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川菜大厨有哪些(名人眼中的年味)

今年春节,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怎么过?在他心中,又有哪些难以忘怀的年味?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年三十,他又将给成都市民推荐哪些菜品?

2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正在青城山休憩的袁庭栋。袁老说,自己的过年习惯和大伙儿都不一样,但像他一样过年的人越来越多。

“首先,我不外出旅游,人挤人太累了。”袁庭栋说,春节更愿意把家里三代人聚在一起,到一个风光好、空气好的地方,包下一个农家乐或者民宿,一家人一起做饭、吃饭、玩耍,培养感情。

90年代的川菜大厨有哪些(名人眼中的年味)(1)

袁庭栋 资料图

“我是绵竹人,今年我们准备回绵竹老家。除夕就学北方人包水饺,大年初一吃春卷,大年初二吃火锅。中午可以随便吃点,但晚上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吃、一起耍。”

那么,在成都的年夜饭桌上,有什么必需的菜品吗?袁庭栋认为,年夜饭本身没有什么标准菜品,“家家户户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每家每户家庭人员不一样,老少不一样,本地、外地人不一样。”

但袁庭栋觉得,还是有3个参考项。“第一条,照顾老小。团年人多,首先要尊老敬老,准备一些老年人喜欢吃的,比如热的、耙的、甜的食物,例如甜烧白、咸烧白。小朋友活泼好动,要准备一些‘干盘子’类拼盘,卤拼、腊拼更合适。”袁庭栋解释。

第二条参考项,就是四川人有做腊肉、香肠的习惯,“我们常说的,没有腊肉香肠不过年,腊肉香肠就是代表年味。”

“为了图吉利,我们会准备鱼肉、鸡肉,鱼肉代表年年有余,鸡肉代表金鸡报晓。”袁庭栋解释最后一条参考项,“此外,还会在腊肉、香肠中准备一些蒜薹、韭黄,因为腊肉、香肠都是深色不好看,用韭黄、蒜薹一下子就把颜色岔开了,这样很好看。过年的时候,成都人家要用蒜薹、韭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袁庭栋本人来说,他最向往的成都年味,是一份现切的红油鸡块,再加两份素菜。“我这个年纪,不需要太多肉,不用全都是,一定要上两份素菜。再在煮香肠、腊肉的汤里,煮点柏油菜头,就很好吃了。”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90年代的川菜大厨有哪些(名人眼中的年味)(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