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怎么不会胖(每逢佳节胖三斤)

今年中秋,各式各样的月饼登陆市场。火锅、蟹肉、云腿、桂花糖芋苗,不少商家选择在食材上运用巧思,还有的商家则选择与和平精英、哈利波特等IP联名,全方位狙击消费者的情怀。各大餐饮品牌纷纷在月饼营销上发力,想要在这每年一度的“月饼风潮”中独占鳌头。不过,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月饼也有了被消费者们“嫌弃”的趋势。

每逢佳节胖三斤?低糖月饼走红

很多人爱吃月饼,但又害怕热量爆表,面对这份节日限定的“沉甸”问候,网友们开始在互联网上花式呼唤,希望商家能避开高油高糖,对看似更为友好的“低糖月饼”进行普及,缓解控糖焦虑。

中秋节吃月饼怎么不会胖(每逢佳节胖三斤)(1)

中秋节吃月饼怎么不会胖(每逢佳节胖三斤)(2)

而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网友们也脑洞大开、花招不断,自发整理“低糖月饼”红榜、晒出自制食谱,其食谱内容的从外观、颜色、形状,甚至精细到了馅料的糖度。除此之外,各大美食博主也纷纷做起与“低糖月饼”有关的测评,对市面上的低糖月饼一一进行展示、对比,引发众人跟帖讨论,可谓将“低糖”刻进DNA。

中秋节吃月饼怎么不会胖(每逢佳节胖三斤)(3)

“低糖月饼”能治好控糖焦虑吗?

事实上,所谓的“低糖月饼”并非完全不含糖,只是用了糖醇等代糖。2021年9月14日,中消协发布节前消费提示,月饼配料中的面粉、油脂等没有变化,依旧属于高糖高热量食品。

代糖实际上就是代替蔗糖等成分的一种甜味添加剂。但其代谢途径与蔗糖不同,目前市面上的低糖月饼大部分就是以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作为原料,赤藓糖醇就是一种代糖,有业内人士表示,赤藓糖醇的热量仅为蔗糖的1%-5%。

代糖虽然号称健康,但是口感方面一直遭受质疑,比如可口可乐曾在2013年推出过使用甜菊糖苷的Life系列绿瓶可乐,最后因为口味问题没能打开市场。即便是在2021年7月推新的零度可乐,也仍有不少可可粉不愿买单,他们认为零度可乐入口后有一种分离感,无法做到风味完美结合,与普通可乐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无糖比有糖危害更大?理性看待低糖食品

如今,代糖市场范围广泛,除了无糖可口可乐、无糖冰红茶等饮品,无糖冰淇淋也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线,其中不乏有八喜、索菲亚、钟薛高、中街1946等较为知名的冰淇淋品牌。“低糖”愈发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那么,食用“低糖产品”真的会更健康吗?近日,#无糖饮料为何会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担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表示,代糖食品尤其是很多的无糖饮料,所谓的零糖、零脂、零卡路里的饮料,其实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

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是加了甜味剂,比如说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方面,可能比我们喝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此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发文指出,代糖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食用含代糖食品可能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代糖能抑制肠道菌群中的有益种群的生长,导致致病菌数量上升。”

风潮之下,理性看待。 面对五花八门的“低糖产品”,消费者在青睐有加的同时,还是要选择仔细比对,从产品的营养成分表下手。毕竟,“低糖”只是健康生活方式之一。

潇湘晨报记者胡秋娴 实习生陈晨昱

来源: 潇湘晨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