兆锐教授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二期)发表的一篇《湖北省、市命名及其规律性初探》文章中提出的“咸宁县,据《太平寰宇记》,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以江夏南境三乡升永安县,宋景德四年,避永安陵名,改为咸宁县,盖取‘万国咸宁’之意。”这也成为我市当前对外宣传的统一口径。

然而,查阅相关史料,并非如上所述。据《太平寰宇记》:“唐大历二年割金城、丰乐、宣化等乡置镇。伪吴乾贞三年改为永安场,伪唐保大十二年升为县。”并未提及“避永安陵名,改为咸宁县,盖取‘万国咸宁’之意”等内容。说明此说法考证不实。

另据光绪续辑《咸宁县志》:“唐大历三年割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明史云唐于江夏南境置永安镇,五代吴乾贞三年改为永安场。南唐保大十三年即以江夏南境三乡升永安县。宋景德四年避永安陵名改为咸宁县。”而《大清一统志》《武昌府志》均无此说法。

永安陵系宋太祖赵匡胤父宋宣祖赵弘殷之陵墓,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西村乡常封村西。据《宋史·志·山陵》:“太祖建国,号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康陵,翼祖曰定陵,宣祖(太祖之父)曰安陵。”安陵原本不冠“永”字,史书偶有称其为“永安陵”,然而,宋人对此颇有微词。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乾兴元年戊寅,诏真宗陵名曰‘永定’。始,丁谓请名陵曰‘镇陵’。及谓贬,冯拯谓三陵(宣祖陵、太祖陵、太宗陵)皆有‘永’字,故曰‘永定陵’。然‘永安’乃县名也,宣祖陵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于是复追翼祖陵为‘靖陵’。议者讥拯不学,当时无正之者。”本来前任宰臣已经给真宗陵起名号为“镇陵”,只因丁谓被贬,接替他做宰臣的冯拯否定“镇陵”这一名号,理由是三陵皆有“永”字;事实上,宣祖陵只叫“安陵”,“永安”是县名,不能用县名作皇陵名号。由此可知,永安县名在早。据《宋史·地理志》:“真宗景德四年建永安镇为县,改永熙陵副使、守陵都监为三陵副使、都监。”《宋会要》云:“景德四年析偃师、缑氏、登封县地置县,曰‘永安’,以奉陵寝。”《续资治通鉴》亦有记载。既然宋景德四年在河南府建永安镇为县专奉陵寝,便不会因避讳永安陵名在同一年将鄂州的永安县改为咸宁县。故光绪续辑《咸宁县志》曰:“宋景德四年避永安陵名改为咸宁县”,亦不可取。

“咸宁”地名由来再探

从以上“咸宁”地名由来考证,我们不难发现,永安县在宋景德四年改名为咸宁县,并非避宋永安陵名,而应系避河南府永安县名(宋朝廷为奉陵寝,专析地置永安县,且宣祖陵止名“安陵”,则其它与之重名者理应避之)。然又为何将“永安”改名为“咸宁”?因咸宁宋元无志,而改名时间又发生在宋,故无从可考。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深入了解咸宁历史发展沿革,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究:

\ | /

(一) 关于“咸”字含义及使用。

“咸”在古代是个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咸”从口从戍,本意为全民皆兵,武装御敌。引申为全、都、皆,如老少咸宜、咸受其益。“鹹”与“咸”本不是同一个字,出现于春秋,本意盐的味道,后简化为咸。“咸”还是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享,利贞。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还分别作乐名、地名、姓氏、星名等,如大咸、咸阳、咸汉、巫咸。尤其是在皇帝年号中经常出现。如三国的咸熙,晋朝的咸宁、咸和、咸康,唐代的咸亨、咸通,五代前蜀的咸康,宋代的咸平、咸淳,辽代的咸雍,清代的咸丰等,都表示统治阶级希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政治愿景。

\ | /

(二) 关于“咸宁”词义及运用。

“咸宁”二字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属高频词。最早出现在《易·乾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以及《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中。皆指“全都太平、安宁”之意。因“咸宁”二字表达的是吉祥之意,常与“长安、永安”等词通用。古时,“咸宁”二字曾用作皇帝的年号及地名。如西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个年号(275年—280年)和十六国时期后凉灵帝吕纂年号(399年—401年)均为咸宁。咸宁作为地名,除了湖北省的咸宁,陕西历史上也有一个咸宁县,与长安县从金代开始历经元、明、清,直至民国,长期并存。民国元年(1912年),咸宁并入长安,不再存在。

\ | /

(三) 关于将“永安”改为“咸宁”的原因分析。

历史上咸宁属沙羡、江夏等地,历来皆为兵家重镇。特别是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曾发生过著名的赤壁之战、沙羡之战、江夏之战等,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隋唐时期,五胡乱华后,大量河南汝南流民举族南迁至江夏并将当时的沙羡县改为汝南县。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与朝廷对抗,社会极不稳定,唐中央政权开始采取削藩措施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割江夏南境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当时江夏属武昌节度使)。之所以取名永安,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而后来将“永安”改名为“咸宁”,包括将“咸宁”改名“咸安”,也都为此意,“咸宁”与“永安”“咸安”词意相通,皆寓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从永安县到咸宁县,从咸宁县到咸宁市,历经千年,变的只是名称,而不变的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作者:陈新日 钱立新 李小蒙

文章来源:《档案记忆》2022年第7期

选稿:耿瞳

编辑:李春燕

校对:邹怡思

审定:刘言

责任编辑:刘言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