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 说明文阅读段落作用

说明文阅读——段落作用(真题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15.(3分)B

16.(6分)①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智能化程度较高;③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7.(3分)肯定中国打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中文输入法的智慧;称赞几代华人的不懈努力。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25. 文中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①引出说明对象“墨”。②数发读者阅读兴趣。

26.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27. 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8. 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解析】

25.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要考虑到所引用的名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名句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说明对象“墨”的作用。同时还有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效果。

26.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淡墨介于黑白之间……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明显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井然有序地说明了文段的观点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27.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多”是个表范围的词语,说明油烟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与事实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2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就是归纳说明文分说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说明文分说段落的首句都是主旨句,接下来是一些支撑句。主旨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如第2段的首句“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第3段首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第4段的首句“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对这样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概括,即为本题答案。


(三)、阅读《饺子记盛》,完成后面小题。

15. “盛”有隆重、丰富、深厚、广泛的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与热闹;饺子的调馅功夫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饺子里满含着亲情,寄托了乡愁;在维也纳小店参加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

16. 采用场面描写。点面结合、条理清楚地描写了包饺子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的精彩场面,有情,有趣,有气势,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7. 突出饺子是否好吃,关键是调馅。作者借凋馅的功夫表达了中国烹调的文化含义:把握好主客关系,处理好搭配关系,这样就超越了饮食的范畴,富有哲理。

18. 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带有地道中国味的饺子店,吃到了纯粹中国味道的饺子;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饺子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9. 文中包饺子、吃饺子,以及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都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最后的落款特地加上农历的日子,突出这一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盛”有隆重、丰富的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饺子的调馅功夫,饺子里满含着亲情,在维也纳小店参加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16. 本题考查场面描写的作用。场面描写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但在具体运用中来看,作用又各所侧重。本文描写了包饺子时其乐融融的精彩场面,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7. 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作者借凋馅的功夫表达了中国烹调的文化含义:把握好主客关系,处理好搭配关系,这样就超越了饮食的范畴,富有哲理。

1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在异国他乡吃到了纯粹中国味道的饺子,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饺子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19. 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最后的落款特地加上农历的日子,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照应了全文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阅读《你了解紫菜吗》,回答19—23题。(15分)

19.【答案】逻辑顺序

【解析】快速梳理文章行文的脉络,不难得出采用了逻辑说明的顺序。

20.【答案】用一则网络上的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解析】本题考查首段的作用,回答时,既要从首段的一般作用中去筛选,又要结合具体的段落内容来思考。

21.【答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紫菜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作答时,考生最好对一般的说明方法的作用了然于胸,这样结合具体语句回答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22.【答案】“目前”是“现在”的意思,表时间,起限制作用。说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解答时,先要从词语的字面意思说起,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落脚点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上。

23.【答案】紫菜的口感与纤维素的含量和胶质的含量有关。紫菜分多次采收,头水紫菜口感细嫩,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我们买到的可能是末水(六水)紫菜,所以口感偏硬,还有紫菜的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是对口语交际的渗透运用,题干“结合选文第⑥⑦⑧段内容”给出了答题范围,降低了难度,作答时围绕“这紫菜为什么不是假的”来展开即可。


(五)、阅读《植物会说话》(14分)

【答案】(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细读第三段可知,第三段可分成两层,前一层总结了上文,后一层引出下文对植物交流方式的说明和介绍,所以本段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细读文本,然后根据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从中找出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
(4)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是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特点即可。作答本题时,围绕用实验验证推理,科学严谨的精神表述即可。
答案:
(1)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2)承上启下。
(3)第一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五角菟丝子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说明了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事实。
(4)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万事求真求细的追求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植物的交流。前两段介绍了植物之间可以交流的现状。第三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第四段,第五段到第六段介绍了马丁•海尔的实验内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明植物也是有嗅觉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六)、《蝙蝠鼠中仙》(11分)

14.点题,引出说明对象;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3分。意思对即可)

15.B(2分)

16.举例子、打比方。列举了兔唇蝠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进一步说明“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分。说明方法能答出“举例子”即得1分,作用阐述恰当2分。说明方法只答“打比方”,作用阐述恰当,本题只得2分)

17.示例:蝙蝠不仅有强大的回声定位能力,而且是唯一一类演化出了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3分。答案应为过渡句,关键词要有“回声定位能力”和“飞翔能力”,意思对即可)


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 说明文阅读段落作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