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

长城,无疑是通往历史最近的路;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长城历史,是国家現存的文化记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张明弘’寻根·长城团队,把自己放逐长城及周边村落,注重农村现状,用心贴近自然,感受生命的价值。寻古探幽,洗礼思想,敬畏先祖,传承文化。沿着长城持续在外行走已十九月有余,自长城最东端的丹东虎山出发,行程近三万多公里 ,如今已经到了陕西榆林建安堡,希望朋友们持续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平台,跟随我们的脚步,镜头、文字、图片、影像一起去感受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

之前,我们聊到建安堡,一座屹立在毛乌素沙漠之滨的古堡,我们看过那里的“大漠落日圆”,看到了那里火红的夕阳,卷着又大又圆的太阳坠入千山万嶂之后,甚是壮观美妙。然而在这里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落日之外,还有一处壮观的异域风光——大漠烽火台!

建安堡驱车出城,顺着一条凹凸不平,坑洼嶙峋的黄土路,向毛乌素沙漠中奔去,我们像坐在碰碰车里一样,被颠得眉开眼笑,尽管车里弥漫着尘土的味道,在烈日下让人有些窒息,但窗外两面延绵的沙丘,开阔的视野,起伏的线条,实在让我们兴奋不已,还有那车后扬起的沙城暴一样猛烈的尘埃,完全当着车后的视野。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2)

对大部分人来说,沙漠,是异域风光,是辽远,是荒芜,是干涸,是神秘,甚至是死亡的代名词。但对那些看过女作家三毛的作品的人来说,沙漠并不可怕,而是多少有些可爱而向往的情怀。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鸣沙湾月牙泉,相信是很多人旅行列表里的其中一个,一定很少有人来到这陕西省榆林境内的三台界,看长城。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3)

在毛乌素沙漠42200平方公里的领域内,有个地方叫三台界。之所以叫三台界,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曾经以三个烽火台作为界线,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包砖完整的烽火台,还有绵延的夯土长城在沙漠的丘陵上蜿蜒伸展,将一个个烽火台连贯起来,在浩瀚的沙漠里,显得雄伟壮观。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沙漠上明亮的月亮!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4)

寻根·长城团队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5)

透过烽火台看蜿蜒的长城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6)

烽火台筑在夯土台上,从外面看十分的高大伟岸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7)

上部用全砖砌成,墙厚一米,顶部已坍塌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8)

虽然已残缺,但不论从什么角度都会觉得好看的烽火台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9)

尽管烽火台在沙漠中显得渺小,但依旧伟岸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0)

沙丘上零星的长着沙盖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1)

在这里,沙漠也并是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除了烽火台,还有许多植被,有各种奔跑的野兔,有惊飞的鸟雀,还有细小的小蛇,和各种花儿草儿虫儿,是一个神奇的地域,比我们想象的看到的更加丰富。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2)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3)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4)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5)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6)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片片开着黄花的植物。一开始只是觉得这种植物能在沙漠里长得这么庞大,开得这么旺盛,实在让人惊奇又佩服。它的花型如同槐花,只是颜色金黄,于是好奇的兰若忍不住摘了一朵品尝,心想,就算有毒一朵也不会死!然后她告诉大家,“咦,有点甜哩!”于是大家开始在网上百度,这是个什么植物,吃了会不会中毒!结果却让人惊讶不已。原来它叫黄花矶松,亦称黄花补血草、金色补血草,多年生草本,花可入药,有止痛,消炎,补血之功能。用于神经痛,月经量少,耳鸣,乳汁不足,感冒;外用治牙痛及疮疖痈肿。简直就是沙漠里的仙草啊!于是大家围着花就狂吃起来!口感微甜,种吃槐花的感觉。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7)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8)

长城的历史故事和现状(张明弘寻根长城)(19)

我们在沙漠中拍了烽火台,吃了花,看了虫,跑了步,在越来愈高的气温中,恋恋不舍的离去了。这里是沙漠,一片美丽的沙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