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

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清官包拯,朝堂之上的公正不阿、生活中一生清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为后世所敬仰,但我们现如今所知道的包公形象也是一点一点流传下来的,而在包拯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呢?他这一生清廉,又有何体现?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1)

包拯又名包希仁,是开封的右司郎中,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包拯就是河南开封人,实际上,他是来自现合肥市肥东县的小包村,这个村落里的人众多为包拯后人,都为包姓。可是追溯到包拯的祖先,姓氏并不是“包”,根据包氏祖上记载,他的祖先姓风,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包拯是他的第35代子孙了。古代的时候姓氏分离,所以申包胥本姓封,申只是当时的封地申邑,包则是他的氏,胥是他的名。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2)

在申包胥身上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是哭秦庭,在这里也涉及到了包拯包姓的由来。当时的楚国灭亡在劫难逃,而申包胥为了复国,只好去秦国求助,为了展示自己的诚心,他在楚国的墙城外连续哭了七天七夜,最终秦王被其行为感动,决定救助楚国。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是何等功劳,楚王定会奖励申包胥,但立了大功的申包胥却淡泊名利地选择了隐居山林,后来也正是为了避世,以包氏为姓传于子孙后代。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3)

俗话讲三岁见大,七岁看老。包拯的一生清廉,与他的成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小时候的他是什么样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长大后的他。包拯的父亲是包令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一心只想着考取功名报效祖国,包拯也算出身于书香之后,从小耳濡目染,既深受父亲教诲,又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饱读诗书,能文善言。此外,包拯后期遇到的贵人,也为他成为清官做了铺垫,怎么说呢?他在23岁之时遇到了一个贵人,名叫刘筠,刘筠大家应该不陌生,是北宋著名文人,不光文采很棒,而且为官也无可挑剔。刘筠这一生刚毅正直,敢于直言,却在朝野之上,与恶势力格格不入,最终被排挤出朝廷。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4)

之后,官场失意的他被贬为了庐州知州。当时包拯也在庐州,包拯的出现引发了刘筠的爱才之心,他非常赏识包拯,决定栽培包拯,让其成为一个好的官员,为朝廷效力。刘筠将包拯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而包拯也在他为官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管是在学识还是在品德方面,都深受刘筠的影响。

再来说一说包拯的仕途之路。前期的包拯借了刘筠不少力,仕途还算顺风顺水。他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一路从乡试到了会试,再到殿试,最终科举成名,高中进士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官员。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5)

但本应该在仕途之路上大展宏图的时候,包拯却选择了辞官回乡,这一回就是十年之久。这十年之内他都干了什么?辞官的理由又是什么?起初朝廷给他安排的职位是在江西建昌,但是包拯拒绝了,包拯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想在庐州做官,离父母近一些,在做官的同时尽孝道,朝廷也很体谅他,将他改官为和州监税。尽管如此,包拯的父母还是不愿意,于是包拯就辞官回乡。在他辞官回乡的这十年之中,也没有浑浑度日。前几年他陪伴父母,孝顺父母,尽一个儿子该尽的孝道,北宋欧阳修还写下诗文称赞他的孝顺。后来母亲死后包拯也没有立即回朝,而是在庐州继续陪伴自己的恩师,为恩师养老送终。在这一过程中,他再次在恩师刘筠的身上学习了不少东西,深刻思考了自己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官,怎样为朝廷效力。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6)

而说起包拯的清廉,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得以展现了。年纪尚小的他就在庐州城寺庙求学,与一个李氏同学一起,两个少年郎才学渊博,名号早已响彻泸州城。一日当地的一个富商邀请二人去家中吃饭,并准备了许多珍馐佳肴,而包拯却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了。问起原因,十岁包拯的一番话,连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他说,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秉公执法,不应该与富商走得太近。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能如此清晰地明白官商勾结的弊端,并且十分具有原则性,能有此品行实属难得。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7)

在包拯身上,还有一个著名的端州还砚的故事。他曾在端州任职了三年,他的清廉,他的为人正直百姓都看在眼里。在包拯即将离任之时,这里的砚工特意送来了端砚以示感激之意,包拯的手下也没有多想,毕竟也不是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想着收下应该无妨。当包拯的手下在船上给包拯看这端砚之时,包拯却大怒,认为不该收任何东西,于是就将这端砚抛至海中,意思就是还给了端州。为此,包拯还曾多次对手下强调:"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8)

而且包拯不仅自己为官清廉,对子孙后代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一日包公发病,卧床不起,他自己也知道,可能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就将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招至榻前,立下了严厉之至的孝肃家风,也是一条让后代谨遵的家训,并将此家训刻在了石碑之上,立于堂屋。这个家训的主题内容就是为官不清者,逐出家门,生不入家门,死不入家坟。他的目的就是让后代每一个为官者都清廉正直,而有这样的上梁存在,下梁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9)

此外,包拯的清廉,不仅有大量的史书资料记载,更有实物为证。在1973年的时候,合肥的一家钢铁厂由于扩建问题,不得不迁移包公墓,将整个包氏家族的墓葬迁至别处。在包拯死后,他已经被封为了礼部尚书,是一个职位很高的文官,按理说丧葬规格自然比较高,考古专家也非常好奇,在这样的文官古墓之中有哪些陪葬品。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10)

可是保护性挖掘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不论是包拯本人的墓葬,还是其家人的墓葬,里面都没有什么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而且陪葬品极少,总共加起来就50多样,多为生活用品,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在这整个墓园之中,数量极多的便是墓志铭,每个人墓碑上的墓志铭都清楚地记录了他们清廉正直的一生,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包拯的清廉真的是刻在了骨子里。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11)

如今不论是戏曲中还是影视剧中,亦或是民间寺庙中,都会有包公的身影,大大小小的包公庙,许许多多的包公剧目,各类影视的包公形象,都是包拯一生清廉,正直不屈最好和最真实的写照。

真实包拯真的大公无私吗(包拯真的是黑脸)(12)

本期关于清官包拯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点点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期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