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巅峰时刻(历史上四川与重庆的分分合合)

很多人对重庆只知道陪都,却忘了重庆是一座拥有三千余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

重庆有一个古老的自成一体的历史。

重庆在古代属于巴国。巴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葜即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

在中国先秦时期,巴国位处中原西南面,始于先夏时期,于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古代巴国先后定都于枳(今重庆涪陵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江州(今重庆江北区)。

巴国参与武王伐纣以后,周朝分封的巴国在长江上游,首都在今天的重庆江北区。

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姬姓宗族,子爵。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巴国与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春秋时代,巴国与蜀、楚、邓、庸等为邻。

而现四川的川西、川北在商周时期则属于蜀国的辖地,都城在今成都。

四川历史巅峰时刻(历史上四川与重庆的分分合合)(1)

​古代巴国和蜀国,从文化上讲,皆自成一体,巴国更接近于楚文化,而"蜀国颇异”,在地域拼抢上,两国其实也是纷争不断,直至秦入西南,先后灭掉巴蜀。

四川历史巅峰时刻(历史上四川与重庆的分分合合)(2)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蜀郡均各为其一,在巴国设立巴郡(今重庆市江北区),在蜀国设立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历史巅峰时刻(历史上四川与重庆的分分合合)(3)

​这些古代历史,说明当时的重庆和四川本就各成一体。而且也说明成都和重庆,在那时就都已经是重要的城池。

这便是"巴蜀"的来源,所以古有巴蜀,今有川渝,不可否认!切切不可想当然,或心存龌蹉去抹黑或扭曲历史。

【合】

川渝第一次合体在西汉。西汉在全国设13州刺史部,在蜀郡(今成都)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整个四川盆地和汉中地区。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

【分】

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合】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并省全国的州县,划天下为十五道。其中益州属剑南道(自然蜀郡也属剑南道),渝州同属剑南道。

【分】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临蜀郡,改蜀郡为成都,是为历史上成都命名之始。(备注: "成都"得名传说是借用《周王迁岐》的典故:"一年成堆、两年成邑、三年成都“。但网络上有人将《周王迁岐》的典故时间偷梁换柱为成都得名的时间,说成都得名2000多年,这实在荒谬,令周王都会斥责)。

四川历史巅峰时刻(历史上四川与重庆的分分合合)(4)

这段时期,益州续为剑南道,渝州之称也延续,但渝州改为山南西道辖;

(山南西道包括:渝州、梁州、凤州、兴州、利州、通州、洋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开州、渠州、阆州、涪州、果州)

【合】

五代十国时期,川渝同属在四川地区建立的前蜀、后蜀政权,前蜀、后蜀政治生命短暂,皆为几十年,甚至二三十年。

【分】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原山南道、剑南道区域,被分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重庆奉节);宋朝,重庆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

宋朝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至此,重庆得名之前已历江州、楚州、巴郡、渝州、恭州,这些古称是重庆三千年久远历史文化中的珍珠,这些历史奠定了重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石。所以,千万勿想当然地误以为重庆是年轻的城市,恰恰相反,重庆的早期历史加上元、明、清、民国的历史,完全能有资格位列中国古都(所谓都,必须有统领全国的政权,而非地方割据或藩王)。

【合】

元朝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四川行省衙门驻成都府路。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四川南道宣慰司,隶属于四川行省。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

清代,设立四川总督管辖四川省,重庆府属于四川省。

十九世纪末,重庆开埠,成为西部最早的现代城市雏型。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后,重庆的江运升级、外国使领馆纷纷落地,重庆是现代文明在西南地区的前哨地。

【分】

民国初期,重庆先期宣布独立,不久,成都宣布独立。

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27建市政厅,为西部最早城市建制);1939年5月5日,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第一次直辖)。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其后的制宪国大中,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庆为永久陪都。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先后主政)、中央直辖市(第二次直辖)。(1952年9月,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合并,在原川西行署成都市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合】

1954年7月,全国行政区划大调整,六大军政大区被撤销,12个直辖市只保留北京和上海,重庆直辖市被撤销并降为副省级市,重庆与四川合并,原四川省会成都市(地级)仍作为新四川省会。

【分】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中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新的重庆直辖市辖原老重庆市、四川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成立(第三次直辖)。

可见,川渝是历史长河中的兄弟。从感情上讲,分分合合一家亲。

但是,就有一部份人罔顾事实是、扭曲历史,把四川和重庆的历史、区划混为一谈。比如就有人纠缠说重庆人应称呼四川人,显然是恶意挑事。行政区划是严肃的,中国历史久远有太多的区划变动,只能就事论事,就时论事,应该以当代当世的行政区划现状为准,否则就乱套了,真会出现“户藉:齐国邯郸"的笑话。

抛开川渝,顺道给一些喷子们提醒下,这几千年历史,可见重庆、成都在巴蜀-川渝发展史上,都是极其重要的城市,只不过不同时期强弱互易:先秦互比、唐宋成都盛名、元明互比、清和民国重庆领先,两城各有侧重。

最后本文要说:川渝一家亲,一条长江贯古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