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

俗语出自《酒色财气歌》,全文为: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

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1)

01、

色是刮骨钢刀,无色则路断人稀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分地沉溺于昏天暗日的酒色中,那么他的这种欲望就会像钢刀一样,慢慢地剔刮着你的骨头,侵蚀你的心智,最终慢慢地消沉下去。

没有了色,那就是人口减少了,路也没了,行人也变得稀少。没有了色,就没有了欲望,那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

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2)

02、

典故

这句俗语有一段小故事。苏轼有一个至交好友,是个和尚,法名了元,宋神宗对他很敬仰,就赐号“佛印禅师”,这个了元禅师也是很有才能的。有一次,苏轼到大相国寺,见他的墙上题着一首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认为,人世间是不可能完全脱离财色酒气的,就在旁边题诗: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这首诗体现了苏东坡的人生处世哲理,只要心中有度,酒色财气皆可沾。

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3)

北宋的大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很多高官贵人都会来此。那时的大政治家王安石也来到这里休闲,看见苏轼与了元的诗,便也来凑个热闹,写了一首诗《亦和佛印禅师诗》: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后人将这几首诗综合在一起,总结出了“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这一俗语,并流传至今。

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4)

03、

俗语解析

这句俗语流传了上千年,话糙理不糙,酒色是人们常见的两种欲望。一个人功成名就后,如果不能修身养性,那么他的家财万贯也只是黄粱一梦。

完整的看下来,这两句主要讲了一个度的问题,不论是无酒戒色,还是沉于酒色,都是两个极端。

这与《易经》中的哲理是相似的。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世间万物皆有度,这个度是一种智慧。潮涨后潮落,花开后凋谢,月盈后月亏,自然的一切,有其恒定的规律。世间的事物也有其平衡的支点,做任何事物,都不可过度。

肤色判断人的准则(色是刮骨钢刀无色路断人稀)(5)

历史上因贪恋美色而误国的皇帝不在少数,唐玄宗李隆基沉迷女色,宠爱杨贵妃,荒废国事,引发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也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有的人运动过度,会造成肌肉损伤;有的人用眼过度,会变成近视眼。很多的事情,只要超过了度,那么就会有反效果,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平衡”的问题,做人、做事要保持平衡,即便是享乐也要保持适度。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