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的副作用好吓人 阿奇霉素又惹是非

作者:儿科时间

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有着独特的抗菌谱和超长的血浆半衰期,因而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但有关阿奇霉素致药物不良反应也屡见文献报道。

阿奇霉素的副作用好吓人 阿奇霉素又惹是非(1)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有作者对阿奇霉素致患者死亡 13 例文献进行了分析。来看几组数据:

(1)年龄最小者为 1 岁 3 月,最大者为 61 岁,平均年龄为 27.46 岁;

(2)3 例儿童用药剂量分别是 10 mg/(kg·d)、0.125 g 和 0.4 g;

(3)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 9 例,给药途径不明的 2 例;

(4)用药后死亡地点在医院的 10 例,在家中的 1 例,在送医途中死亡的 2 例;

(5)死亡诊断:过敏性休克 8 例,过敏反应 2 例,重症肌无力危象 2 例,心肌梗死 1 例。

经分析,认为阿奇霉素致患者死亡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超适应证用药;用药人群选择不当;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是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用药;安全用药的意识等。

基于阿奇霉素的「是是非非」,研究报道,患儿年龄<3 岁者,应谨慎口服阿奇霉素,而年龄<15 岁者,应谨慎注射阿奇霉素。

为保证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以下 6 个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一、阿奇霉素是一种什么抗生素?

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抗生素,其较红霉素的抗菌谱更加广泛,抗菌力更强。

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在肺、扁桃体、中耳等组织中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每天只需给药 1 次,连续服用 3~5d,耐受性好。此外,阿奇霉素临床靶效应好,并维持较长时间。

二、阿奇霉素能够治疗哪些疾病?

阿奇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2.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3. 急性中耳炎;

4. 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5. 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6. 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

提醒:在进行阿奇霉素治疗时,应先予细菌培养,依据培养结果,判定阿奇霉素的具体疗效。

三、使用疗程是多长时间?

不同国家对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存在一定差别:

(1)美国 2011 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建议:首选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10 mg /kg,使用 1~2 d,根据病情轻重适当时改为口服,口服第 2~5 天剂量为 5 mg /kg,总疗程为 5 d 左右;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2015 年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治共识提出:轻症 3 d 为 1 个疗程,重症可连用 5~7d,4d 后可重复第 2 个疗程,个别严重者可适当延长。

有研究对确诊为轻症 MPP 的患儿采用不同疗程进行比较:

短疗程组:使用 2 个疗程治疗。其中第 1 疗程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 10 mg /(kg·d),连续用药 3~5 d,第 2 疗程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10 mg /(kg·d),连用 3 d。

长疗程组:使用 3 个疗程治疗。其中前 2 个疗程治疗方案同短疗程组,中间间隔 4d,第 3 疗程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10 mg /( kg·d) ,连用 3 d。

结果显示,不同疗程在促进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恢复均有相似疗效,因此,对于轻症 MPP 推荐使用 2 个疗程阿奇霉素治疗。

四、为什么要吃 3 天停 4 天?

对排除重症的儿童 MPP,目前临床上往往采用阿奇霉素首次口服 3 天-停 4 天-再口服 3 天的序贯疗法。其原因有:

其一,阿奇霉素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为 35~48 小时,在组织中的半衰期为 68 小时。也就是说,用药 3 天后会在组织中依然保持一个有效的抑菌浓度,且可持续 4 天以上。

其二,阿奇霉素在体内的分布特点是血药浓度较低而组织浓度高。研究显示,服用阿奇霉素 3~5 天后第 12 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如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用 3 天停 4 天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醒:根据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所示:<6 个月 CAP 儿童,阿奇霉素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立,应慎用;即使应用,疗程也不应过长。因此,阿奇霉素 3 日疗法治疗轻型 MP 感染合理合情。

五、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阿奇霉素说明书中有相关不良事件的详细报告,但不能肯定是否为阿奇霉素引起。

有研究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145 例进行分析,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占首位,过敏反应其次。见表 1。

阿奇霉素的副作用好吓人 阿奇霉素又惹是非(2)

因此,临床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注意观察和判断不良反应,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六、如何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

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知识,说明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用药前进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宜空腹给药(可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2. 评估用药史和过敏史:对既往有过敏史的患儿应加强观察,一旦过敏,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需要临床医生知道的是,停止对症治疗后,过敏症状可能再次出现。

3. 掌握滴注浓度及滴速:药液浓度为 1.0 mg/mL 滴注时间应为 3 h;药液浓度为 2 mg/mL 滴注时间应为 1 h。对首次使用者,开始滴速可控制在每分钟 10 滴左右,观察 6~7 min,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改为正常滴速。

4. 监测肝肾功能:阿奇霉素的排泄途径为肝胆系统。由于患儿的肝药酶体系较不完善,极易引发不良反应。若存在肝功能不全,要谨慎使用。

5. 严格遵循推荐剂量:避免大剂量和(或)长疗程使用,并尽量避免与损害听力有关的药物联用。

6. 避免联合用药:单用阿奇霉素可有效控制感染的,不要联合用药。确实需要联合用药时,应有明确指征,并密切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醒:

不与林可霉素联用:由于两者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较为相近,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并能提高细菌的耐药性,甚至导致症状加重。

不与抗酸类药物共同使用:含铝和镁的制酸剂会降低阿奇霉素的血清峰浓度(即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口服阿奇霉素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即吸收程度)。如果用阿奇霉素前给予西咪替丁针以缓解胃肠道反应,应将两药的用药时间间隔在 2 h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