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到底指的是什么(三公九卿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得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科举制度的文章,文章中大概的接受下从古至今的选官制度,那么三公九卿就是秦朝时候确立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到底指的是什么(三公九卿到底是怎么回事)(1)

三公:

是指辅佐国君的三个最高官员,分别是太师、太保、太傅。(周代)

而秦朝时期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其中丞相主管全国行政;太尉负责总揽全国军政;御史大夫负责皇帝和群臣之间的沟通且监督群臣。

九卿:

三公九卿到底指的是什么(三公九卿到底是怎么回事)(2)

奉常:九卿之首,负责宗庙礼仪

郎中令:负责领导宫廷侍卫

卫尉:负责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主要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主要负责司法

典客:主要负责外交

宗正:主要负责皇族事物

治栗内吏:掌管全国赋税徭役

少府:主要负责宫廷财务

这就是三公九卿的具体职位和所管辖职权范围,而到汉代还几乎沿用三公九卿制,一直到隋的时候才改变为三省六部制,而三省六部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三公九卿制的影响。

三公九卿到底指的是什么(三公九卿到底是怎么回事)(3)

我们看过三公九卿制后会发现一个问题,九卿中的大部分官职其实都是负责皇家事物的,但实际上却在很多时候要担任起处理国家事物的责任,这也是三公九卿制度的一种缺陷。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